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月饼出圈后,那些真正身处和走出“600号”的人,能否过一个温暖的中秋?
分享至:
 (36)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炽越 2021-09-19 09:12
摘要:我只希望“600号”出圈的这股热潮,能慢慢融化那道玻璃幕墙

中秋前夕,欣喜地看到,600号,原本一个蕴含着“复杂”含义的单位,一不小心成了网红。原因有二:一是该单位制作的月饼,受到追捧,二是新开张的“600号画廊”,成了人们打卡的必去之处。

较长一段时期,以宛平南路600号为代表的上海一些精神卫生医疗机构,在市民中成了一个个“神秘”的单位,不知道高墙深院背后,每天都发生着怎样意想不到的事情,特别是“武疯子”制造杀人、纵火等刑事案件后,社会对“精神病人”更是惟恐避之不及。连而带之,市民对精神病院、精神病医生也“另眼相看”。

随着精神卫生科普工作的不断普及,人们对精神病机构“神秘化”的逐渐淡化,当精神病院的大厨们捧出美味的月饼、病友们展示色彩缤纷的画作时,社会对精神病院输出的美味与美的精神食粮,毫不犹豫地表示出极大的热情与接纳,可见社会对精神卫生事业发展的热情与关爱,市民对精神病人的偏见在逐步消除,公众对精神卫生工作者的信任正在建立,亦体现了一座城市的科学素养与人文情怀。

实际上,这几年,精神卫生事业越来越受到社会各界的重视,精神心理健康愈发受到市民的关注。很多市民都说心理焦虑忧郁就像患了感冒,精神疾患就是一场重感冒,只要早期发现,积极治疗,不忌医讳疾,不管治疗期有多长,最终都能逐步康复,重新走向社会的。就像市精卫中心院长徐一峰所说,每个人都有可能来“600号”!

真正认识到这一点,社会对精神疾患就会少一份偏见、多一份真心实意的关爱和理解。精神病人已列入五类残疾人之一,对他们的关爱是社会文明的体现。上海的精神卫生工作起步早、方法多,特别是紧紧依靠社区,形成了上下多层次的医治康复管理网络,在全国走在了前列。从五十年代的社区精神病防治协调机构,到七十年代的社区精神障碍患者看护网络;从八十年代的创建院内模拟社会生活区,到新世纪“社工”介入患者的康复工作,积极开展娱疗、音疗、职业疗法等,一系列的探索,提升了患者的康复治疗疗效,减少了患者的社会肇事,缓解了家庭的后顾之忧,保障了社会的安宁。

此次“600号”的出圈,也可以视为一次积极的尝试。但必须认识到,做“网红”,并不是“600号”们的真正目的。由于长期以来存在的负面想象和少数患者因肇事个案留下的“深刻”印象,社会上对精神病患的偏见仍未消除,仍有部分人或因不了解情况、人云亦云,或因曾担惊受怕、心有余悸,对精神障碍患者存在偏见甚至歧视,将他们拒之于“千里之外”。

距离理想状态,现实还有许多不尽如人意之处。还有些亲属不愿接收已康复可以出院的亲人,使其只能继续生活在精神医疗康复机构,以至于有媒体无奈地发出不要让精神医疗康复机构变成“养老院”的呼吁。又如少数机构在招工中歧视已完全康复的精神病患者,让他们在人生的跋涉中遭遇二次伤害,主管部门只能一再警示这些招聘者……种种个案的发生,在精神病患者与社会之间竖起了一道无法逾越的玻璃幕墙,墙内的“患者”眼观墙外五彩缤纷的世间,却不敢跨入。甚至有在精神卫生机构治疗康复后回家的患者,因受不了周围无数无形的“眼光”,选择重新回到院内生活。

我不知道“600号”成为网红后,那些院内正在治疗和已经康复回不了家的患者们是如何想的。我只希望“600号”出圈的这股热潮,能慢慢融化那道玻璃幕墙,让仍在治疗康复中的患者,看到人生未来的希望,让已康复的曾经的患者,能尽快回到家庭,在他们的日常生活中,周围能少一些异样的目光!让他们成为茫茫人海中普通的一员。

在即将到来的中秋节,特别期待看到已康复的患者回到家庭、在亲人和社会的温暖怀抱中共度佳节的故事。如果这样,“600号”成“网红”,就不只是“红一下”,而有更积极的社会意义了。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