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跨越50年,杨振宁与邓稼先的“隔空书信”,留下了什么?
分享至:
 (50)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頔 2021-09-24 07:34
摘要:何为爱国,何以报国?这个问题绝不只有唯一的解。

一段跨越50年的“隔空回信”,令人动容。“回信人”是诺贝尔物理学奖获得者杨振宁,“收信人”则是“两弹元勋”邓稼先,都是足以彪炳史册的中国科学家。

9月22日,自己百岁生日当天,杨振宁在清华大学发表的讲话中,回忆了与中学、大学、在美国的知心朋友邓稼先的往事。1971年,杨振宁首次访问新中国,他特意向邓稼先求证:原子弹是不是中国人自己造出来,没有经过外国人帮忙?

在向组织求证后,邓稼先写了一封信送到即将离开中国的杨振宁手中,除了表示中国的原子弹基本没有外国人参与外,更谈到了“人生的意义”——“毛主席说:‘成千成万的先烈,为着人民的利益,在我们的前头英勇地牺牲了,让我们高举起他们的旗帜,踏着他们的血迹前进吧!’你谈到人生的意义应该明确,我想人生的意义就应该遵照毛主席所说的这句话去做。”

如信中所言,邓稼先将一生都献给了祖国。他先是放弃了美国优渥的条件响应国家召唤毅然回国,又义无反顾扎根大漠,参与研制了我国第一颗原子弹和氢弹。在茫茫无际的戈壁荒原,在人烟稀少的深山峡谷,邓稼先与一大批科技工作者们一道,风餐露宿、不辞辛劳,克服了各种难以想象的艰难险阻,经受了生命极限的考验,在十分有限的条件和科研手段下发愤图强,用行动诠释了“热爱祖国、无私奉献,自力更生、艰苦奋斗,大力协同、勇于登攀”的“两弹一星”精神。

人生的意义是什么?突破技术封锁,争取发展主动权,是邓稼先为代表的老一辈科技工作者们交出的答卷。“邓稼先是中国几千年传统文化所孕育出来的有最高奉献精神的儿子。”中学课文《邓稼先》对他这样评价。文章的作者,正是杨振宁。

作为交往甚笃的多年挚友,杨振宁常被人们与邓稼先比较。而长久以来,舆论场不乏对杨振宁的各种非议,有的出于误解,有的出于偏见。

何为爱国,何以报国?这个问题绝不只有唯一的解,各行各业的人都能为国家作出各自的贡献,都可以用各自的方式诠释什么是“爱国者”。对于科学家而言,报国理应是追求真理、勇攀高峰,在重大科技领域不断取得突破。在这一点上,杨振宁与邓稼先恰恰是殊途同归的。

邓稼先用行动证明,中国人也可以造原子弹;而杨振宁则证明,中国人也可以获得诺贝尔奖。在国外,杨振宁提出了20世纪物理学最重要成就之一的“杨—米尔斯规范场”论,2003年回国定居并在清华大学任教后,他又在培养和延揽人才、促进中外学术交流等方面作出了重要贡献。

百川异源,皆归于海。当年那封信的末尾,邓稼先写道:“但愿人长久,千里共同途。”50年后,杨振宁回应:“我觉得今天50年以后,我可以跟邓稼先说:稼先,我懂你‘共同途’的意思,我可以很自信地跟你说,我这以后50年是符合你‘共同途’的瞩望,我相信你也会满意的。”

50年的时间,杨振宁回应的不仅是挚友的期待,更是家国的情怀。如今,我国的科技实力早已今非昔比,面临的形势却依旧复杂多变,国家要强盛、要复兴,就要大力发展科学技术,也必须要追求科学精神、弘扬科技报国。

一代人有一代人的奋斗。建设科技强国之梦,并不是敲锣打鼓就能实现的,也不是一朝一夕就能完成的,必须靠一代代人艰辛探索、接力奋斗。

“繁霜尽是心头血,洒向千峰秋叶丹。”两位老一辈科学家的“隔空对话”,不仅为我们上了生动的一课,更激励后来人不断孜孜求索,把个人理想自觉融入国家发展伟业,航向更遥远的星辰大海。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新华社(资料图) 图片编辑:曹立媛
文中图来源:北京青年报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