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公务员论坛 > 文章详情
不能忘记他们!放弃欧美生活来住窑洞打日寇,同中国人一起走出至暗时刻
分享至:
 (33)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洪俊杰 2021-09-26 06:01
摘要:作为外国人,他们当然了解当时中国物质条件与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许多差距。

他们不是黑头发、黄皮肤,却远涉重洋,把宝贵的青春年华甚至毕生精力献给中华大地;他们不是平庸之辈,本可以凭借智慧学识跻身上流社会,却舍弃安逸来到中国住窑洞、睡草屋、吃粗粮。

日前,习近平总书记复信斯诺、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等国际友人的亲属,向那些曾同中国共产党和中国人民风雨同舟、同甘共苦、并肩战斗,为中国革命、建设、改革事业作出宝贵贡献的国际友人致以深切缅怀。

现年90岁的上海市友协原副会长、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名誉会长陈一心,是上海为数不多接待过马海德、艾黎、爱泼斯坦的人。这位做了40年外国友人工作的老友协人,对这些名字很熟悉很亲切。“我们不能忘记在中国最困难的时候,与我们同甘共苦的外国朋友。”在他回忆中,这些对“80后”“90后”有点陌生的名字,变成了一个个有血有肉的故事。

右二为路易·艾黎,右一为陈一心。

“始终相信中国有光明前途”

陈一心还记得见到这些中国老朋友的场景——那是在1987年3月,那时还是市友协秘书长的他,参加了由上海市友协与中国三S(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研究会举行的“三S及其他国际友人在上海”研讨会,许多国际友人应邀出席。

那年艾老已经90高龄了,他身材高大,穿着咖啡色的西装,握手很用力。”陈一心眯着眼睛回忆,3月6日在市工人文化宫,路易·艾黎上台后就用上海话讲,“大家好,我在上海待了11年”,台下听众大笑。

回到1927年4月,30岁的新西兰人路易·艾黎从上海十六铺码头上岸踏上中国土地。在这里他看到劳动人民的苦难生活,接触到了宋庆龄、斯诺组织的马克思主义小组,逐渐从热血青年转变为国际主义战士。他在愚园路1315弄4号寓所中架设秘密电台,连接起上海与苏区,直到1928年前往陕西。

“研讨会时艾老身体已经不太好了。”陈一心说,但他还是给在场青年鼓劲,“我在中国60年,曾三次去过延安,也到过洪湖,我始终相信中国是有光明前途的,希望中国青年继续发扬延安和洪湖精神,建设好新中国。”当年底,路易·艾黎在京病逝,小平同志为他题词——“伟大的国际主义战士永垂不朽”。

右三为马海德,左一为陈一心。

还是在那次研讨会上,陈一心见到了马海德与爱泼斯坦,他们是第一、第二位加入中国籍的外国友人。马海德当时是卫生部顾问,为中国治疗麻风病作出贡献。而以笔为剑的爱泼斯坦则担任外宣刊物《中国建设》总编辑,就像当年史沫特莱、斯特朗、斯诺那样,用自己的笔触向世界介绍真实的中国。

作为外国人,他们当然了解当时中国物质条件与资本主义国家还有许多差距。”陈一心还记得爱泼斯坦当年的回答——中国能够接受这种挑战(指中外物质条件差距大)。“这些外国友人没有将自己置身于挑战之外,而是与中国人民站在了一起。

右为爱泼斯坦。

是什么给他们这样的自信?用马海德的话说,“我在中国生活了大半辈子,终于了解到一个秘密,就是中国共产党说得到做得到,过去能领导人民建立新中国,今天也一定能完成建设四化宏伟事业。”

如今,陈一心还收藏着1987年3月13日出版的《青年报》,当天版面栏头是时任全国人大常委会副委员长黄华为那次研讨会的题词——“永远忘不了您,可敬的国际友人”。

上海是他们“剧变”的第一站

有一年的清明节,陈一心去宋庆龄陵园为父亲——中国“幼教之父”陈鹤琴扫墓时,遇到了国际友人、中国外文局专家魏璐诗的家人也在此祭扫。

这种情况并非孤例。上海长眠着许多中国人民的老朋友——生前在中国,生后亦在中国。同样是在宋庆龄陵园,就有鲁迅先生好友、日中文化交流使者内山完造先生与夫人井上美喜子;有推动日本大阪府与上海结为友好城市的日中友协原副理事长雨宫礼三先生;还有1939年参加国际援华医疗队、支援中国人民抗战的罗马尼亚医生柯烈然。

柯烈然墓碑揭幕。

这种情况亦非偶然。“当时上海是中国连接世界的最重要窗口,也是许多外国朋友来到中国的第一站。”陈一心说,当时上海成为马克思主义在中国传播的重镇,不少外国朋友像路易·艾黎那样,在上海接受到先进思想的启蒙,从而义无反顾走上革命道路。比如开设私人诊所、为中国地下组织提供联络场所的美国医学博士马海德;从上海走向延安的美国记者斯诺;以及在上海音乐专科学校学习的朝鲜族音乐家郑律成。

遥想当年,这些生活条件优渥的外国年轻人踏上上海土地,看到旧中国治下的种种不公时,信念的种子就此埋下。“他们充满正义感、大公无私。”陈一心很感慨,上海成为他们“剧变”的第一站。

即便1949年之后,这些友人也常来上海访问。除了1987年陈一心接待的那次外,受市友协和上海国际友人研究会的邀请,爱泼斯坦前后10多次访问上海,参访犹太难民在上海遗迹,重温那段守望相助的艰难岁月。

时光荏苒,对于多数年轻人来说,这些名字未必那么熟悉,或许难以调动感情。因此对于陈一心和友协人而言,宣传他们的事迹重要且迫切,不仅要让我们国人知晓那段相知相守的珍贵岁月,还要做好“友二代”“友三代”工作,使这份真挚情感继续并传承下去。因为在陈一心看来,这些国际友人的后代,会对中国也有一种“天然的感情”,“要让后代们相信,亲人当年选择的道路是正确的,这样后人会继续走下去。”

没错,老一辈国际友人为中国进步作出贡献,与中国共产党、中国人民的真挚友谊与深厚感情,是笔不该忘记的宝贵财富。这在国际风云变幻的当下尤为重要。用陈一心这位90岁老人的话说,就是不忘当年同甘共苦的老朋友,继续结交志同道合的新朋友。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