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周汉民:稳住市场主体,就是稳住发展未来 | 两会观察
分享至:
 (15)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汉民 2022-03-08 13:19
摘要: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面对经济发展中内需收缩、供给冲击、预期转弱三重压力,今年的工作要坚持“稳字当头、稳中求进”——正如政府工作报告所强调的,尤其重要的一条,是着力稳市场主体。

市场主体是经济发展的基本载体。统计显示,全国的市场主体已经突破1.5亿户,95%以上是中小企业,正是这些繁星点点在严峻考验下鼓起一股劲,坚定向前行,成为中国经济韧性、潜力所在。可以说,稳市场主体,就是稳发展未来。

如何稳主体?自2020年开始,为更好地了解企业受疫情影响和生存发展状况,我共走访调研了200多家企业,涵盖国企、外企、民企,深深感受到各类市场主体蓬勃发展、努力向上的生动局面,也体会到他们在新形势下承受的供求端、需求端压力,以及对转型升级的迫切期待。

面对日趋复杂的外部形势,面对更高的发展要求,稳市场主体,关键在于做好三件事——挺得住,过难关,有奔头。

挺得住,就是在变局下培育新优势。

当下,新技术突破加速带动产业变革,市场主体要充满活力地向前走,必须引导其牢牢抓住三个努力方向。

一是数字化——数字化转型,有助于全面提升劳动生产率和全要素生产率,这既是发展问题,更是企业的生存问题,必须抓住这个机遇。

二是专业性——近年来,不少在行业细分领域占据领先地位的隐形冠军企业引起广泛关注,在以深化供给侧结构性改革为主线的新发展阶段,企业应当深耕专业领域,练就“独门秘笈”和工匠精神。

三是创新型——今天中国的创新已经不再是以引入和跟踪模仿为主,而是要把原始创新能力的提升摆在更加突出的位置,以中小企业为代表的各类市场主体有活力、有灵气、有韧性,在激烈竞争中,要深化产学研结合,把关键核心技术掌握在自己手中,把发展主动权掌握在自己手中。

过难关,就是直面问题爬坡过坎。

自疫情发生以来,从中央到地方陆续出台系列政策,支持企业发展,成效显著。不过,相当一部分企业特别是中小企业,经营状况仍有所下降。他们反映集中的问题包括:以人力成本为代表的经营成本较大,近半企业的人力成本占比超过30%;大宗商品价格和航运物流价格大幅上涨,挤压了产业链中下游企业的利润,尤其是中小企业压力巨大;在市场准入、招投标等若干领域仍存在隐性门槛,对大企业和中小企业的评价标准没有“一视同仁”。

对此,我们的政策设计要精锐尽出,精准施行,稳健有效。一是要花大力气减轻企业负担。出台政策不在多,而是要浓缩、要精准、要落地。比如政府工作报告提出的组合式税费支持政策、减税与退税并举等新政应尽快落地,以起到四两拨千斤的作用;部分实践证明有效且需要的政策,应由短期政策转为长期政策,做到阶段性措施和制度性安排相结合。收费则应遵循“税从法定”原则,用“正面清单”形式厘定收费制度。

二是建立企业政策评估机制,围绕中小企业遇到的痛点、难点、堵点,深入开展大调研,根据企业实际情况和需求动态调整支持政策,有针对性地缓解困难。三是完善各类市场主体公平竞争的法治环境,持续关注中小企业和民营经济的发展,尤其是在推动各种所有制经济实现地位平等、机会平等、规则平等方面继续努力。

有奔头,就是鼓励各类市场主体一起朝着伟大复兴目标迈进。

以史为鉴,我国经济发展创造的奇迹,市场主体功不可没;开创未来,新的赶考之路上,市场主体也将更加奋发有为。在新一轮科技革命和产业变革下,市场主体要拓展全球视野、把握时代脉搏,发挥自身特色,以数字化赋能,以“专精特新”为方向,着力提升自身核心竞争力。

另一方面,各方面对市场主体的关注前所未有,营商环境不断优化,帮助企业各显身手、尽显身手,对于运行良好的企业,要维护公平竞争;对于遇到困难的企业,想尽办法通过供给侧结构性改革及制度型开放来支持;对于无法维系的企业,则需要有严格的法律来规范。

一言以蔽之,让市场主体稳健起来,这是我们的信心所在,将支撑起中国经济行稳致远。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邵竞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作者系全国政协常委、上海市政协副主席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