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观见 > 文章详情
“国内大循环”,为何不能这么干 | 两会观察
分享至:
 (52)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1-03-07 06:14
摘要:大循环,不是“内循环”,不是“小循环”

国内大循环为主体、国内国际双循环相互促进——去年全国两会首次公开亮相的两个“循环”,构成了中国致力形成的新发展格局,也是新发展阶段中国经济现代化所选择的关键路径。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草案中,加快构建新发展格局,既是指导思想,也是一个战略导向。

“大循环”“双循环”,各有侧重,相互促进,较之以往的战略导向和路径有重要的变化。如何准确拿捏这个变化,着实是一道考题。

近一年来,各界对“大循环”“双循环”的理解持续深化,并在实践中渐次生效,但有的时候、有些领域,仍表现出某种一知半解,包括一些有意无意间的误读——比如对“大循环”,至今还有不少人会脱口而出,说成“内循环”。

去年下半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多个场合明确强调,新发展格局“绝不是封闭的国内循环,而是开放的国内国际双循环”。与之相关的,还有近来反复重申的观点:“新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必须完整、准确、全面理解和贯彻,着力服务和融入新发展格局。”

3月5日,习近平总书记参加内蒙古代表团审议时,再次强调了这样一种整体观、系统观。有整体观、系统观,而不是选择性地接受、选择性地忽视,才能导向一种符合实际的、健康的、可持续的发展观。创新、协调、绿色、开放、共享等五大发展理念是一个整体,大循环、双循环也是一个整体,完整践行了新发展理念,方能构建起完整的新发展格局。

国内循环越顺畅,越能形成对全球资源要素的引力场,越有利于构建新发展格局、形成参与国际合作竞争的新优势。这一方面有赖于国内自身经济运行体系的持续健全,生产、流通、消费全链条的持续畅通,一方面依然需要与全球市场和全球治理体系的融合对接,后者不仅是前者的自然结果,也是促进前者的重要因素。换句话说,如果关上对外开放的大门,切断与世界交往的通道,国内大循环也将难以持续,更难以壮大。

作为新发展理念的重要一环,开放从不是权宜之计,也不应被视为可有可无的选项,而是这个国家赖以立身的发展观,是一个基本信念。愈是在经历深刻调整变革的特殊时期,愈是容易受各种因素和观念影响的时期,坚持并践行这种信念,就显得尤为可贵。

同时,开放本身也是个多层次的概念,不仅指向经济领域的对外开放,更包含制度、观念等全方位的开放,既对外、也对内,既面向市场主体、也面向社会各界。要构建起一个真正畅通的大循环,对这个信念的坚持,无疑不可或缺。

关于“大循环”,还有一种多多少少存在的误读,即把全国范围内的全链条、全体系,窄化为局部区域内的全链条、全体系,以致个别地方在空间规划、产业布局、功能注入等方面,出现贪大求全、一切“为我所有”的倾向,进而演化出地区间横向的同质化竞争和资源争夺,甚至一哄而上、盲目跟风地上项目,唯恐“缺一块拼图”跟不上潮流。

将“大循环”异化为“小循环”,背后有某种思维定式和发展惯性使然。片面注重局部政绩,却忽视全局的协同分工、联动畅通,这非但彰显不了大格局,也未必就能有理想的“小格局”。在迫切需要形成合力、提升经济整体能级的时候,这无疑会形成巨大的阻力。

习近平总书记曾对各地的发展提出过很有针对性的要求,要坚持全国一盘棋思想,在全国发展大局中明确自我发展定位,探索有利于推进畅通国内大循环的有效途径,不能搞封闭的内循环,更不能搞省内、市内、县内的小循环。

全国人大代表张兆安谈了一个观点:大循环,不是由一个又一个小循环加出来的,而是一个个局部通过因地制宜的分工、协作连通起来的;大循环要依托的是一个统一的大市场,构建大市场则需要超越传统行政区经济模式的、一体化的新机制。

换言之,畅通循环,不仅要破除对外的屏障,亦需破除内部的壁垒,前者依靠坚定不移的开放,后者则有赖持续深化的改革——尤其是制度化的改革。

题图来源:新华社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