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市场解码 > 文章详情
专访交港局:打车难不怪打车软件
分享至:
 (0)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14-09-24 23:26
摘要:

面对打车软件的争议不断,今天作为主管部门的上海交港局正式宣布:经过积极协调,两大叫车软件公司愿意接入传统出租汽车电调平台,并进一步规范相关业务行为。同时,未来出租车的用车方式,将以电话预约、站点候车、手机定车为主,马路扬招只是补充手段。那么,将来老百姓叫车能否不再成为难事?《上海观察》为此专访了市交港局。
 

 

上海观察:交港局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如何评价打车软件?

 

市交港局:打车软件诞生以来,争议不断,但不能一味抹杀。乘客和司机纷纷使用打车软件,证明它的存在是有市场空间和需求的,尤其在提高车辆配对率、降低出租车空驶率上的作用很明显。

 

当然,打车软件是出租车行业一种新的商业模式,市场需要一个接受过程。这就好比电子商务刚刚兴起时,人们对电子商务也有很多不习惯和质疑,电子商务市场也有很多地方需要逐步规范和完善。同理,打车软件也存在不少问题,需要逐步解决。

 

上海观察:过去这段时间,打车软件是否导致出租车投诉率增加?

 

市交港局:就近期监管情况看,市场对打车软件最大的抱怨是“空车不停”。有乘客提出,出租车数量不够,所以叫车难度增加。也有乘客认为,这是因为司机为了抢打车软件的用车申请,忽视了路边扬招的乘客。

 

我们与各大出租车公司对出租车的业务结构进行了分析。从数据看,2013年全市出租汽车的里程利用率约65%,日均客运量290万人次左右,与往年基本相同,没有发生结构性的变化。由此证明,出租汽车供求关系是正常的。乘客反映“打车难”,症结不是供应不足,而是打车软件兴起后,如何解决“待运”车辆的问题。

 

以往,出租车接到公司的电调任务后,绿色“待运”顶灯会由电调平台调整为黄色的“电调”顶灯;但使用打车软件的司机在接受乘客手机预约用车后,无法更改顶灯状态,所以会引发扬招乘客误解。此外,司机使用打车软件时,服务质量也不受出租车公司的规范,所以服务规范化也出现了问题。

 

我们作为行业主管部门,已经协调快的打车、嘀嘀打车这两大打车软件公司与出租车公司合作,提高打车软件服务的规范性。

 

上海观察:这个合作具体如何操作?对于打车软件中的“加价叫车”、司机“悔单”等问题,经过协调日后能否改善?

 

市交港局:根据初步的合作思路,司机通过打车软件接受用车申请后,该次服务也纳入出租车公司的电调服务平台。电调服务平台将把出租车的顶灯由“待运”调整为“电调”,首先解决扬招乘客对“空车不停”的误解。

 

而进入出租车公司的电调平台后,司机的服务也将受公司和行业主管部门的监管。如出现无理加价收取车费、无故取消订单等行为,司机都会受到处分。

 

对于市场关注的“加价叫车”问题,也希望通过合作深入得到逐步解决。从打车软件披露的数据看,“加价叫车”的用车申请不到所有用车申请的两成。所以说打车软件的流行,并不是因为让司机赚额外的加价费用或乘客通过加价就能快速叫到车。

 

很多乘客会发现,在用车高峰时间,哪怕加价金额很高,依旧还是没有车,这是出租车市场的运营规律决定的。所以,希望通过出租车公司与打车软件的合作,能进一步提高车辆配对率,也规范司机接受手机预约用车的服务。

 

上海观察:同济大学教授陈小鸿教授在给我们的来信中指出,对于不能通过手机等移动终端使用叫车软件的乘客,应考虑服务获得的公平性问题。主管部门对此有没有考虑?

 

市交港局:从全球范围看,发达地区的出租车也是以各种形式的预约用车为主,而不是路边扬招。打车软件培养了人们的预约用车习惯,这也是打车软件积极的一面。

 

相比之下,传统的马路扬招存在不少弊端。因为在传统的马路扬招中,驾驶员一旦发现业务,经常会急停、急变道等,都是交通不安全因素;而且车辆空驶容易增加司机的劳动强度,极易产生疲劳驾驶。

 

有数据显示,在出租车事故中,约7成发生在空车行驶时。当然,出租车空驶也不利于节能减排;乘客在马路上扬招也有一定的危险。

 

所以,从降低出租汽车驾驶员劳动强度、改善乘客打车环境出发,今年我们将积极会同公安交警部门和各区县政府的交通管理部门,认真梳理道路资源,以居住区、公共服务场所为重点,在道路通行条件许可的情况下,大力推进简易式出租汽车候客站点建设。

 

根据设想,出租车将被允许在候车站点短时间停留待客;不使用电调或打车软件的乘客,也可以在这些候客站点叫车。

 

总而言之,上海要积极倡导乘客逐步改变以马路扬招为主的叫车习惯,培育电话预约、站点候车、手机定车为主的叫车新习惯,马路扬招只是叫车的补充手段。

 

上海观察:之前有媒体报道称“上海出租车将退出公共交通领域,今后,出租车行业将会完全市场化。出租车退出公共交通进行市场定价后,市民出门打车不再需要靠打车软件,打车难问题将得到缓解。”这个消息属实吗?

 

市交港局:对于出租车的市场定位,可以参考交通部今年初出台的《出租车经营服务管理规定》(征求意见稿)。征求意见稿中写明“出租汽车是城市交通运输体系的组成部分,应当与经济社会发展相适应,与城市公共交通等客运方式相协调,满足人民群众个性化出行需要”。

 

从这里可以看出,出租车本来就不是公共交通工具,而是人们出行的个性化选择。公交车、地铁等,才是人们出行的“必需品”。

 

当然,个性化选择并不意味着就不要规范和服务标准。这也是交通部和地方政府出台相应服务规范的初衷。出租车服务和任何一项市场服务一样,需要遵循一定的市场规律,也必须同时保护服务提供者和服务享受者的利益。

 

随着打车软件的出现,出租车的市场属性将越发明显,而主管部门、出租车公司也会根据市场的变化,调整出租车的运营方式。

 

未来,不能排除出租车的服务有更加多样的选择,比如今年上海街头就有可能会出现适合残疾人的专用出租车。它们的服务和收费方式,很可能与普通出租车不同。但对主管部门而言,有一点肯定是明确的:那就是侵害乘客权益的行为,一定会严加查处。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陈抒怡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