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护工陈阿姨,不应该止步于感动
分享至:
 (1)
 (4)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封寿炎 2021-03-03 07:26
摘要:陈阿姨身上展现了护工行业未来的美好愿景。

近日,一篇题为《护士陈阿姨》的文章在网络上热传。文章记述的主人公、54岁的普陀区人民医院护工陈太英女士,以敬业态度、贴心服务,以及朴素而真挚的爱心感动了万千读者。

细读这篇文章,读者的心很难不被这位护工阿姨所打动。她的陪护对象88岁,有认知障碍,由于摔跤导致大腿骨折,刚刚做完手术。对这样一位高龄老人来说,吃喝拉撒睡都是大难题。普通人不费吹灰之力就能做好的事情,陈阿姨都要使出浑身解数,才能协助这位老人完成。在陪护过程中,陈阿姨任劳任怨,穷尽办法、竭尽全力把老人陪护好,为其家属排忧解难。

陈阿姨感动人们的另一个地方,在于她极度节俭的生活。她付出巨大的辛劳,但经济拮据、生活节俭,把收入的大部分用于培养子女读书。在她身上,付出与回报、利他与为己之间的巨大反差,也让很多人深为感喟。

陈阿姨的故事,使很多市民都产生了代入感。一些曾经雇用过护工的市民,也纷纷讲述自己与护工之间的故事。从人们的讲述里看,现实生活中不乏好护工,但像陈阿姨这么极致的毕竟是凤毛麟角。那么,陈阿姨这个独特个案有多大的代表性?在护工行业,陈阿姨这样的优秀个案是否可复制、可推广?

无须讳言,护工在目前并不是具有吸引力的职业。公开数据显示,截至2015年,我国60岁以上老人已经达到了2.2亿,失能、半失能老人数量已突破4000万。按国际惯例,每3位失能、半失能老人就需要1名护理人员,我国对养老护理人员需求在1000万人以上,但现实中护工人员远远低于此数。由于老年人群体规模迅速扩大,有机构推算,目前我国护工人数的缺口已经高达千万之巨。市场需求如此巨大,但有效供给却很难提高。护工行业很难吸引新人加入,尤其难以吸引年轻人加入。

护工行业为什么缺乏吸引力?从陈阿姨身上就可以找到答案。陈阿姨从事护工已经20年,但从她目前的生活状态,不难看出她的经济状况是很拮据的。她的工作状态也非常辛苦,不但需要大量的整块时间去陪护老人、病人,日常所干的活也大多又脏又累。陈阿姨是已经从业20年的资深人士,而且她的专业水平、业务能力和敬业精神都非常出色。但由于陪护对象具有特殊性,哪怕护工付出了巨大的心血和耐心,也不一定能够得到家属的认可和尊重,甚至很容易被埋怨、受委屈。

陈阿姨身上展现了护工行业未来的美好愿景。如果千千万万护工都具备陈阿姨这样的敬业精神、专业能力和业务水平,那么对于老人、病患、家属,乃至整个社会来说无疑都是巨大的福音。在老龄化程度不断加深的背景下,建设适老化社会、创造对老年人群体更加友善的社会生活已经迫在眉睫。建设一支优秀的护工队伍,培养千千万万像陈阿姨这样的优秀护工人才,是建设适老化社会的重要内容。当然,从陈阿姨身上,也可以看出护工行业的缺陷和短板。当前护工人才的薪酬待遇、从业环境、社会地位、专业化职业化程度、职业发展前景等方面,都仍然存在诸多不足,面临着一系列制约因素。只有这些制约因素得以破除,护工行业才能获得健康发展的制度环境,才能吸引更多优秀人才加入,提高整个行业的综合素质和水平。

题图来源:图虫创意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4)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