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读书 > 文章详情
【读书】为我上过几堂课的老师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星云大师 2015-03-23 11:16
摘要:在台湾的大陆长老法师中,真正为我上过几堂课,成为老师的,恐怕就要算智光长老了。智光长老参学过很多的地方,且能背诵七卷的《法华经》。

 

智光法师

 

在台湾的大陆长老法师中,真正为我上过几堂课,成为老师的,恐怕就要算智光长老了。智光长老是江苏泰州人,一八八九年出生,十三岁出家,十七岁于宝华山隆昌寺受具足戒。十九岁和太虚大师、仁山法师就读过杨仁山居士创办的“祇洹精舍”,后来太虚大师与仁山法师发起新佛教运动,据我的了解,智光老并没有参与,因为他的性格比较保守。

 

我的学长智勇法师,和我一起编《怒涛》杂志的时候,曾经写过一篇文章,批评江苏的三个乡愿长老,其中之一就有智光长老。但是他参学过很多的地方,且能背诵七卷的《法华经》,也曾担任过泰县一个小学的校长。一九二三年,他在焦山定慧寺授记,一九三三年就任住持,但不久就退位了。

 

一九四五年,我在焦山佛学院念书的时候,智老以退居老和尚的身份,偶尔出来为我们讲几堂戒律学的课程。不过现在回忆起来,他的性格保守,对于新佛教运动,据我了解,他既不参与,也不会寄予同情。然而在佛教里,从小在佛门受训的老和尚,到了年登高寿的时候,就会有一些修养;印象中的智光长老在焦山时,还真像一位老和尚。

 

因为我们身份差距许多,我只是一名学生,要想亲近这种地位崇高的退居老和尚,在丛林里几乎是不可能的。但一九四九年到了台湾,后来我在华严莲社见到他,感觉到他实在和蔼慈祥,不像南亭长老那样有锋芒、有气势,所以我偶尔就到华严莲社的后厅找他,请其开示。但他言多保守,讲话不太涉及人我是非,只偶尔在佛法义理上表示意见。

 

记得那个时候,为了佛教的“卍”字左转、右转问题多有意见。南亭老在各种书籍里查询,结果反转的“卐”字有十三票,正转的“卍”有十二票。我认为前者是希特勒纳粹党的标志,佛教的卍字应该是向右转,不过他说他的是右转,我说我的是右转;在我和南老对卍字有不同看法的时候,我曾在印度佛陀转法轮的塔上,照下卍字的样子,刊登在《海天游踪》一书里,证明我的说法是有根据的。

 

但是南老执着,认为我们年轻,不可以违逆他,当然不会采信我的意见。但智光老跟我说,“你的对”。智光老这一句话,在当时我想到,虽然他是南亭老的长辈,但他寄住在华严莲社,是靠南亭老供养;他用这种言论来支持我,我也挂念他得罪南亭老,所以后来我对于卍字的争论,也就不了了之了。

 

那时候智光长老应该也已年近七十岁之龄,他的身体健康、硬朗,虽然行动不是很敏捷,但很稳健。如古德说:不是为了拜佛,不会轻走一步;不是为了看经,不会点燃灯火。这一种稳健如山的长老,在我们青年的眼目中,更加感觉到应该恭敬。

 

后来,福州的陈秀平居士,邀约了台电公司十多位的工程师,他们都是佛教徒,各自出资,购买永和现在智光商工的那片土地,约有五千多坪,想要筹办一所中学,要我领导。我那时候在台湾,一点基础也没有,都还在四处流浪飘荡之中;虽然人在宜兰弘法,但也没有财力来办佛教的教育,我就邀约南亭长老、悟一法师等人共同参加。

 

那个时候,为了学校定名,大家各有不同的看法。在我的意思,可以办一所“太虚高级中学”。悟一法师说:不好,太虚,太虚无了,太虚幻了,对办中学不好。我认为现在是科学时代,大家正在研究虚空,正要了解大自然的浩瀚。不过,我也知道,他们对于太虚大师不是那样的信仰崇拜,所以后来就妥协,而用智光长老的名讳来作学校的名称。就这样,南亭长老也很接受,所以智光高商职业学校就这样产生了。

 

太沧和尚

 

外省的长老法师在台湾的,应该有三位,一位是智光长老,第二位是太沧长老,第三位就是证莲法师。

 

太沧长老,一八九五年生,江苏东台人,二十岁出家,于江天寺受具足戒。我在焦山、栖霞念书的时候,偶尔到金山寺参访,都是由他接待,因为他是金山寺的当家,又兼带头单知客。

 

我记得太沧长老身材魁梧,相貌庄严,气质雍容华贵,慈祥恺悌,让人觉得如沐春风。听说他在一九四五年就任金山寺住持,一九四六年我还在焦山佛学院就读时,他还帮助我做过一次“佛教古物展览会”。他把宋朝苏东坡的玉带,以及常住的古物,毫不吝惜地借给我在焦山展览。那时候,我也胆大妄为,在镇江贴出海报,写出宣传语“秦砖、汉瓦出现了,苏东坡的玉带也展出了,您有看过吗?还有龙蛋、历代的皇朝龙袍”;甚至还展出东汉著名的“伏波将军”马援的战鼓,成语“马革裹尸”就是出自他的英勇豪语。

 

那一次展览会,真是人山人海,从镇江几十条船,不断地载运人潮到焦山参观。看到蜂拥而至的人潮,把我也吓了一跳。但是一九四八年,忽闻金山大火,半个小时之内,就把金山寺几个主要的建筑都烧光了,大家都认为这是一种事件的前兆,国家必定有什么事情要发生。那时候,我在南京,也知道好像社会的风云一直在变化,现在回想起来,这一把火对促成我们到台湾,也不能说不无关系。

 

后来我在台湾,听说太沧长老到了香港,住在我们栖霞山香港的别院鹿野苑,之后辗转来到台湾。想到过去他那种“不轻后学”的长老风范,我也多次前往礼座、探视。后来有不少信徒,大家尊敬老和尚,便为他在旧北投购置了一栋房屋让他居住,定名为“金山分院”。

 

在大陆时,太沧老曾经与金山活佛同住十多年;来台后,煮云法师专程到金山分院拜谒老和尚,请他讲说金山活佛的行谊、逸事,后来写成《金山活佛》一书出版。

 

太沧老在台期间,也曾担任过南投日月潭玄奘寺的住持,不过我想,他也只是挂名而已,实际负责寺务的运作,应该另有其人。

 

证莲法师

 

上述两位长老之外,第三位就是证莲老了。证莲长老是江苏镇江人,一八九三年出生,在宝华山隆昌寺受戒。一九二五年担任天宁寺监寺,七年后任住持,将天宁寺本有的戒学堂改名为天宁佛学院,除学戒之外,尤侧重于教理的研究,并且广聘各方名师担任教授,大力培育僧才。

 

天宁寺是江南四大丛林之一,中国的佛教一直是以江苏、浙江为典型代表,浙江的天童寺、阿育王寺是每个出家人参学的圣地;江苏的金山江天寺与常州天宁寺,也为一些青年学子所向往。

 

现在在台湾的大陆法师当中,对台湾佛教产生贡献的,恐怕要算出身天宁寺系统的老少法师了。如戒德法师、默如法师、仁俊法师、印海法师、佛声法师等,都是出自江苏常州天宁寺。我在抗战胜利前,也曾经在天宁寺做过短期的参学,并且还任职行堂,因此,我和江苏的各大丛林,栖霞山、焦山、金山、常州天宁,甚至扬州高旻寺等,都有一些相当的因缘。

 

我对于证莲老,虽没有直接跟他亲近过,不过,他在永和建了一间“竹林精舍”,偶尔前去向他礼座,也和他重要的得力弟子,如佛声法师及曾任天宁寺监院的戒德法师等,相互唱和。我请过戒德法师到佛光山来举办天宁寺的“禅七”,也请过金山寺的慈霭法师多次在我们丛林学院担任教席,无非是希望大陆各名山道场的家风,能在佛光山树立。

 

证莲老在一九六七年圆寂,世寿七十四岁。他的弟子戒德法师倒是长寿,一九〇九年出生,二〇一一年五月才圆寂,活了一〇四岁。

 

广钦老和尚

 

过去广钦老和尚在台湾的声望很高,他是福建省惠安县人,一八九二年出生,一九四七年来到台湾时已经是五十五岁了。

 

他出家得晚,直到四十二岁才受戒;受完戒后到山中苦行,迷了路,靠着山上的树薯、野果充饥,一住就是十三年。吃习惯了以后,就一直以水果为主食。来到台湾后,最初住在丰原,仍然维持这样的饮食习惯,渐渐地,信徒就以“水果师”称呼他;加上有许多灵异事迹传出,信徒耳闻,纷纷前往护持。后来,受“公路局”局长林则彬等人赞助,在三峡建了承天禅寺,中部建广承岩,在南部高雄六龟则建妙通寺。

 

广钦老和尚出生时,家境贫穷,没有受过什么教育,出家后寺院也穷,对寺院丛林教育也接触得少,以专修苦行为主。但他为人有德,很多退伍军人拜在他的座下出家。对于这些出家弟子,我想,佛法讲求智慧,出家人还是要受教育,要有大德提升他们的智慧、见地层面,对于修行才有帮助。

 

广钦老和尚一生中,并没高建法幢、升座讲经,也没有以文章度世,但他参禅念佛,平实地行持度化许多人,还是值得后学们学习的。他对我们也很支持,徒弟还捐赠佛光大学五千万元。在他往生后,弟子们把他平时的训诫,辑为《广钦老和尚方便开示录》传世。

 

灵源老和尚

 

其实,诸位大陆来台僧侣中,他们所创建的道场,最具规模的,除佛光山以外,就要算基隆十方大觉寺了。

 

十方大觉寺开山者是灵源老和尚,一九〇二年出生,浙江临海县人,是一位真正有德有修的长者。他所以能成功,是因为寺院建筑在基隆;过去,很多服务于基隆港的海员,都是浙江宁波、温州一带的人士。缘于同乡之情,他们成为十方大觉寺最大的护持者,所以灵源老和尚很快地就把寺院盖起来了,其庄严宏伟、金碧辉煌,可以说在基隆占领了一个山头。

 

那时候,在台湾有不少的退伍军人想要进入佛教,其他佛教界的老和尚,没有寺庙供给人挂单安住,只有十方大觉寺有此条件。因此,不少的军界人士,都以十方大觉寺作为进入佛门的根据地。如中台禅寺的惟觉法师,即是灵源老的门下高足。

 

灵源长老虽然不擅于讲说弘法,但是他心胸开阔,礼贤下士。一九五八年,他从香港礼请一位禅门的长者惠光长老,在基隆弘扬禅法;另外,也有自军中退役出家的知寂法师,在基隆莲社提倡净土。一时之间,灵源老和尚在基隆“禅净双弘”,有了一番作为。可以说,近代以来,灵源老对于开拓台湾的佛教,应该算是一位有力人士。

 

可惜的是,灵源老和尚在一九八八年圆寂,他的门徒大部分出身军旅,有的在佛学内典上的修学,时间显得不够,所以后来未尽发扬光大。十方大觉寺,在台湾佛教界成为庄严堂皇的寺院,弘法利生,就有待后人传承继起了。

 

未完待续……

 

(注:《百年佛缘》由生活·读书·新知三联书店出版。本栏目版权归上海观察所有。不得复制、转载。栏目编辑:许莺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