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纵深 > 文章详情
揭秘《山海情》幕后,它凭什么吊打一堆流量,成为9分剧王?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龚丹韵 2021-02-28 12:26
摘要:孔笙说:“我们用3个月时间体验了他们20多年的生活。”

近期播完的脱贫攻坚电视剧《山海情》,作为“主旋律”类型,却成为市场“爆款”。网友们在豆瓣上打出9.4的高分。

它是怎么做到的?评论有很多。

但这一次,我们从生产流程进行揭秘,希望对未来的主旋律创作类型有所启示。


笨功夫的真实

回忆《山海情》的拍摄,所有主创人员反复提及一个字——难。

主题大、工期赶,实际拍摄仅3个月,开拍前剧本没写完、美术才进组搭景……按照行业经验,如此匆忙的剧组,铁定要完。

但《山海情》交出了漂亮答卷。拍摄过程究竟是怎么做的呢?

“实”是导演孔笙定的特点。

场景是真实的,方言是真实的,故事是真实的,表演是真实的。“先让我们自己相信,才能让观众相信。”孔笙说。这个道理人人都懂,但做起来并不简单。

比如场景。美术指导王竞记得,起初自己想要设计和创新,在一望无际的戈壁滩上找一条孤零零的铁路伸向远方。他心中的美术风格参考是电影《疯狂的麦克斯》,体现自然环境和人对抗的残酷感。

孔笙却不这么想。他劝说王竞,戈壁的自然环境已足够有力,不用过多设计,侧重真实还原场景和细节。只要人够鲜活,故事可信,在真实场景中的扶贫攻坚,就能让人信服,自然而然生长出一种力量。

王竞是在北京土生土长的“80后”,此前从未接过农村戏,甚至从没去过宁夏。

他意识到,要真实,必须下“笨功夫”——挨家挨户采集素材、旧照片,一些小道具还从当地人家里“淘”。一旦有疑问,就拉当地群众当顾问,如 “窗帘怎么挂”“门把手对不对”“地砖对不对”等。

供电局办公室,桌子和沙发为当年老款,时代的产物

移民大巴

在请教过程中,移民告诉王竞,当地人会烧一罐八宝茶,就点干粮当早饭;

当年每家移民的院子里都有储水池,池子具体在什么位置,怎么往里灌水……这些生活细节资料上没有。

附近群众起初很兴奋,后来被我们骚扰得不胜其烦。”王竞调侃道。

剧组在拍摄地重建一个“金滩村”。戈壁风沙太大,风一吹,“房子”摇摇欲坠。除了有内景戏的房屋,其余场景真实参考当年第一代移民的方法——不打地基直接起房。

一期是土坯房,木门木窗,篱笆院墙。

然而土坯砖现在几近失传,为了拍水花家建房的戏,团队访遍当地工匠,终于找到会手艺的师傅进行定制,来拍摄现场真实还原。到了二期,出现了砖包房、夯土墙、钢架门窗。三期出现了砖房、砖墙、小铁门。

场景真实到什么程度呢?听说剧组在拍戏,不少人从闽宁镇驱车前来参观。一位老大爷一看场景,当场哭了,“太真实,一下子就想起当年吃过的苦”。

美术组见状,连参观者都没“放过”,拉住年长者就问:这些用品对吗?就连请来的当地施工队也被“人尽其问”。

剧组自己制作红团

晒制戏里用的干货

可以说,从墙上贴的海报,到每家的摆设、整村的环境,几乎没有一个细节是“拍脑袋”瞎想。西北人民生活的质感、细节,90%来自当地群众。

而创作,又不止于还原。影视场景不是装修,环境设计最终反映人物。粗看,李家、马家、老太爷家等,每家的陈设都破,但细品,家里的物品、风格却各有不同特点。

“说实话,《清平乐》是美术最乐意接的类型,有艺术创作空间。”王竞对记者感叹,“《山海情》不是我接过工作量最大的一部戏,但它算是最细碎、烦琐的一部戏。事无巨细的还原,是入行十几年来从未有过的体验。”

努力没有白费。观众火眼金睛,弹幕时不时飘过“我家小时候就这样”“这个拖拉机太真实了”“这个杯子我现在还有”……环境道具的逼真,引起观众强烈共鸣和代入,也让人物和故事更加可信。


【来自乡土文学的灵感】

故事的真实,依靠大量原型和前期采访。

孔笙特别强调“采风”,主创们先去闽宁镇,再南下西吉县,最后是福建莆田,直奔重点采访对象,全部一对一深度访谈。剧中诸多人物形象,正是在访谈中一点点清晰。

但其实,剧本大纲最初也很“悬浮”,图解扶贫政策,往主旋律套路上靠。项目领导不满意,制片人侯鸿亮、导演孔笙也不满意,认为剧本“调子定高了,空洞乏力,人物扁平,不接地气”。

数易其稿,找不到出路,编剧王三毛一度放弃。“而放弃让我放松下来,反而想到多种可能性,比如,能不能用乡土小说的写法,来写这个作品?”王三毛回忆。

《山海情》表达的是东西部协作帮扶,但观众更关注的是大时代变迁下的“人”会怎样、“家”会怎样、“村庄”会怎样。这里就有了家长里短、人情世故、故乡与远方、故土与新家园等乡土文学的东西。

不再图解政策,而是写人,写人性,写人与土地,人与心灵的纠结变化笔一下子活了。于是有了马家父子,有了李大有爷孙三辈,有了涌泉村李、马两姓百年前的经历,有了得福与水花、得宝与麦苗等人物和人物关系。

王三毛思路清晰了——这回不写一百多万吊庄移民的变迁史,而是写他们的心灵史!

如何踏踏实实跟着人物走?比如第一集,再怎么刻画马父为政府卖力,人物都不生动。但写他为儿子能进政府工作、有美好未来而帮一把,动机反倒更加真实。观众信了,人物的根基就夯实了。

也正如孔笙说的,“真实的故事不回避人性的弱点,也不回避扶贫中遇到的局限和困难”。

但王三毛没想到,只有8集剧本时,剧组就敢开机。

边拍边写,起初各方意见、各路想法,塞得他脑子疼,一度又找不到方向。“我特别佩服侯鸿亮的魄力和决断力,他果断告诉我,排除一切干扰,就和孔笙导演一对一沟通。”

这个办法果然好用,王三毛形容,两人仿佛“两杆老枪配合”,导演有想法、编剧有想法,彼此商量着把想法变成戏。边拍边写边改,剧本越往后越流畅。

观众们跟着村民们操心金滩村的通电、通水,操心双孢菇的销路,操心孩子们的辍学。感受到土地的厚重,奋斗的力量,生命的蓬勃。

就像网友评价说“土得掉渣”,但又“好看得不行”,剧中人物感染力之强,让他们就连平时说话的口音都被带跑到了大西北。

起调对了,一切都对了。


【重走扶贫路的共情】

如今回想,时间太赶,边拍边改未完成的特殊状态也成就了这部剧。

拍摄创作的过程,始终高度“共情”。全体人员在几个月时间里,几乎重走了一遍当年的扶贫路。

侯鸿亮说,剧组就像当初的移民一样,重建场景,在戈壁滩,在田野上,直面扶贫工作者面对的风沙高温、方言沟通障碍等,而这些最终都成为剧情。

剧组勘景

比如环境,沙尘暴说来就来,卷起石子砸向搭建的房屋。剧组后来养成习惯,一看天气不好,第一反应先动手护房。

比如紫外线,现场除了演员,工作人员全副武装,只露一双眼睛。即便如此,来时白白净净的小伙子,到了拍摄后期,直接被导演抓去当群演。

剧中,黄轩饰演的村干部在大喇叭里说:“涌泉村离医院太远了,离学校太远了。”剧组去村子原址时,山路上开了四五个小时车,交通极度不便。这句台词,是从内心长出来的。

为了勘景,剧组的小伙伴们走了很远,夜晚,漫山遍野没有灯光,行路艰难。当年的吊庄移民,是否每天也经历着这般没水没电的生活?

戏里,“种蘑菇”是脱贫的重要产业,为了还原,剧组真的种起了蘑菇

肥料由当地人事先配好,苫布一打开,那味道仿佛迎面被人打了一拳。粪肥在40℃的菌棚里发酵后,再撒菌种、保湿、保温、通风。蘑菇棚难闻到人进不去。工作人员还能戴口罩,演员必须忍

种种拍摄经历,让剧组与那段历史、那些人物产生了化学反应。

孔笙说:“我们用3个月时间体验了他们20多年的生活。”

侯鸿亮说:“这些亲历者的群体记忆和个人经历太鲜活了,剧组的所有人不断受到心灵冲击,共情到了极致。”

所有人都希望把自己亲身经历的、真实感动的种种化为创作,传递给观众。

共时性创作,让剧组与这片土地的人和故事同频共振,“心灵感应”,人物、剧情、台词,所有的判断、感觉、细节都对了。

比起文艺评论事后对每个镜头、每个人物、每个情节的一一拆解,当时全体共情的投入状态,是真正不可复制的体验。

在电视剧《山海情》创作座谈会上,有人评价说,《山海情》真实的质感不像拍出来的,而像从那片土地上“长”出来的;蕴含的情感不是演出来的,而是像黄河水一样自然而然地流淌出来的。

或许,共情到了极致,真不是“像”,而是发自内心的“长”。


【人民美学的回归】

扩展至主旋律电视剧这个类型,如何直击观众心灵,而不仅仅应景?

上海大学教授、资深影评人刘海波说,所有的现实主义题材,都有最基本的创作规律——尊重真实,尊重人性。不掩盖,不夸大,不遮蔽。

他在剧中感受到真实的贫困,家徒四壁,三兄弟穿一条裤子,不隐晦地还原贫瘠;

吊庄第一批移民没有水没有电,不回避扶贫的瑕疵;

还有贫困者的斤斤计较,对政府的挑三拣四,这些人性中的小细节都没回避,反而让故事更加生动可信。

戏的很大成功还来自方言。不在于标准与否,而是方言本身就是从生活里长出来的,那些角色一用方言,仿佛不是演员,就是大西北地地道道的农民,用方言骂人、插科打诨,一切都灵动起来。

“真、善、美这套现实主义创作方法并不新鲜,从未过时,反倒一度被我们曲解。”刘海波分析,“近二三十年来,在消费大潮中,社会主要劳动者的形象、主要人民群体的形象,在影视作品中反倒有所缺失,缺乏表现和表达。”

从更宏观的视野看,《山海情》《大江大河》等,正午阳光出品的一系列主旋律作品能够持续成功,有一部分原因来自时代背景——真正的现实主义题材长期匮乏,人们太渴望看到有共鸣、有共情的生活表达了。

平凡人物的奋斗史,永远是中国人的共鸣。其背后是“人民美学”的回归。

这一点,正午阳光创制方自己也频频提及。

侯鸿亮说:“找不到方向的时候,就去问脚下的土地,去人民中间寻找力量。事实证明,这样的创作方法是有效的。”“我们找到了宏大命题和落地创作的交集点——人民。”

主旋律作为文艺作品的一种叙事基调,总会给人一种误解,以为宣教性大于审美性,不容易讨好市场。但是有广度、有深度、有温度的作品,无论什么类型,都能与社会各圈层,包括年轻观众有良好的对话和共鸣

侯鸿亮坦言,观众们对这部剧的喜爱不仅仅是看到一个大西北扶贫故事,也是在这部剧中看到了自己生活的影子,联系自己的亲情、友情、爱情,去观察这个社会。

这种创作态度,正如鲁迅所说:无穷的远方,无数的人们,都和我有关。


【主旋律创作本不该有套路】

在现实主义题材上,上海近几年不乏话题之作。

国家广播电视总局“2020中国电视剧选集”共有20部上榜,上海占据6部,分别是《在一起》《大江大河2》《猎狐》《安家》《创业年代》《三十而已》,总数位居全国第一。

2021年,围绕庆祝中国共产党建党一百周年,一批沪产电视剧正在制作,《功勋》《光荣与梦想》等已进入后期环节,《信仰的年华》近期在北京举行剧本论证会。

上海市广播影视制作业行业协会秘书长、机构中心主任于志庆全程参与了《信仰的年华》剧本筹备。“这是上海第一次由行业协会组织牵头,集上海本土之力共同策划、创作的献礼片。”他说。

故事取材于龙华烈士陵园英烈的真实事迹:一群20岁左右的青年,在上海即将解放的前夕,面对敌人抵死不从,毅然就义。

令人感叹的是,尽管龙华烈士陵园鲜花满园,祭拜者络绎不绝,可是真正了解这段历史的人其实并不多。

创作阶段,十几个青年编剧先去龙华烈士陵园住4个月。第一天,敬献花篮,青年编剧们没有触动,仿佛走个形式。接下来参观,把200多位烈士的事迹简介仔细看完,依然触动不大

等到陵园把资料库打开,供青年编剧们浏览,状态一下子变了。

一位生于1988年的编剧说,刚接到这个活儿时,自己意外又忐忑,此前都市剧、偶像剧写得更多些,从没写过主旋律题材,“我对献礼剧的刻板印象就是一些高大上的套路。”他说。但这个项目让他颇为意外,没想到项目组提得最多的要求是“好看”,再三强调没人看就没有传播力。

作为上海人,大部分编剧来过龙华烈士陵园,但从未深入了解。

直到看到资料,发现这些烈士牺牲时十分年轻,不少人还出身富裕家庭,生活优渥。他们和今天的青年一样,是一个个鲜活的人,并非生来就是共产主义战士,他们也有痛苦抉择的时刻,犹豫纠结的时刻,有舍不得的生活和私心。但最后,他们做出了这样的选择。

“我看到了人性最根本的东西,是那个年代的青春之歌,我自己被打动了。”一位编剧说。

另一部讲述两代金融人职业抉择和命运起伏的电视剧《城中之城》,则是非常典型的上海城市题材。该剧入选“大剧看总台”片单,剧本正处在打磨阶段。出品方兴格传媒董事长杨文红说,《山海情》的成功让人颇受启发。

“《山海情》中,困境都是真实的困境,动机都是可信的动机。”她举例说,达不到户数就不允许通电,蘑菇滞销了还在开总结表彰会,这些困境特别真实。解决困境的动机同样可信,村民不会因政府一句话就响应号召,最终考虑子孙后代的教育问题,才同意搬走。

《城中之城》小说原著中的主角起初就是个平凡的人物,创作过程中,编剧总感觉心里没底,时不时自我怀疑,“作为中央广播电视总台播出的剧,这样设定是否不太好”,还没动笔,就自我束缚。

《山海情》的成功,醍醐灌顶,提醒大家回到现实主义题材的创作初衷。如果为了“一切都好”,连困境都是假的,动机也是假的,主角生来就是一个完人,那又如何让观众相信和共情?

主旋律创作本没有套路,也不该有套路。


【人才是第一位的】

“创作上,其他经验都可复制、可学习,但唯独人才难得,孔笙只有一个。”杨文红说。

正午阳光特别在哪儿?圈内人的答案常常是——“导演中心制”。

市场上大部分制片公司都采取“制片人中心制”。简单说,公司签下的是制片人,每个制片人自己孵化项目,去外面寻找导演、编剧,组一个创作班底。筹备过程中,制片人一手把控剧本,与编剧直接对接。

不同于电影是导演的艺术,电视剧行业里,导演更像一个“工具人”,前期筹备和剧本阶段,导演介入少。

唯独正午阳光,公司养着自己的导演、自己的摄影,类似于导演中心制。多年以来,形成一套创作的固定班底。彼此熟悉,合作默契。

比如,《山海情》筹备时,孔笙邀请“老合作伙伴”王竞负责美术。彼时,王竞还在《清平乐》剧组,连剧本都没的情况下就一口答应。这是基于对孔笙的信任。

“电视剧行业这种情况太少见了。”一位制片人解释,电视剧的核心不是导演,而是剧本。即便老熟人,不看剧本也不敢轻易答应。

但孔笙的特别之处在于,他的编剧能力同样很强。就拿《山海情》来说,孔笙从筹备、采风、美术、编剧到拍摄,全程介入,作为导演,其实也兼了一部分制片、编剧的活儿。当制片、编剧、导演,在一个人脑海里统一,对创作是最有利的。因此,得有这样的“三合一”人才,导演中心制方能成立

影视项目常常拍完就散,新团队每次都需重新磨合、碰撞,是很累的。有一个彼此知根知底的稳定班底,长期合作,审美、价值观相投,配合默契,非常难得。

但长久来说,稳定的班底,更适合重复擅长的题材。市场如果开拓新类型、新领域,需要制片人敢于尝试,挖掘新人才,探索新类型。制片人中心制就显出其优势来。日剧、韩剧基本都是编剧兼制片,正是市场磨砺的结果。

只拍一个摊位,但《山海情》美术组做了一条街的周边生态

无论哪种模式,人才都是第一位的。于志庆认为,正午阳光懂得养团队,《山海情》的成功说到底还是人的成功。近日,他正计划成立上海青年编剧专业工作委员会,希望打造一支上海创作队伍。

“但行业协会毕竟力量有限,我希望未来,上海能给青年更多成长空间,多扶持腰部企业。而不是资源集中于头部和名人,仅仅关注大项目落地,这样不利于上海影视产业未来的成长。”于志庆说。

资本退潮,政策利好,平台会员制越来越普遍,电视剧行业开始挤掉泡沫,流量时代已经过去。

未来,唯有精品才能生存。无论主旋律,还是非主旋律,真实可信,打动人心——文艺创作规律始终未曾改变。

题图来源:《山海情》剧照
所有图片均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