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怎样的家风家训,才能孕育出这些“最美家庭”?
分享至:
 (4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周楠 2016-11-17 15:08
摘要:家庭是社会的基本细胞。正是这些“好家风好家训”,形成了家庭的核心价值观,孕育出了一个个“最美家庭”。在日前评选出的101户虹口区“海上最美家庭”中,很多都有自己的家风家训。

“处事不可不决断,存心不可不宽厚……” 家住虹口区广中街道的钱江柳是五代十国时期吴越国钱镠第35代孙,他不久前贡献出的《钱氏家训》,已被授予上海市“非物质文化遗产”称号。

 

记者日前从虹口区举行的家庭文化节上了解到,为了传承和发扬中华传统家庭美德,虹口广泛征集“好家风好家训”,已“挖掘”到以诗歌、格言、家信等形式的家风家训2万余条,参与人数近10万人次。

 


“勤学苦练、必有硕果”, 他俩“幼吾幼以及人之幼”


 

在凉城街道复旦小区,说起侨眷何志良、胡凤琴夫妇,几乎无人不知。“活到老、学到老”,“老有所为、无私奉献”……不同人的口中,总会从不同角度给予老夫妻赞誉。

 

最近,他们的家训《传家宝》正为更多人所知。其中这样写道:“艰苦奋斗,事业有成。勤学苦练,必有硕果。科学工作,精益求精。勤俭持家,教子有方……“当年,何老将其书写成条幅带给远在美国的子女,要求孩子们热爱生活,热爱学习,热爱社区,热爱中华文化。

 

老夫妇告诉记者,“我俩都出生于贫寒劳动人民的家庭,在党的长期培养教育下,刻苦学习,努力工作。子女现在也都事业有成,家庭幸福。因此,我俩根据家中上三代和下三代的生活、学习、工作、为人处世等方面的实际情况和风格,用四字一句归纳了32句128字,并用金粉隶书写成一幅《传家宝》。这是一种‘精神财富’,比金钱财富还宝贵。需留给子孙后代世世代代传下去。”

 

记者了解到,二老曾分别被评为上海市“三八”红旗手和上海市“五好”职工,儿子是在美国硅谷工作的软件工程师,女儿在上海制药研究所任高级研究员,孙子也在哈佛大学读书。

 

随着孙子们的茁壮成长,二老于2006年从美国返回上海。此时虽然年近古稀,但学习劲头一点不减。他们参加老年大学学习,用书法,绘画艺术丰富文化生活。街道艺术节组织义卖,他们马上把作品送到福州路裝裱后捐赠;敬老节联欢,他们又把最新创作的“福禄寿”作品送到会场;小区时装表演队的艺术扇是他们赠送的,地震义卖的作品也是他们捐赠的,春节前还总为居民写对联。

 

2015年初,何老夫妇在复旦小区创办了“学龄前儿童书法班”,坚持不收学费,每两周开课一次,已持续近两年。学员年龄小,又没有现成的教材和样板。他们就挖空心思,埋头苦干,反复研究和自编教材,有时挑灯夜战,搞到深夜。为了备好课,累得腰酸背痛。手把手教写,反复练习。授课中,他们不仅教书法,还教文明礼貌及道德品质,以鼓励和激励孩子们写好字,更要做好人。

 


“孝顺父母,吃亏是福”,她带着婆婆去改嫁


姚新萍一家

62岁的提篮桥街道居民姚新萍,是一个再平凡不过的女子。然而,她的一个举动,却让很多人不解,说她傻子;也让很多人赞叹,说她伟大。

 

2008年,她的丈夫因病去世了。她回忆:“我当时觉得天塌了,但当我看到待我视如己出的婆婆那悲痛欲绝的状态时,顿时感到肩上的责任。既然我嫁给了丈夫,那么,他的妈就是我的妈。再说,婆婆年老多病,作为媳妇,我有责任照顾好她的晚年生活。”

 

就这样,她用柔弱的肩膀扛起了家庭的一片天。她对体弱多病的婆婆不离不弃,照顾有加。婆婆脑梗住院,大小便失禁,她没有请过护工,硬是自己精心照护。

 

有人劝她早点改嫁,她不求富贵,唯一的要求便是“带着婆婆去改嫁”,她说:“在我的心里,婆婆也是妈!她以前待我也很好,我实在放心不下她。”

 

她的坚持感动了善良的人,她的现任丈夫顾先生渐渐走近了她的生活。顾先生说:“这么多年来,她既要照顾儿子,又要照顾年迈的婆婆。这份善良太难得了,因为心疼她,也因为敬佩她,我愿意与她一起挑起这个家庭重担,爱她所爱,想她所想。”

 

现在,小区里常常可以看到,夫妇二人推着轮椅,带着91岁的婆婆出去散步的幸福身影。

 

有人说,婆媳关系是世纪难题,可姚新萍却对婆婆付出了全身心的爱,也让娘家和婆家亲如一家。姚新萍告诉记者:“从小我妈妈就教育我要‘孝顺父母’,懂得‘吃亏是福’。婆婆没有钱也没有房,但我们在一起生活了30多年,感情好似母女。如果我的傻,可以换来婆婆的幸福,换来家人的和睦,我情愿吃亏,情愿一辈子犯傻。”

 


“严己宽人,励志自强”,他小家和谐绘就大爱


展子栋一家

“爸爸在守卫着国家,雪花飘飘像图画;娃娃的眼睛眨也不眨,等着爸爸回家……” 在虹口家庭文化节上,14岁的展今今演唱自己填词的歌《爸爸去青海》,让很多人忍不住抹起眼泪。

 

展今今的爸爸,就是刚刚结束3年援青,回到虹口的展子栋。早在2011年,作为中华骨髓库志愿者的展子栋为一名16岁的年轻生命注入了生的希望,成为中华骨髓库上海捐献志愿者第198例捐献者。在军营长大的他,恪守着“作为一名男子汉,就应该去经受磨练”的家训,在十年公安的经历中,始终战斗在处置突发事件公安工作第一线,铸就了刚毅、真诚的性情。

 

2013年,得知组织在选派干部远赴青海高原支援工作时,他在家人的支持下毅然报名,远赴海拔4200米的青海果洛高原工作。他把果洛作为第二故乡,努力适应恶劣艰苦的条件,把对家人的思念化为工作动力,赢得了玛沁县广大干部群众的赞誉。

 

去年,“未来之星杯青少年足球选拔赛果洛站”终于成行,县里的孩子激动坏了。因为关注教育,刚到镇上不久,展子栋就把全部校区跑了一遍。玛沁县6乡2镇7所小学,却没有一个标准足球场。一天,展子栋遇见一群穿着布鞋的藏族孩子在校园的水塘上,围着一个足球飞快地跑着、跳着、笑着。这个场景,让同样热爱足球的上海汉子瞬间泪下。

 

一定要帮孩子们建个足球场,对全玛沁县的孩子开放!利用回上海的机会,最初展子栋找了几家足球俱乐部求助。嗓子都哑了,却都无功而返。不过,幸运的是最终活动得到了福特、上海申鑫、腾讯公益的支持。一位朋友得知此事,更是爽快地支持了20万元。

 

一个机构组织慈善活动,给玛沁县里的孩子送来了350套新书包,然而还有150个孩子没有领到。发书包那天,没拿到新书包的孩子很失望。这一幕深深印刻在展子栋心中。回上海时,展子栋给虹口区妇女企业家联合会讲了一下午孩子们的故事,只为圆那150个孩子的梦:领到一个新书包,一个装有文具、玩具,充满爱的新书包!“所做的这些都值。孩子的笑脸是对你最大的回报。”

 

而上海家中的女儿,同样是他的牵挂。他的妻子徐蕾娜一人挑起家庭重担,成为丈夫最坚强的后盾。懂事的女儿是展子栋的贴心“小棉袄”,电话里最常说的就是:“我们全家都很好,爸爸你安心工作,不要牵挂。”

 

展子栋说:“严己宽人,励志自强,是我们的家训。我所做的一切不足为奇。回到上海,我常会想起那些藏族孩子的笑脸。我很幸福,有那么多‘小棉袄’温暖着我。”

 

题图:何志良夫妇 图片来源:虹口区妇联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