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当我们带着智慧去寻找城市方案时,才能真正创造出足够智慧的城市
分享至:
 (1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王一 2021-08-21 13:17
摘要:任何一项智慧城市的应用,如果市民觉得不好用,那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

许多人认为,智慧城市能利用技术解决所有问题,应用程序、算法和人工智能可以缓解交通拥堵、预防犯罪以及改善公共服务。但数据科学家本·格林在《足够智慧的城市:恰当技术与城市未来》(以下简称《足够智慧的城市》)中警告,不能只从技术的角度看待城市和城市生活,否则将导致智慧城市徒有其表、名不副实。

他设想的未来城市不需要过度智慧,而是足够智慧,将技术视为一种强大的工具,并与其他社会变革形式一起联合使用。技术本身并非目的。

究竟怎样的城市才是足够智慧的?为了找到这个问题的答案,记者采访了《足够智慧的城市》作者本·格林,上海市住建委城市管理处副处长王明强,旷视副总裁、城市业务事业部产品总经理那正平。从他们的回答中,你会看到,一座座由“智慧”点亮的城市正呼之欲出,而它们也将善感知、会呼吸、有温度。

「足够智慧之城
并不是最新的“炫技”工具」

上书房:本·格林的新书书名叫作《足够智慧的城市:恰当技术与城市未来》,和我们经常提到的智慧城市相比,足够智慧,意味着什么?

本·格林:技术只有在与其他形式的创新结合使用时,才能产生最为深远的影响。

有些智慧城市只是靠技术来提高现有的流程,并提高程序的效率,却不经常评估这些技术是否能更好地满足城市居民的需求,在他们眼中,改善城市即意味着改善城市的技术。与之对照,足够智慧的城市认识到一座城市的发展不能仅仅依赖技术,要采用各种各样的方法来改善并解决社会问题。

举个例子,如果你把自动驾驶列入城市的规划之中,我只能说,你完成了第一步。对于足够智慧的城市来说,根本问题不在于如何通过自动驾驶来优化城市,而在于如何找到与之匹配的颠覆性的力量和模式。

足够智慧的理念可能会让一些人觉得震惊,认为我们将目标设定得太低,仅仅满足于“足够好”。但实际上,足够智慧的城市更富有雄心,目标也更难实现。殚精竭虑融合技术与非技术以促进平等的城市是所有人的最大愿望,我们必须不断努力才能达到这样的目标。

王明强:可以这样说,数字技术不是万能的,却是不可或缺的。

说说我们上海的实例。2019年,上海市便以“一网统管”为引领,开启了一场超大规模的智慧城市创新实践。依照全新的互联网视角,市民被视为城市的“用户”,城市的管理和服务则是“产品”,要提升产品体验,就要解决城市日常管理的难题。

上海市住建委在做的是网格化平台,网格化不是由一个专门的部门管理,而是很多部门协同合作,把城市划成一个个小格子。在这里,你可以看到城市的各个角落,平台根据照片反映的问题是归属于哪个部门的,就把这个照片发给哪个部门。比如,该养护的道路还没到位,树木、电线杆有问题,垃圾还没清理等。我们经常说网格化平台是个“啄木鸟”,也是体制内的“宪兵”。


徐汇区“一网统管”平台。(徐汇区供图)

要打造这样的平台,当然需要技术,但更重要的是政策目标,没有政策的保障,它是不可能实现的。智慧城市不能只看到技术,而更要认识人与制度的复杂性,从整体上进行考虑。有了技术,当然不意味着实现了智慧城市的目标,还要看管理和规则的转型是否跟上了技术变革的步伐,推动转型的制度保障是否力度足够,是否根基稳固。

那正平:智慧城市的基本特点就是,城市空间数字化和技术改变生活。首先,信息技术、数字技术被广泛应用于城市空间,城市部件之间实现“万物互联”。更重要的是,信息技术与人们工作、学习和生活发生化学反应,城市各领域在物联网、互联网技术基础上实现智能运行,如智能交通、智能社区、智能政务等,构建一个更加方便快捷、运转高效的人性化城市。这里最重要的是信息技术如何参与人们的生活,而不是单纯地追求技术的先进性。

上书房:智慧是手段而不是终极目的,我们的关注重心在于,智慧城市能为我们解决什么实际问题。

本·格林:当然,不能把智慧城市作为最新的“炫技”工具,更不要期望智慧城市技术能够一劳永逸地解决所有城市问题。技术并非包治百病的灵丹妙药,必须深谋远虑地将其融入城市治理结构之中。

王明强:智慧城市建设首先是政策问题,而后才是技术问题。在政策层面,城市管理者的见识远胜过于技术专家,我们要遵循的是城市社会的运行逻辑而不是算法逻辑。同时,我们也不能把公共政策简单化为技术性解决方案,不能只看到智慧城市中的技术维度,而忽视了其他维度的资源和投入。要推进智慧城市建设不能只靠数字技术的单维度赋能,还需要多维度的,特别是非技术因素的全方位赋能。

那正平:建设智慧城市是一项复杂的系统工程。技术要与好的流程匹配,城市数字化转型不能为技术而技术,还需要通过技术与商业模式、民生场景紧密结合,才能更好地释放技术红利。

上书房:在推动智慧城市建设的浪潮下,什么是城市治理的根本之道?

那正平:首先,要针对城市的重要方面进行物联网感知,制造大数据,将物理世界映射至数字世界,形成数字孪生。

其次,通过分析大数据发现城市运行的内在规律,形成城市大脑,能“洞察”出人们需要但不掌握的知识,从而具备一定程度的智慧。

最终能将城市大脑的决策,通过物联网反作用至城市物理实体,实现优化调节,从而具备一定的智能。

智慧城市,不仅要能实现感知,还要能发挥能动作用,这就需要人工智能技术充分挖掘、运用城市物联网中的数据,洞察城市的内在规律,并通过物联网再次反作用至物理世界实现优化调节——这才是智慧城市真正的城市大脑。

王明强:以这次疫情应对为例,上海高效依托“一网通办”和“一网统管”共享疫病防治数据信息,通过条块结合快速准确将疫情通知各部门,同时通过大数据排查重点防疫人群,迅速形成了疫情防治最小单元格和社区共治体系。经济领域也涌现了大量颠覆性的新模式、新业态,网络授课、生鲜电商零售、“无接触”配送等在线新经济层出不穷,让上海经济得以快速复苏。

经济、生活和技术是相互协同的。只有通过技术培育发展人工智能、大数据、互联网等产业,才能为政府治理提供手段;反过来,技术也需要政府创新数字治理、创造良好的环境,两者是相辅相成的关系。


越来越多人工智能技术在城市中得以运用。(蒋迪雯 摄)

上书房:这也是理想中的智慧城市所要达到的目标。

那正平:要打造智慧城市一是善政,即打造数字化政府,提高政府柔性化治理、精细化服务;二是惠民,便捷民众在医疗、教育、交通等全方位的生活需求,建设宜居城市;三是兴业,借助新一代信息通信技术,实现企业生产智能化、运营数据化、管理智慧化、营销精准化,提升组织绩效与根本竞争力。

本·格林:《足够智慧的城市》是一场关于城市未来的“战斗”。智慧城市代表着下一个重大城市转型,今天的数字技术扮演着历史上火车、电力和汽车曾经扮演过的角色。但未来的革命并非主要是技术革命,我们将会看到,许多智慧城市技术远未实现其所作的承诺。我们必须审视智慧城市,因为它会革命性地改变城市生活,将通过变革城市政治和权力格局,而不是通过创造任何形式的技术乌托邦来实现。

「数字之城
挖掘的不过是冰山一角」

上书房:每当新一轮技术革命出现的时候,我们都会对技术的能量充满期待,期盼着新技术能帮助我们解决城市中的各种问题,给我们带来更美好的城市。但数字技术是否具有我们所期望的所有能力?

本·格林:2016年,约翰逊县与芝加哥大学合作开展了一个雄心勃勃的项目:确定哪些患有精神疾病和有医疗问题的人可能会在下一年被捕。一旦有了这些信息,约翰逊县就可以向他们提前提供心理咨询等社会服务,及时进行干预,以免他们坠入犯罪的深渊。

这是多棒的事,数据真的很有用,真的能改变我们的生活。

因为很多犯罪前科与记录是跨区域的,如今美国全国范围内,从洛杉矶到盐湖城,超过150个辖区正在整合过去分散的数据库,以便提供更准确的社会服务。然而,我一直认为,我们现在挖掘的不过是数据潜力的冰山一角而已。

那正平:的确,现在摄像头拍摄的信息很丰富,但是并没有得到很好的应用,也没有得到更深的挖掘,大部分数据的用途都是事后备查。如果通过人工智能算法把视频里对人和城市管理有价值的信息提取出来,及时感知,一定能够给我们的城市运营提供有力的支持。


年轻人体验数字之城。(新华社 图)

上观新闻:数字技术在被采纳和应用的过程中,是不是经常会碰到各种“非技术性”的壁垒?

那正平:我们在实践中发现过这样的问题,比如说,一根电线杆上有两个摄像头,但是这两个传感器属于不同的部门。于是,就会发生这样的事,你不找到两个部门就看不到全景。我们戏称这是“世界上最近又最遥远的距离”。

近10年,我们国家的进步很快,硬设施越来越完备,在全球都处于领先状态,而且目前还在不断前进和迭代,但像这样数据共享的软部分还需要更多的时间来完善。

本·格林:人们很容易相信,技术仅仅凭借其复杂性就能改善政府,但现实其实更为复杂:糟糕的数据质量限制了分析可能,各个独立的部门之间很难共享数据,很多部门对于使用数据解决问题缺乏信任。使数据有用武之地不在于拥有最先进的技术能力,而在于降低制度障碍,识别出数据可以解决的问题。

我们不能期待数据神奇地优化政府或解决地方问题,我们要做的是建立部门之间的联系,培育维护和共享数据,以及培训市政工作人员使用数据改善运营的能力。

城市政府并不是只有采用更新更先进的技术才能够快速解决问题,相反,智慧城市必须努力专注于开发基础设施的流程,以使数据具有可操作性。

王明强:城市管理中,有大量事件是跨层级、跨部门、跨区域的。一个感应房屋震动的互联网感应器如果产生警报,报给谁?一辆渣土车,从一个区运了土,途经两个区,运到第三个区,归谁管?如何提升部门联动的效率?如果数据能有效归集,就可以精准推动,通过系统集成来解决。

上书房:但当数据大量暴露,很多人担心的更多是数据的安全问题。

本·格林:今天,人们对于哪些个人数据被收集、谁拥有这些数据以及这些数据如何被利用,几乎一无所知,也没有控制权。随着越来越多数据被政府和公司收集并使用,社交媒体会推送你最感兴趣的、有可能购买产品的广告;约会网站可以更改个人资料的匹配分数,给你创造更多的约会机会;如果医疗服务机构得知某人最近访问了与癌症相关的网站,他们可能会拒绝提供保险。

因此,当务之急是推动市政当局担当城市生活管理者的角色,充当公众信息的守门人和公众隐私的管理者。他们必须决定哪些数据可以被收集以及谁可以获得这些数据,同时还要考虑一旦数据被收集就有暴露的风险。

西雅图隐私政策的一个关键组成部分是,每次开发涉及个人数据收集的新项目时,都必须进行“隐私影响评估”。城市必须进行风险收益分析,权衡该项目的潜在效用和对个人隐私的潜在风险,从而使数据使用方能够平衡所承担的双重责任,既要提高公共福利,又要保护公民自由。这些评估有助于西雅图确保它们的项目遵守隐私原则,调整形式通常包括改变数据收集、存储和共享的方式,以减少敏感信息的收集和暴露。

尽管智慧城市是为了追求效率最大化而尽可能多地收集数据,而公认的“愚蠢城市”则不收集任何数据,但对足够智慧的城市而言,问题不只是“我们应该收集什么数据”,或者“我们应该收集多少数据”,而是“我们如何在不违背公众期望或侵犯公众权利的情况下,借助数据实现我们的目标”。

那正平:数据安全和隐私保护是全社会都在关注的话题,国家为此陆续出台了很多法律法规。我们在严格遵守国家各项法律法规的同时,也积极呼吁行业各方及社会各界切实采取行动,共同推动技术在法治轨道的健康落地,共同促进人工智能的可持续发展,真正让科技造福大众。

王明强:我觉得这个问题很简单,如果我给你很多数据,那肯定是涉及隐私了;但是,如果我直接给你这些数据推断出的结果呢?这样,数据安全就有保障得多。

我们安装一个摄像头,并不需要它把24个小时的数据都告诉人们,而只需要将我们想知道的对社会有益的结论告知就可以了。数据本身有一定的隐私属性,关键要看怎么应用,怎么规避不当使用的风险,发挥应有的效用。

「宜居之城
愿每个人都能逐浪而行」

上书房:《足够智慧的城市》书中写道,我们逐渐把梦想中的城市变为现实,但前提是我们必须思考很少有人对智慧城市提出的批判性问题——足够智慧是为了什么?您现在已经得出这个问题的答案了吗?

本·格林:2016年,《波士顿环球报》刊登了一篇报道,文章标题说出了世界各地城市司机的梦想和心声:“再见,交通信号灯。”因为,麻省理工学院的研究者已经设计出新的“智能交叉路口”。这项新技术一旦得到应用,交通堵塞将成为历史。对于未来街道的模拟演示似乎预示着一个新时代的来临,先进技术将缓解长期困扰城市的种种问题。

这当然是好事啊,但是,麻省理工学院设计的数学模型之中缺少了一样东西——人。除了车流之外,他们的城市街道没有任何生命迹象。更耐人寻味的是,模型中央的交叉路口恰好是波士顿市中心最繁忙的行人和交通要道,同时也是全美最适合步行的地方之一。

确实没人喜欢交通堵塞,但是如果为了消除拥堵便把人赶出街道,那么我们准备要创建什么样的城市呢?

王明强:我非常喜欢《足够智慧的城市》这本书,因为这里的观点和我们的想法非常接近。我们关注的是“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讲的也是人与城市的关系。

我们不能只强调城市管理人,而是要让人更好地享受这个城市。这是两个概念,关键要看城市能不能主动地阅读人的思想,要让城市为了人而改变,而不仅仅是人来适应规则。

上书房:如何才能做到让城市阅读人的思想?

王明强:就如马斯洛的需求层次结构,人对城市的需求也有一个如金字塔般的结构,这最下面一层是安全。在一个安全的城市,我晚上出行不会担心人身安全,走在桥上不会担心桥会塌了,也不会担心路上的广告牌会被刮倒。

我们都知道,互联网是人与人的沟通,物联网是物与物的沟通,而互联网加上物联网就是人与物的沟通。在智慧城市中,物需要读懂人的想法、了解人的感受。

举个例子,我们经常会看到马路上在施工,最担心的是什么呢?就是会破坏地下的电缆、管道等,造成停电、水管爆掉、煤气泄漏等情况。我有时候看到施工都会有点担心,不知道会不会对我们的生活造成影响。在智慧城市,其实可以基于管线数据,开发一个“道路透视器”,相当于给道路做了X光一样,那就不会带来类似的麻烦了。这也是物能读懂人的方式。

那正平:我想把这个问题反过来说,城市也是有生命的。我上面提到了城市的大脑,城市的建设者需要充分了解、尊重城市的大脑,摸清城市的规律,顺应这个规律,再去做一些调整与优化,这才是宜居城市的保障与真谛。

本·格林:智慧城市改变了人们对于什么是可能的认知,也改变了人们对于世界可以且应该是什么样子的看法。我们都知道,更智慧的城市——即更互联、更优化、更高效——将是更好的城市。

我们可以创建宜居之城,简单的流动技术就能缓解不平等,改善公共卫生与健康。我们可以创建正义之城,机器学习算法帮助社区对弱势居民施以援手。我们可以创建负责之城,新技术的设计原则为尊重隐私、促进民主。我们可以创建创新之城,数据科学与非技术性改革相辅相成,共同改善市政运营和社会服务。

只有当我们带着智慧去寻找智慧城市方案,我们才能真正创造出足够智慧的城市。

上书房:在智慧城市的时代,普通市民能够做些什么?

王明强:很建议每位关注以及感受到数字技术洪流的市民都来读读这本书,因为它会告诉你:不要惧怕技术,也完全没必要担心自己在技术的浪潮中落伍。

任何一项智慧城市的应用,如果市民觉得不理解、不会用、不好用,那很大程度上是技术的问题,而不是人的问题。完善的技术,就是对用户友好的技术。

但同时也不要排斥技术,技术进步的潮流是没办法被阻挡的。如果每个人都能逐浪而行,利用技术、驾驭技术,那么,城市才能有更好的未来。

《足够智慧的城市:恰当技术与城市未来》
 [美]本·格林 著 
李丽梅 译 
上海交通大学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