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国际 > 世界观 > 文章详情
深度|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今天正式生效了!将给双方市场和百姓带来啥“福利”?
分享至:
 (13)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廖勤 2021-03-01 20:27
摘要:协定生效意义重大,既能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又能促进双方人文交流,还能让双方生产者与消费者实现“共赢”。

安吉白茶、山西老陈醋、烟台苹果、法国香槟、巴伐利亚啤酒、帕尔玛火腿……这些驰名中外的“土仪好物”,因为一项具有里程碑意义的协定的生效而更加“身价”倍增。

3月1日,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正式生效。这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的、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协定。协定启动后,对中欧经贸关系将注入哪些新动力?对双方企业和民众又会带来什么“福利”?

叹为观止

大多数人购物时一般会注意商品原产地,但是对“地理标志”这一似乎更专业的表述或许有些陌生。

根据中国商务部的解释,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的一种重要类型,是识别某产品来源于某一地区的标志,用于表明来源于某一地区的产品的特定质量和信誉。

“被冠以地理标志的产品具有独占性,比如云南普洱茶,云南普洱对其拥有独享权,其他地方生产的茶叶不能擅自冒用,否则就侵权。”上海欧洲学会会长、上海国际金融与经济研究院特聘研究员徐明棋说,与普通产品不同,地理标志产品由于其独特的地域特色而被赋予很多附加值,这些附加值需要得到特别保护。

徐明棋进一步指出,在中欧贸易往来中,本来也有原产地规则,原产地通常由各自的贸易促进机构和贸易管理机构认定。相比之下,地理标志是以国际协定的形式加以确认,这比标识原产地更明确、更细化,既能进一步巩固口碑产品的独特地位,又能提升知识产权保护力度,也能使双方产品获得更高的相互认可度。

这份历时8年22轮谈判的中欧地理标志协定于去年9月签署,其所涵盖产品的保护数量之多、种类之丰富、“待遇”水平之高令人叹为观止。

数量上,双方互认地理标志多达550个,是中欧之间首次大规模互认对方地理标志。

种类上,不仅涉及酒类、茶叶、农产品、食品,还有代表中国传统文化的宣纸、蜀锦等,这也是欧盟首次在其协定中纳入此类地理标志。

“待遇”上,这些产品不仅可享受高水平保护,还可以使用对方地理标志的官方标志,等于获得双重背书。“获准使用对方官方标志相当于得到彼此国家体系的背书和认证,这有利于提升产品可信度,助力其开拓市场。”复旦大学欧洲问题研究中心主任、中国欧洲学会副会长、欧盟让·莫内讲席教授丁纯说。

据悉,保护分两批进行,第一批双方互认的各约100个地理标志将于协定生效之日起开始保护,第二批各175个地理标志将于4年内完成保护程序。首批“上榜”的中欧各100个地理标志包括中国的安吉白茶、山西老陈醋、烟台苹果、赣南脐橙、郫县豆瓣、普洱茶、库尔勒香梨、南京盐水鸭、绍兴酒等,欧方的法国香槟、巴伐利亚啤酒、爱尔兰威士忌、孔泰奶酪、帕尔玛火腿等。

协定还很贴心地为双方顺利履约上了“保险”。如果受保护的地理标志遇到问题,可通过条约建立的双边机制来解决。中欧双方将成立联合委员会,以更好履行协定。

意义重大

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是中国对外商签的第一个全面、高水平的地理标志双边协定,也是近年来中欧之间首个重大贸易协定。分析人士认为,协定生效意义重大,既能深化中欧经贸合作,又能促进双方人文交流。

就经贸关系而言,“从双边投资协定结束谈判,到地理标志协定的签署与生效,中欧经贸关系被推向一个新的高度。”丁纯说,具体而言,双方在经贸合作领域,尤其是规则性合作方面达到新高度。知识产权向来为欧盟所重视,地理标志领域又是欧盟的强项所在,其发展水平可谓领先全球,本身就拥有3300多个地理标志产品,中国能与欧盟签署这份协定,说明已能对标欧盟的高标准。

在徐明棋看来,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将提升双边贸易质量,有力促进中国和欧盟的更多特色优质名品进入彼此市场。

“地理标志是知识产权保护的重要领域,也是经贸关系中基础性的技术工作,未来中欧开展贸易将有更坚实的技术基础。同时,被纳入地理标志清单的产品将受到双方官方的保护和认可,这意味着不能随便模仿或冒用。未来,假冒伪劣产品会减少,进出口市场也会更加规范。”

此外,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也为双方未来签署贸易、投资相关的协定奠定基础。比如中欧投资协定,乃至中欧自由贸易协定。因为这些协定也会涉及知识产权保护、原产地等内容。

就人文交流而言,丁纯认为,中欧地理标志协定生效不仅关乎贸易投资,也对促进文化交流、民心相通起到潜移默化的作用。

“大量地理标志产品带有鲜明的地域特色,且承载了深厚的历史文化底蕴,而不仅仅限于物质层面。”丁纯说,随着地理标志产品的出口,相应的历史文化积淀也在一同出口。比如茶道、茶艺会随着茶叶一起“走出去”。地理标志协定生效后,将有利于历史文化传承、国家形象塑造,以及不同文明之间的交流。

放眼全球,中国为何能率先与欧盟达成地理标志协定?两位专家分析,一是双方均有政治意愿,且有相近理念。“尽管中欧发展程度不同,产业结构差异大,但是共同秉持自由贸易、多边主义的理念和互利共赢的精神,充分尊重彼此诉求,主张对话而非对抗,因此得以最终达成协定。”丁纯说。二是中欧贸易投资关系比较密切,中国已超越美国成为欧盟最大贸易伙伴。2020年,中欧贸易额达6495亿美元,同比增长接近4.5%。三是中国与欧洲具有历史悠久、文化多样性等共同特点,地理标志资源丰富,“这决定了双方拥有很多附加地理或人文属性的特色产品,而其他国家或地区并不具备这些优势。”徐明棋说。

互利共赢

有人将中欧地理标志协定比作互惠互利的“国际通行证”,不仅在宏观层面紧密了中欧经贸纽带和双边关系,也在微观层面为双方的企业和民众带来利好。

分析人士指出,企业权益得到保障,进而能开拓更大市场,消费者也能放心购买货真价实的优质产品。“生产者与消费者能实现共赢。”丁纯说。

对生产者来说,产品被打上地理标志后,其品质得到权威背书,有助于进一步提升产品知名度;同时免受假冒伪劣产品侵害,“企业合法权益将受到保护,包括经济利益、知识产权、产品质量和信誉等。由此,产品出口销量有望提升,相关行业和群体也会受益。”丁纯说。

由于此番获得地理标志的产品大多数属于农副产品,协定生效将进一步促进中欧农业发展、造福双方的农民群体。

目前,中国是欧盟农产品和地理标志保护产品出口的第二大目的地,品类包括葡萄酒、农产品和烈酒饮料。欧盟官网称,未来输出农产品、食品和饮料,中国市场具有很高的增长潜力。“欧盟还高度重视农民群体,尽管农民占就业人口比例不高,经济附加值也不多,但是农民是重要的利益团体,影响力很大。”丁纯说。

中国方面,协定生效将促进特色农产品走出国门,对农村尤其是一些落后地区的经济发展、民众收入提高都有很大帮助。

对消费者而言,最重要的好处是以后不用担心买到“山寨”商品,而能更放心地购买来自原产地的正宗商品。在享受好物的同时,中欧消费者还能增进对彼此地理标志产品的特点及背后人文历史的了解。

徐明棋还补充道,全球化时代,生产也进入全球化生产,在此背景下,地理标志也具有新的意义。一些产品尽管打着某地特优商品的旗号,其实未必在当地生产,而是在其他国家和地区生产制造,以致品质、价格参差不齐。从这一意义上说,地理标志既是荣誉也是责任,必须严格限定产地、全面保障质量,否则地理标志赋予产品的光环也将逐渐暗淡,不仅产品会掉价,地理标志本身的价值也将下降。

(编辑邮箱:ylq@jfdaily.com;视频编辑:裘雯涵)

栏目主编:杨立群 文字编辑:杨立群 题图来源:图虫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