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上海这条路,以革命圣地“延安”命名
分享至:
 (12)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1-03-14 13:42
摘要:今天的延安路从西向东,有数个红色地标。

沿着今天的延安路从西向东一路走来,可以发现平民女校旧址、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兼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等数个红色地标。可以想见革命先辈巧妙利用上海五方杂处、一地三治的地方行政管理格局展开革命工作的智慧。


在解放周年改名

1950年5月27日,《解放日报》第五版登出这样一则消息:《市府重订若干道路公园名称,中正路改名延安路,明日上海解放周年起更易》。消息称:

“本市若干道路及公园名称……现市府已重新订定……于本年五月廿八日起更易,同时各该道路、公园旧名,一律废弃。新订道路名称:延安中路(中正中路),延安东路(中正东路),延安西路(中正西路),瑞金一路(中正南一路),瑞金二路(中正南二路),石门一路(中正北一路),石门二路(中正北二路),淮海中路(林森中路),淮海东路(林森东路),淮海西路(林森西路),淡水路(英士路),邯郸路(魏德迈路),四平路(其美路),和阗路(宋公园路),金田路(瑞金路),蒙自路(新桥路)。新订公园名称:虹口公园(中正公园),襄阳公园(林森公园),闸北公园(教仁公园)。”

标题上的“延安路”,为延安中路、延安东路和延安西路的统称,位于上海市区中部。今天,它已经是市区东西向最重要的主干道,东起中山东一路,西至沪青平公路,全长14220米。1995年起,在延安东路、中路、西路上架设高架道路,于1999年9月15日全线建成通车,从此与南北高架路、内环高架路连接,构成上海“申”字形高架立体交通网络。延安高架路下,是全线在延安路运行的71路中运量公交车,拥有专用路权和信号灯,从沪青平公路申昆路到延安东路外滩,令市民出行更为便捷。

今天,驾车从这条高架上风驰电掣而过的人很难想象,这样一条连接市区两端的、须臾不可缺的主干道的东头,曾经是一条人们摇橹而过的小河。

1914年洋泾浜填没及埋管工程(《上海租界志》)


小舟摇过的河浜

如果看到一张印有“两岸平房,中通小河,河上小舟摇橹而过”的老照片,你会猜测这是哪儿呢?

1962年,著名记者曹聚仁为写专栏《上海春秋》,将手边一本有关上海掌故的画册拿去问几位熟朋友。上面有一张百年前的上海老照片,大家看了画面后,一位说是绍兴,一位说是苏州,一位说是嘉兴,甚至都说出具体地点和河流的名字,笃定这是一个江南水乡的场景。“我请他们仔细看注说。原来,这是上海大世界门前,今日的延安东路,旧日的爱多亚路。那条河,便是一百年前的洋泾浜……先前,上海城内人要到静安寺烧香拜佛,便是坐船经洋泾浜到沪西去的。”曹聚仁感慨画中的沧海桑田,即便是久居上海的人,竟然也辨认不出这著名地标的前身了。

曹聚仁出生于1900年,他1921年到上海教书时,这条洋泾浜已经被填平。从留下的三茅阁桥等桥名,可以遥想当年河浜场景。《黄浦区志》显示,洋泾浜系黄浦江支流,蜿蜒曲折西入周泾,即今延安东路外滩至西藏中路段。英、法两租界相继开辟后以洋泾浜为界河,两岸形成两条道路,浜北沿河叫洋泾浜滩路,后改名松江路(英租界),浜南是孔子路(法租界)。为方便行人往来,浜上陆续架起9座桥。

填平洋泾浜的工程于1914年动工,1916年筑成宽阔马路,用英王之名命名为爱多亚路,后改名“大上海路”。抗日战争胜利后,改名为中正东路。虽然今天河已经填平,桥不见踪迹,三茅阁桥等桥名也不再被人使用,但东新桥、八仙桥等地名一直沿用至今。

洋泾浜填没后筑成爱多亚路(《上海租界志》)


“洋泾浜英文”的出处

作为一条界河,洋泾浜和洋泾浜变成的路,曾见证上海昔日五方杂处、多元文化交汇的场景。

大约在1853年后,为避兵祸,江南地区大量富商涌入租界,租界内华人剧增至2万余人,大都聚居在洋泾浜沿岸、广东路、福州路一带。洋泾浜两岸商业兴起。郑家木桥至东新桥一带商号林立。浜北有英商的亚细亚火油公司、美商的泰晤士报等。浜南有法国汇理银行、英商德丰驳运公司、法租界总巡捕房等。三茅阁桥边的三层楼的丽水台茶馆,规模仅次于南京路一洞天茶楼,日售茶、酒500碗。洋泾浜两侧有专营外国货的美商、轮船招商局、邵秋明字号洋杂货、昌泰番菜馆、益泰车行、同泰煤行、万源茶铺等数十家商号。光绪元年(1875年),松江路已有洋行5家、经纪人及委托代理人3家。商号逐渐向水陆交通繁忙的东新桥、八仙桥一带发展,中外客商纷至,市面渐趋繁荣。(《黄浦区志》)

资料显示,在填平洋泾浜后,“爱多亚路两侧洋行集中,1918年统计有股票商3户,多家银行,洋行20余户,华商行号63户。1917年大世界游乐场建成后,爱多亚路、西藏路附近商业更趋繁荣。20世纪30年代,全线有商号600多户。河南中路以东,洋行、银行、保险、交易所集中;江西路至山东路间是一些工厂门市部集中地;河南中路到西藏中路间有烟草公司、五金行、大旅馆、参号、西药房、百货、罐头食品等商号;西藏中路以西,以木行、汽车行、车行较为集中。”

今日上海话中,说一个人做事不在行谓“洋泾浜”。词义的来源,是当年因为洋泾浜周边商铺云集,在中外商人间,产生了一种用中文语法和英语读音通行的新语言,被称为洋泾浜英语。老上海把懂外语者唤作通事,而和外侨做生意的小商贩,或者在外侨商铺、洋行的打工者,讲的则是“洋泾浜英语”,就被称作“露天通事”。久居上海的外侨听了这种以中文语法表达的英语词句,也可以大致意会,做成生意。

据说,1934年萧伯纳访华时,在记者招待会上,表示对洋泾浜英语颇感兴趣:“余信此语或将成未来之世界语。”

感受下在上海曾流传甚广的洋泾浜英语歌谣:

来叫克姆(COME)去叫谷(GO),是叫也司(YES)勿讲拿(NO),

一元洋钿温得拉(ONE DOLLAR),廿四铜钿吞的福(TWENTY-FOUR)


红色地标见证历史

延安中路前身,一说始筑于清宣统二年(1910年),因路南长浜取名长浜路,1920年以法国陆军上将姓氏命名为福煦路,1943年改洛阳路,1945年改名中正中路。延安西路前身为大西路,1949年时最西到虹桥路古北路交叉口,后继续延伸往西。相比老城区,延安西路显得相对荒僻。今日成为网红打卡地点的上生·新所,其前身为外侨建造的哥伦比亚乡村俱乐部,就位于延安西路1262号(大西路301号)。而今位于定西路以西的延安西路1453弄的大西别墅,则记录了这条路原先的名字。

界路,处于两种势力管辖的缝隙之处;而缝隙,往往是阳光照进来的地方。

沿着今天的延安路从西向东一路走来,可以发现,在今天的延安高架路与南北高架路交叉口的路口以西,同时拥有平民女校旧址和中国共产党第二次全国代表大会旧址(老成都北路7弄)、八路军驻沪办事处(兼新四军驻沪办事处)旧址(延安中路804弄21号);而这一个路口以东,近淡水路路口,还留着《中国青年》编辑部旧址。数个红色地标聚集此处,可以想见革命先辈巧妙利用上海五方杂处、一地三治的地方行政管理格局展开革命工作的智慧。

1997年2月27日,两块埋藏地下多年的上海国际公共租界界碑和法租界界碑,在延安高架路工程施工现场被市民偶然发现,并“移居”上海市历史博物馆。也在同一时段,延安高架路为几处历史保护建筑特意拐弯。延安路沿线的这些旧址和新地标、老地名和新建筑,记录了上海一路走来的历史。

今日上海市区内东西向的通衢(孟雨涵 摄)

题图:延安高架路与南北高架路交叉口。孟雨涵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