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 当“历史的上海”遇上“未来的上海”
分享至:
 (6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1-12-08 12:56
摘要:历史建筑的“活化”,新技术的应用,终究都要着眼于“人”

几十年甚至上百年前的历史建筑、文脉遗存,如何在当下得到延续和更新?近几年来,这是上海反复考量的一个问题。

几年、几十年甚至上百年之后,在种种可预见或不可预见的技术影响下的城市,又将如何有效地运行、发展?近几年来,这也是上海不断探寻的一个问题。

而在上周一头一尾,上海市委书记李强的两次调研,恰好针对这两方面的议题。

11月29日,李强前往虹口四川北路上的今潮8弄,以及杨浦滨江的世界技能博物馆、杨树浦发电厂,专题调研传统优秀老建筑保护。

几天后,李强和市长龚正率各区、相关部门负责人前往徐汇区行政服务中心和徐汇区城市运行管理中心,调研“一网通办”“一网统管”建设,并召开今年第三次城市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

在此期间,上海召开十一届市委十二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学习贯彻党的十九届六中全会精神的决定》,并听取市委常委会一年来工作报告。其间,全面推进城市数字化转型和加强城市历史文脉保护,均被专门提及,并展望了下一步推进的愿景。

两大议题,一“老”一“新”,一个关乎“历史的上海”,一个关乎“未来的上海”。两者同时交汇于当下,让这座城市的运行、治理和发展面临复合型考验,亦在这个过程中,不断提示这座城市的性质和定位。

 

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是近年来的“显学”。出任上海市委书记以来,李强几乎每年都曾围绕此方面问题展开调研,亦在各种场合,强调过此事之于上海的意义。

此番在新修缮的今潮8弄,李强表示,老建筑、老街区是城市记忆的物质留存,是人民群众的乡愁见证,是城市内涵、品质、特色的重要标志,“要像对待‘老人’一样尊重和善待城市中的老建筑,以科学态度、绣花功夫做好保护利用的大文章”。

如何对待老人——无论是具体意义还是象征意义上的老人——折射的是一座城市的人文情怀,也显示出对历史、对文化的态度。

李强此番再度强调,老建筑、老街区“具有不可再生的宝贵价值”,各方要进一步增强历史建筑、历史街区保护工作的紧迫感和责任感,要坚持“价值导向、应保尽保”

同时,上海近年所要致力的保护,并不简单止步于物理层面的保留。

李强在强调“应保尽保”同时,亦强调“要坚持合理利用、传承发展”,“要在尊重建筑、街区整体格局和风貌的基础上进行创新性的更新改造、持续利用,在以用促保中推动历史文化和现代生活融为一体,让历史文化遗产在有效利用中成为城市的特色标识”。

也就是说,城市文脉不是静态的、不是躺在博物馆里的,不是纯粹属于“过去”的。在谈论相关议题时,常常被提到的一个词是“活化”。这意味着建筑、街区是“活”的,应当同当下的城市生活产生关联,给予当今乃至未来的城市发展文化滋养。

这里道出的是上海近年来的主导思路——在保护中推进城市更新、在城市更新中更好保护,既强调“最严格的保护”,又强调“最科学的利用”,也即“有机更新”

此前,李强在数次调研静安张园的保护性开发,以及今年以来多次调研苏州河沿岸历史建筑保护利用时,都表达过类似观点。在此番调研杨浦滨江岸线的工业遗存保护时,他再度强调,要“打好活化利用、功能提升、环境营造的组合拳”,推动历史建筑保护与历史文脉延续、城市功能提升更加相得益彰。

而另一大议题——城市治理领域的数字化转型,其核心指向,同样是一种“有机更新”。

 

上周的治理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是继生活数字化、经济数字化后,今年第三场城市数字化转型现场会。至此,城市数字化转型的三大领域都开了现场推进会,也都明确了相应重点。

这次治理数字化转型现场推进会上,特别强调了要完善和用好城市运行数字体征体系。而其理论依据,就在于将城市——尤其是上海这样的超大城市——视为“生命体、有机体”。

“要探索建立反映城市作为生命体的体征指标体系,及时发现病灶、找出病因、对症施治,更好地把影响城市生命体健康的风险隐患察觉于酝酿之中、发现在萌芽之时、化解于成灾之前。”李强说。

两周前的人民城市建设座谈会上,就曾专门谈及这套体系,并表示要借用前沿的“数字孪生”技术,加快体系构建,提升城市运行、治理过程中的感知灵敏度。

这套体系的基础,正是上海近年努力打造的“两张网”——政务服务“一网通办”和城市运行“一网统管”。在重申此前多次提到的城市治理“三大转变”愿景,即由人力密集型向人机交互型转变、由经验判断型向数据分析型转变、由被动处置型向主动发现型转变之外,“两张网”及相关的数字化基建、应用场景开发和先进技术迭代,被进一步赋予期待——要努力绘就“数字孪生无处不在、生命体征无所不知、智能监管无时不有、精准服务无处不享的治理新蓝图”

实现这张蓝图,无疑要跟进乃至引领许多“新潮”,既包括技术,也包括管理理念。如会上提出,要依托神经元系统、数据底座和数据中台支持,用数据描绘城市实体,用数字刻画城市态势,并加强城市“神经元网络”布局,从“对物的感知”向“对人和组织的感知”拓展,发挥数字系统“永远在线、永不疲劳”的优势,第一时间发现、提示、处置。

简而言之,上海需要以新兴技术和治理体系,最大程度实现高效能治理,并由此呈现极强的“未来感”。而这种“未来感”并非技术的单一突进——会上专门指出,要加强数据跨境流动、技术安全、隐私保护、伦理道德等方面制度规则的创设,还要求加强各类治理主体之间的良性互动,不断拓展市民和企业参与城市治理的渠道和方式,激发各类主体的创造力。

换言之,“人”的主体性和感受度,应被视作技术革新的归宿。历史建筑的“活化”,是为了创造具有诗意和美感的城市生活;新技术的应用,也应着眼于为人创造福祉——从历史到未来,无论“新”“老”,这座城市的聚焦点始终在“人”。

题图来源:蒋迪雯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均陈正宝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