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思想者|徐锦江:上海提出“建筑可阅读”,彰显了怎样的城市发展理念?
分享至:
 (85)
 (1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锦江 2021-02-28 06:31
摘要:“建筑可阅读”活动,始于建筑,成于故事,最后的归结点是人民。

【编者按】当前,文化软实力已经成为城市核心竞争力之一。《上海市国民经济和社会发展第十四个五年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纲要》明确提出,全面提升“街区可漫步”“建筑可阅读”的服务水平。为什么要阅读建筑?“建筑可阅读”究竟要阅读什么?上海社科院文学研究所所长徐锦江研究员认为,“建筑可阅读”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关键词:建筑、故事、人。从关注建筑的1.0版到关注故事的2.0版,一直到关注人的3.0版,不仅意味着“建筑可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也彰显了城市发展理念的跃迁。以下是他在华东政法大学文伯大讲堂上的演讲


当你进入一座城市,最先步入眼帘的除了人,就是建筑。上海有着丰富的历史文化资源,汇聚了世界各地的名人,发生过各种各样的故事,形成了独具上海特色的生活情调和氛围。其中,建筑是重要的一个载体,记录了城市的历史变迁。由此,“建筑可阅读”也日益受到人们的关注。

最近,上海市文旅局发布了《2021“建筑可阅读”春季打卡推荐榜单》和《2021年“建筑可阅读”十大行动计划》,包括数字体验“五个民”和服务体系“五个一”,全面开启“建筑可阅读”数字化转型新时代。在我看来,“建筑可阅读”实际上包含了三个关键词:建筑、故事、人。从关注建筑的1.0版到关注故事的2.0版,一直到关注人的3.0版,不仅意味着“建筑可阅读”活动的不断深入,也彰显了城市发展理念的跃迁。

为什么要阅读建筑

在演讲一开始,我想讲这样一件事。不久前,上海黄浦区的两个小区因为发生疫情而被列入中风险地区,其中南京路附近的昭通小区因为属于没有卫生设备的二级以下旧里,不适合封闭管理,因此将居民转移到附近宾馆隔离。我看到网上有人议论,他们印象中的上海以繁华著称,没想到在市中心居然还有拎马桶的居民。其实如果了解上海建筑历史的话,对此就不会感到奇怪。上海的抽水马桶是20世纪20年代以后才出现的。开埠前的传统老城厢,开埠后19世纪下半叶和20世纪初从外滩开始最先建立起来的租界房子,作为上海的早期建筑,都是没有煤卫设备的,而这些房子,恰恰都在市中心的黄浦区区域内。这就是阅读建筑的意义,了解了历史,才能知道来龙去脉,也才能更好直面和解决问题。

还有一个案例是关于上海老城厢,那里也面临迫切需要改善民生和保护历史风貌的两难问题。从改善民生角度来说,老城厢的居民,很多十几个户口、三四代人蜗居在十几平方米、几十平方米的破旧房子里,他们改善生活的愿望十分迫切,一旦其需求与历史风貌保护产生矛盾,有时候就会产生不理解甚至是不满的情绪。但是从更大的城市发展的视野来看,上海作为一个国际大都市,对标纽约、伦敦、巴黎、东京等全球城市,到目前为止还缺少世界文化遗产,保护老城厢这个上海境内最典型的中国传统城市的历史风貌,就显得非常重要。如果能够将它与外滩沿江万国建筑群、大杨浦沿江工业遗存连成一线,作为一个整体去申报世界文化遗产,这将是一个很有操作性的设想。而要处理好保护和开发的关系,就需要我们阅读建筑,了解历史,站在更高定位上做好顶层设计,处理好短期与长远、局部与全局的关系。从毗邻市中心的地理位置来看,老城厢地区保护与开发得当,可以成为上海的超级文化地标,如果能引入黄浦江水,通过方浜中路抵达湖心亭,恢复其原有的部分水系和沿圆形城墙旧址,构筑绿色植被带或篱笆墙,可以使之成为离市中心最近的江南水乡(至少是体现一部分江南风貌),同样会产出经济效益。上海市中心的城市魅力将由此倍增,产生的间接经济利益更是不可估量。从这个意义上说,拆除老城厢拆的不仅是历史,也拆掉了上海的魅力,拆掉了长远和巨大的经济利益。

如何阅读建筑

讲清楚为什么要阅读建筑,接下来,我想跟大家分享一下如何阅读建筑。

“建筑可阅读”的第一个关键是建筑。在这方面,可以通过阅读书籍掌握一些基本信息。除了泛读《这里是上海:建筑可阅读》这样的介绍性著作之外,还应该再进一步细读郑时龄先生的《上海近代建筑风格》、伍江先生的《上海百年建筑史1840-1949》、黄元炤先生的《中国近代建筑纲要》等更加深入的专著。我们不光要了解上海历史建筑形成的几个重要阶段,从最早的传统建筑、西式建筑到新古典主义建筑,从传统建筑和中国古典建筑复兴,再到现代主义建筑、装饰艺术建筑;了解英、法、美、德、俄、日、地中海和西班牙等不同地域风格,教堂、学校、饭店、市政工业设施等不同功能风格的建筑;还可以欣赏建筑的细部:入口、山花、窗棂、塔楼等。比如,我们俗称的“罗马柱”,其实就有塔司干、多立克、爱奥尼亚、科林斯和复合式等多种形态。

欣赏中西不同建筑师的设计风格,更是妙趣横生。邬达克设计了武康大楼,还有国际饭店、大光明等历史建筑,个性鲜明,固然不凡,但与其同时代的,其实还有很多中国的本土设计师,他们也同样在上海这个舞台上设计了大量流传下来的优秀建筑。比如百乐门,很容易被看作旧上海灯红酒绿的标志而被摒弃在优秀建筑之外,但实际上它的设计师是一位名叫杨锡镠的中国人,出于强烈的民族感情和爱国情怀,他在设计过程中尽可能地使用国货材料。不可否认,由于历史原因,一些建筑反映了帝国主义的强权和半殖民地文化,但它们本质上还是中国人民创造的财富,不仅很多为中国本土设计师所设计,营造施工的更是中国人,一旦收回主权,这些建筑也就毫无疑问变成了我们的文化遗产。因此,我们在阅读建筑时应该遵循辩证法,更多发掘上海作为中西文化交汇之地所具备的异质性魅力。

如何讲好故事

“建筑可阅读”的第二个关键是故事。在市、区、街道三级政府主持下,包括民间的自发写作,已经出版了一大批这方面的故事书,出现了一批不花政府一分钱讲述建筑故事、普及历史知识的自媒体公号和视频号。文联、作协、图书馆、博物馆、美术馆以及书店、旅行社等也在组织相关讲座、读书会,线下组织实地行走上海的活动,出现了一批较专业的“带路党”和更多的志愿者。讲者和听者年龄不同、职业不同,新老上海人都有,不同语种都有,体现了较大的人群覆盖面。

怎么讲好故事?关键要讲清讲实。有时,为了让听众产生兴趣,说一些美丽传说也可以,但要尽可能避免仅仅根据网上资料就胡言乱语,导致谬种流传。比如说,很多人参观过老城厢乔家路上其貌不扬的九间楼,参观过徐家汇南丹路文定路(徐光启谥文定)口的光启公园,却搞不清老城厢的徐光启和徐家汇的徐光启是什么关系?为什么徐光启故居在上海东边,徐光启的墓却在上海西面?这就需要好好考证历史。传说九间楼建于明代,原有三进三出100多间,遭兵火后仅存最后一进“后乐堂”,原来的两层九间建筑也仅存七间,但也有学者考证下来认为此说还不能论定,只能说故居在“九间楼”附近。而徐家汇是徐光启赐葬的墓地,因徐氏后裔守墓聚族而居,且有肇嘉浜等多条河流汇聚而得名,也因为徐光启的影响而成为近代中国最具规模与影响的天主教文化重镇和诸多文明发源地。

我在实践中总结了“三文一野”(文物、文献、文化老人和田野调查)故事打捞考证法和“逛马路、穿弄堂、进客堂、听故事、有感悟”的阅读建筑五步法。通过阅读故事,可以让我们有各种感悟,一是感悟近现代中国历史,二是感悟上海城市发展史,三是感悟上海建筑演变史,四是感悟上海文化发育史,五是从人物故事中感悟自己的人生,这分别包含了建筑可阅读的知识层面、历史层面、文化层面、社会层面、时代层面和人生境界。

根本出发点是人

建筑可阅读的第三个关键是人,应该关注到讲故事的人和阅读故事的人。上海一批有责任感的优秀专家、学者和作家前瞻性地提出了设立上海历史风貌区和64条永不拓宽道路的设想,最近又提出了“城市是可以行走的”概念,提出在历史风貌区和单幢历史保护建筑之间设计2公里范围内人性化街宽尺度、适合行走的“建筑可阅读示范马路”设想,使漫步城市、“走读上海”风生水起、蔚然成风。上述设想和概念,聚焦的都是“人”。

在“建筑可阅读”过程中,人的主体作用得到了充分发挥。一是出现了一大批社区志愿者群体,如江苏街道组织的各类“志愿者宣讲团”,其中既有白发苍苍的长者,也有风华正茂的大学生,还有稚气未脱的青少年,大大提升了活动的广泛性和公众性;二是许多知识分子通过微信群、读书会等也兴致勃勃地参与到“走读上海”的实际行动当中,大大提升了“建筑可阅读”活动的人文价值和学术品位;三是吸引了许多设计师和在地艺术家参与到城市社区的微更新之中,大大提升了活动的艺术含量和审美趣味。

城市的发展不仅仅是硬件,还有软件,最主要的是人的发展。只有人的全面发展,才能回归到城市发展的本意,让我们的城市发展得更好。数字化是有效的、快捷的传播手段,但是归根结底还是要具备人文情怀,以提高市民审美素养、文明素质为旨归,不忘城市建设的主体是人民,重心在社区,目标是“四宜”(宜业、宜居、宜乐、宜游),最终检验是“三感”(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不忘城市作为文化容器和记忆器官,塑造向善人性、培养新型人格、升华人类良知的根本目标,最终实现人和城市的全面发展和协调发展。“建筑可阅读”活动可以最大限度调动人民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创造性,让人民群众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彰显了“人民城市”重要理念的本质意义。

开展“建筑可阅读”活动的意义

从设立逛马路节、物色“建筑可阅读”大使,到举办征文活动……政府的引导,对“建筑可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起到了推动作用。许多我接触到的学校和单位,或是早已开展了类似的活动,或是闻风而动后来居上。通过与媒体传播、旅游产业和大中小学教育结合起来,使这一活动产生了一定的溢出效应和带动效应。其意义体现在以下几个方面:

一是从实际功效来讲,受疫情影响,人们不能像过去那样出国旅游,也减少了出城的频次,那么在市域内游走就变得重要起来。漫步历史风貌区的街道马路,欣赏孕育上海文化的马路、里弄等风貌建筑,发现身边之美,同样其乐无穷。此外,利用一些较成熟的IP开发周边文创产品,还可以拉动经济。

二是通过发现建筑之美、马路之美,进而爱屋及乌,发现社区之美、城市之美,从而激发起认同感和自豪感,使市民自然而然地爱家乡、爱祖国,有助于培养家国情怀,真正使上海的城市精神和城市品格化解、深入到市民心中,成为思想和行动的基因。

三是通过对建筑历史文脉的理解,经过建筑美学的熏陶,可以提升市民的文明素质、审美修养和人文情怀。随着人们生活水平的提高,文明程度和审美水平也亟待提升。推广“建筑可阅读”活动可以成为一个很好的工作抓手。

四是有利于建立良好的互动协商机制,完善基层社会治理尤其是文化治理,塑造基层全过程民主氛围,由此培养社区文化,最终形成有凝聚力的社区共同体。

五是可以从中洞察民意,为上海的城市更新和未来城市发展模式提供最广泛的群众基础和认知基础,使政府既能考虑短期经济效益,又能谋划长远社会效益,让城市通过对历史的创造性诠释“回到将来”,为建设有机城市谋篇布局,从而实现建设人文之城、创新之城、生态之城的目标。

值得思考的问题

未来要更好开展“建筑可阅读”活动,还有一些问题值得进一步思考。

一是如何保护好优秀历史建筑。上海市委、市政府深刻意识到保护历史建筑的意义,出台了一系列细致、有操作性的法规,并且更加深刻地思考到了出于人文情怀保护历史建筑和出于改善民生发展经济,即保护与开发的两难问题,考虑在“留改拆”之间有一个定量定性的科学取舍。

二是如何利用好优秀历史建筑。“建筑可阅读”有很大的溢出效应,与文旅产业、文创产业和其他产业结合好,可以为城市的经济发展作出特殊贡献。我们既不能一味只讲经济发展,让在城市新旧转换中已经清楚看到其潜在价值的建筑和风貌在我们手里付之东流,也不能一味出于人文情怀而不顾民生改善需求。城市的发展决定了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的保护不可能一直处于静态之中,问题是怎样用绣花功夫,在精细化治理实践中找到一个最佳结合点,通过探索成功的案例,让两者积极互动,产生最大的社会效益和经济效益。著名的城市人文学家芒福德在分析资本主义社会商业的扩张和城市的解体时曾经深刻地指出:“新的经济的主要标志之一是城市的破坏和换新,就是拆和建,城市这个容器破坏得越快,越是短命,资本就流动周转得越快。”作为后发国家,作为社会主义国家,我们决不能重蹈覆辙,让城市走“大拆大建”的老路。

事实上,“建筑可阅读”活动在上海的发展也是一个逐步推进的过程,可分为三个阶段第一个阶段以2003年1月1日起实施的《上海市历史风貌区和优秀历史建筑保护条例》和2007年正式出台的《关于本市风貌保护街道(街巷)规划管理的若干意见》为标志,上海中心城区划定12片历史风貌区和64条永不拓宽的马路,成为全国最早提出历史风貌街道保护的城市。但是在当时,保护意识还仅仅局限在专业群体和部分民间力量的散兵游勇之中,并没有形成全社会共识,也没有涉及“建筑可阅读”这个概念。第二个阶段以2017年5月,中共上海市第十一次代表大会正式提出“建筑是可以阅读的,街区是可以漫步的,公园是可以休憩的,城市是有温度的”,和上海市政府2017年7月印发《关于深化城市有机更新促进历史风貌保护工作的若干意见》为标志。由此,引发了广大市民对历史保护建筑的兴趣和热爱,无论是在专业人士当中,还是在社会和民间,出现了大量建筑可阅读方面的书籍和公号,形成了自发的“上海建筑”“上海马路”写作热。这一时期,上海市政府还颁布了《上海市优秀历史建筑和历史风貌保护条例(草案)》(2018年12月),对历史建筑和风貌的保护逐渐向形成共识的方向发展。第三个阶段以2019年11月习近平总书记考察杨浦滨江讲话,和2020年6月中共上海十一届市委九次全会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为标志。市文旅局从1.0扫码阅读到2.0建筑开放到3.0建立完整的服务体系,步步递进,并注意和基层治理结合,体现了“建筑可阅读”活动向纵深发展的趋势。

“建筑可阅读”是一项有着良好群众基础、正能量满满的活动,是一项能充分体现中国特色、上海特点、时代特征的活动,它为上海这座城市走向具有世界影响力的社会主义现代化国际大都市提供了内在的驱动力和激情。市民自发的参与热忱,知识分子的出谋划策,都是机不可失的社会信任资本,应该受到政府的重视。只有让市民真正当家作主,才能体现“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的重要理念。如果用一句话来概括,那就是:“建筑可阅读”活动,始于建筑,成于故事,最后的归结点是人民。


【思想者小传】

徐锦江上海社会科学院文学研究所所长、研究员。曾任《申江服务导报》主编、解放日报社副总编辑。上海市十佳新闻工作者,全国新闻出版行业领军人才。研究方向:城市文化、大众传播。出版有《愚园路》《流言研究》等10余种书籍,另发表学术论文10余篇。(作者照片由本人提供)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孟雨涵 摄 图片编辑:曹立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