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手游“氪金”后遇停服,玩家的钱该不该打水漂?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林子璐 2022-02-23 14:06
摘要:这样庞大的市场,理应拥有更清晰明确的法律认定和规范,以平衡玩家和制作公司的利益

2月20日,又一手游《云裳羽衣》宣布停服。据官方公告,游戏服务器关闭后,除法律法规另有规定或腾讯与玩家签署的协议另有约定外,游戏内的所有账号数据及角色资料等信息将被全部删除。公告发布后,众多玩家在其官方微博下怒刷“还钱”“至少应该保留数据让我上去看看女儿们”,一时引发诸多热议。

玩家的心思不难理解:我花了钱,买了服务,心理预期是至少要玩上一段时间,而就这么关服了,数据也消了,那花出去的真金白银岂不是直观地打了水漂?游戏公司估计也委屈:本就是由其他公司代理,要回来成本极有可能过于高昂,只为了给玩家留档,经济账上是得不偿失,更何况,玩家在游戏中使用氪金得来的道具时体会过的满足快乐,也不能因为关服就被一笔勾销。

双方都情有可原的时候,就理应以法来诉了。问题来了,玩家在免费手游里购买的虚拟商品,到底玩家有没有所有权?本质上,退钱不退钱的小问题,关系到虚拟财产到底如何判定及保护的法理讨论。

查阅相关法律案例讨论时不难发现,多数案件涉及到运营商对用户虚拟财产是否具有保护 义务、赔偿义务以及其中牵涉的举证责任分配等问题,但鲜有判决直接确定网络虚拟财产权及其归属问题,法院判决更倾向于以实践路径对个案进行解释。虽然《民法典》明确指出网络虚拟财产受法律保护,也暗含着网络虚拟财产作为一种财产利益应为民事权利客体的要义,却并未提供具体的保护规范。

如果仅讨论个体处理,游戏公司有他山之石可以借鉴,有如樱花大战等游戏选择给玩家留下机能限定版让玩家下载数据,获得一定安慰;也有偶像梦幻祭1等游戏用其他游戏的礼包券、实体周边商品等作为补偿,勉强还回玩家一定权益;但上升到法理层面,虚拟财产相关的立法解释及司法实践仍有较大可供填补的空白。如果能制定相对一致的法规条例,判定玩家在何种情况下对游戏内物品拥有所有权,何时则只有使用的短期权益,何时能提出“留档”的诉求,何时则只是享受游戏公司暂时的服务,关服前后应有何种提示,给予什么标准的补偿,或许能让玩家和游戏公司都更心中有谱,玩家做出更理性的消费选择,公司也少背上玩家心中的骂名。

现今,手游已经成为虚拟消费的重要市场,根据伽马数据发布的《2022年1月移动游戏报告》,2022年1月,中国移动游戏市场实际销售收入222.40亿元。这样庞大的市场,理应拥有更清晰明确的法律认定和规范,以平衡玩家和制作公司的利益,既不让玩家次次全吃“哑巴亏”,也让制作公司有所兜底。说到底,毫无疑问,随着数据化社会的发展,数字权益的重要性日益浮现,对虚拟财产权益的保护也不应该再成为模棱两可的灰色地带。对虚拟财产的关注理应纳入对公民财产权益的保护和关注中,这是对智能互联网时代的新型利益冲突的回应,也是尊重每一个公民权益的细微体现。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