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华山医院靠什么为王濛动刀?
分享至:
 (0)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潇 2014-09-24 23:26
摘要:

【会员权限】上海大牛医院不少,各有特色科室。华山医院牛在哪?不如从前段时间为王濛动刀的华山骨科说起。当然有人会奇怪,华山的传统强项是“头大(神经内外科)、皮厚(皮肤科)、手长(手外科)、抗感染强(传染科和抗生素研究所)”,里面好像没有骨科?实际上,华山骨科的实力业内还是承认的,只是“大树底下难长草”,多少有点光环被掩盖。

 

在2012年《中国医院最佳专科声誉排行榜》中,华山骨科排名全国第九,可谓实力骄人。当然,这是把手外科算入骨科后的最新排位。

 

不“折腾”无骨科

 

在历史上,华山骨科经历了“先扬-后抑-再扬”的发展过程。

 

1955年,为支持国家“三线”建设,上海第一医学院部份院系及相应重点学科西迁重庆,其附属华山医院、中山医院和儿科医院等也部分西迁。而落到华山骨科的头上,就是把科内医生按年资排序,排好后,1、3、5、7、9留下,2、4、6、8、10走。

 

排在第二位的骨科主任吴祖尧,当即带着家人去了重庆。之后,支援新疆医学院,骨科又少了两个专家。原本医资很强的华山骨科从此元气大伤。

 

现任骨科主任姜建元难忘一个场景,2002年出去开会自我介绍时,人家耳朵一伸再伸:“你说哪里?华山骨科……华山有骨科吗?好像只听过手外科。”

 

开会回来,姜建元对兄弟们(骨科无女医生)说:“怎么样,我们折腾吧?不折腾,上头要派人来折腾,我死;你们是死是活,对半开。”

 

科里决定将人员分成脊柱外科、关节外科、创伤骨科、足踝外科四个亚专科组。这意味着,属于哪组,今后就只能做哪组的手术。不少医院也搞这样的分组,但是人心不齐,总有人各种手术都想沾一点。

 

“放弃是需要点决心的。突然之间,你原本做得挺好的手术就不能做了。”但姜建元是“戒烟说戒就戒”的人,他把自己划入脊柱外科一组。分组的那天是周四,而之前外地一家医院在周日就有个换关节的会诊手术请他去做。他还是把机会让给了关节组。

 

“本来是大家都挤阳光道,现在各走各的独木桥。不求做全,只能做精做深,做别人没有的。”

 

几个组里,脊柱和足踝在业内更受认可。料想国家队在把王濛交给华山骨科之前,也是权衡再三,才选择华山足踝的吧。

 

强势学科应需而生

 

华山医院的整体与骨科,在某些地方是相似的。

 

熟悉上医系统的都知道,中山和华山实际是上海医科大学几个“子女”中的“大儿子”和“小儿子”。彼此关系密切,却也暗暗较劲。

 

论历史,华山已经107岁了,比上医还早20年,比中山早30年,先后被叫过红十字会医院、上海第一医学院内科学院,后来成为“上医”的附属第一医院。现在的中山医院,在当时还是附属第二医院。

 

但在上世纪50年代,据过去华山医院的部分老干部回忆,那时的华山,论规模、学科影响和社会影响,已比不上中山医院。因傍着华山路,就被建议改为“华山医院”,便形成了如今的中山、华山二座“山”。

 

有人形容中山“稳重扎实”,形容华山,就是“闯劲足”,其实还是挺贴切的。熟悉的华山的人可以发现,华山的强势学科都是应需而生,发现什么能做,就立刻去做,并做出名声来。基本上,都是人家做不来的,或者是老百姓有大需求的。

 

1950年,没有留过洋的史玉泉医生,跟着当时的外科学国家一级教授沈克非,开了新中国成立以来的第一例开颅手术。那是一例脑肿瘤手术,没有专业的脑科手术器械,只能拿骨科和普外科的器械代替。连开颅的摇钻,都是要钻一会儿停下看看有没有伤到脑组织。靠着白手起家,两年后,史玉泉创建了华山医院神经外科。

 

那时,将神经外科作为独立科室的,除了天津一家,就是华山。经过半个多世纪的成长,华山神经外科年手术量已突破1.5万台,其中50%~60%为疑难病例。

 

曾任院党委副书记与书记、先后经历过4位院长的老书记张永信回忆说,医院多年的发展战略是,要尽力支持重点学科的建设。宁可其它学科饿着,也要先扶持重点学科站稳脚跟发展。

 

华山还唤醒过几个植物人。上世纪70年代,他们千辛万苦,医治唤醒了一位在海难中受伤昏迷的船长。因事关交通部,当了解到头颅CT对治疗的重要性后,交通部还帮忙给华山出了外汇指标,让华山在1979年引进了全国第一台头颅CT。

 

各类先进仪器的引进,使神经外科在临床诊疗方面获得重大突破。之后,他们还医醒过一位在空中气浪颠簸中受伤昏迷的空姐、一位为保护新战士而严重颅脑炸伤昏迷的解放军指挥员。

 

皮肤科,按道理也不是大科,但当年老百姓生活贫苦,卫生条件差,易得各类皮肤疾病。开国初,上海有3000多麻风病人,一般医生不敢接,怕被传染,华山皮肤科泰斗杨国亮一再呼吁,麻风有的并不传染,即使有传染性,不长期接触也不容易染上。

 

他自己接触病人,既不戴手套、也不戴口罩,鼓励病人积极治疗。六十年代,他还给上山下乡知识青年诊治皮肤“怪病”, 明确是蠓虫叮咬而致;帮插秧引发稻农皮炎的稻农找到有效的治疗方案。

 

据见过杨国亮的人说,杨看上去不像个教授,“干瘪老头子”,开口讲课一口湖南话,有的还听不懂。可医生们仍然争着去听,因为不少皮肤病中国首例是他报道的,听罢还得意地炫耀“我拜听过杨老的讲课了”。

 

杨国亮之后,华山皮肤科名医名家层出不穷。对一般皮肤病,中青年医师几乎都炼就一手“一见皮损就明诊断” 的基本功,难怪年门诊量数年突破100万,去年达140万。

 

欧洲皮肤科学会的一位著名教授来中国考察,原本只打算在华山皮肤科看一天,可没想到病种如此丰富,不由得多呆了几天。一回去就向自家医学院汇报,又派了一批医生前来考察,也因此和华山皮肤科建立了长期的学术合作与交流关系。

 

追着医院走的患者

 

医院的人气,既来自很牛的招牌医生,也来自大量信任医院的病人。看过的病例多,医生经验自然丰富,医疗水平也水涨船高。所以,老百姓对于一家医院的感情,也是支持着医院一路成长的关键。

 

上世纪90年代初,华山的硬件条件很差,红十字会的家底。陈勤奋在华山当血液科医生时,医院的门诊、急诊在上海宾馆南面的老房子。“比战地医院好不到哪里。”两位医生的办公桌面对面。一条长凳,横在桌子侧面,病人看病就分别坐长凳两头。

 

病人总也看不完,走廊上的床位永远是满的。陈勤奋每次进诊室的座位,都要侧身才能挤进去。

 

陈勤奋还记得,有段时间诊室长条凳的中间总坐一位患肝硬化的中年男子,捧个脸盆,随时会呕血。他和医生早就混熟了,病情平静时爱和医生们聊天。上世纪90年代中期,静安区的大批居民动迁到位于闵行的静安新城,医院原以为病人会就此减少,结果并未减少。

 

这个男子是动迁户之一,可一发病即使折腾一个多小时也要从闵行赶到华山就医。他对陈勤奋说:“我家祖祖辈辈都在华山治病,我就是死也要死在华山。”

 

而今天华山医院的名气,早已不仅仅局限于上海。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编辑邮箱: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