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三农”工作重心发生历史性转移,做好这件事是一条重要路径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吴才唤 2021-02-25 06:31
摘要: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

民族要复兴,乡村必振兴。近日,《中共中央 国务院关于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的意见》发布,强调逐步实现由集中资源支持脱贫攻坚向全面推进乡村振兴平稳过渡,推动“三农”工作重心历史性转移。这是21世纪以来中央连续发布的第十八个以“三农”为主题的中央一号文件,充分显示了“三农”工作在党中央决策部署“重中之重”的地位。

这份《意见》强调,要把乡村建设摆在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重要位置,全面推进乡村产业、人才、文化、生态、组织振兴。文化振兴既是乡村振兴的重要内容,又是乡村振兴的精神基础。文化振兴需要产业支撑,产业振兴需要文化抓手,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是全面推进乡村振兴的一条重要路径。

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档升级”是大势所趋

全面实施乡村振兴战略的深度、广度、难度都不亚于脱贫攻坚,必须加强顶层设计,以更有力的举措、汇聚更强大的力量来推进。对脱贫地区产业帮扶还要继续,补上技术、设施、营销等短板,促进产业提档升级。

十九大以来,国家层面已出台多个文件,从产业振兴的角度对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进行顶层设计。2018年9月,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提出要大力推动农村地区实施传统工艺振兴计划,培育形成具有民族和地域特色的传统工艺产品,促进传统工艺提高品质、形成品牌、带动就业;积极开发传统节日文化用品和武术、戏曲、舞龙、舞狮、锣鼓等民间艺术、民俗表演项目,促进文化资源与现代消费需求有效对接;推动文化、旅游与其他产业深度融合、创新发展。2019年6月,国务院印发《关于促进乡村产业振兴的指导意见》,提出要充分挖掘农村各类非物质文化遗产资源,保护传统工艺,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2020年7月,农业农村部发布《全国乡村产业发展规划(2020—2025年)》,提出要传承特色技艺,改造提升蜡染、编织、剪纸、刺绣、陶艺等传统工艺;弘扬特色文化,发展乡村戏剧曲艺、杂技杂耍等文化产业。

当前,我们正处于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迈进的历史关口。十九大报告明确指出,到2035年我国基本实现社会主义现代化。社会主义现代化不仅包括城市现代化,也包括农业农村现代化。从更深层次上说,农业农村现代化最终决定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底色和成色。因此,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是关系大局的重大问题。

加快农业农村现代化,“聚”乡村发展之“力”、“铸”乡村振兴之“魂”尤为重要。习近平总书记每到一处考察都特别重视当地文化精神的提炼和弘扬。在全党、全国上下正着力积聚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磅礴伟力之时,将乡村文化精神与特色文化产业有机结合,既为全面推进乡村振兴提供了切实可行的解决路径,也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孕育了大好时机。当前,乡村文化产业发展在一定程度上还存在“同质化”倾向,还未很好地结合当地实际条件在“特”字上下功夫。因此,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是大势所趋和当务之急。

立足特色资源,促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档升级”

广袤乡村蕴藏着丰富的中华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资源。这些文化资源给乡村发展特色文化产业提供了物质条件。在接续推进乡村振兴的进程中,我们要善于发掘各个乡村的地方特点、民族特色和区位优势,以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为抓手,挖掘和弘扬“三大文化”精神实质,切实推动乡村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大力继承革命文化,进一步发展社会主义先进文化。

第一,充分利用红色资源优势。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南省郴州市汝城县文明瑶族乡沙洲瑶族村考察参观“半条被子的温暖”专题陈列馆时再次明确指出,要用好这样的红色资源,讲好红色故事,搞好红色教育,让红色基因代代相传。脱贫乡村多是革命老区,红色文化资源富集。在2014年公布的全国832个贫困县中,属于革命老区的有357个,占比接近43%。在当时全国12.8万个建档立卡贫困村中,有3.5万个属于革命老区贫困村,占比27%。同时,全国近68%革命老区县域设有5A或4A级景区。因此,从总体上说,乡村已具备发展以红色旅游为基础的特色文化产业的前提条件。

第二,深入挖掘民族文化根魂。中华民族共包括56个民族,各个民族独有的建筑、服饰、戏曲、音乐、舞蹈等文化形态和节日、嫁娶、丧葬等民风民俗是中华传统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也是广大脱贫乡村蕴藏的一笔“隐性”财富。我们必须加强民族文化、民风民俗、民间工艺的保护、传承和开发。例如,蒙古包、吊脚楼、侗族鼓楼、傣族竹楼、藏族碉房等民族建筑,踩高跷、赛龙舟、捏面人、吹糖人、舞龙舞狮等民风民俗,既具有很高的历史研究价值,又有很高的文创、文旅开发价值。如何合理扬弃、综合利用这些民族文化资源,发挥其应有的经济社会效益,走出一条立足民族特色、符合当地实际的致富路径是摆在当地党员干部面前的现实课题。

第三,大力弘扬文明向上乡风。一个故事胜过一打道理,“润物无声”比单纯说教要好。地方文艺作品是在当地历史长河中长期“滴灌”形成的,它们往往是一个个知恩图报、尊老爱幼、孝敬父母的“小”故事,其中蕴含着向上向善的“大”道理。从京戏京韵、地方戏曲、民族歌舞中深入发掘出“举旗帜、聚民心、育新人、兴文化”的精神品质和内涵,切实留住中华文化的“根”与“魂”,把传承优秀传统文化与启发民智、激励民心紧紧结合起来,不失为脱贫致富、推进乡村振兴的上策良策。

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应注意的问题

一、因地制宜显特色。

特色文化产业是指依托各地独特的文化资源,通过创意转化、科技提升和市场运作,提供具有鲜明区域特点和民族特色的文化产品和服务的产业形态。因此,发展乡村特色文化产业要在“独特”上下功夫,这就要求我们因地制宜、“一地一策”“一区一策”,避免同质化。革命老区要有老区底色,民族地区要有民族优势,新型农村要有创新特点。结合党史和中国革命史,深入挖掘各革命老区先烈故事;结合民风民俗、民族乐器和音乐舞蹈,开发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结合新中国史、改革开放史和社会主义发展史,发掘表现人民群众“火热”创造精神的鲜活案例和人物故事等。这些都是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发展的生动素材,是我们“取之不尽、用之不竭”的特色文化资源。它们各有各的特色和特点,因此开发的措施、推广的策略也各不相同。这需要各地党员干部、文化工作者倾注心力,在充分调研的基础上,紧紧扭住靶心、精准发力。

二、提炼精神聚民心。

革命精神是人民军队克敌制胜的法宝,也是人民群众战胜敌人、克服困难的强大动力。但由于种种因素,这一精神在激励当地贫困群众脱贫致富方面的影响力还有限。其中一个重要原因,就是对革命精神的概括提炼不够,没有做到朗朗上口、妇孺皆知。一方面,对现已提炼形成的“井冈山”“长征”“延安”“西柏坡”等革命精神,要加强大众化和推广传播力度;另一方面,对于其他脱贫山区和集中连片特困地区,可结合当地实际,尽快集中提炼出体现地方特色、能提振乡村“精气神”的红色文化精神。许多脱贫山区的人民曾经在革命战争年代展开了无数艰苦卓绝的斗争,涌现出许多可歌可泣的事迹和丰富动人的红色故事,这些都是当地脱贫致富的前进动力和精神食粮。

三、吸引人才建功业。

无论是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还是新型农村,动员和激励当地群众主动参与乡村建设是脱贫致富、实现乡村振兴的根本举措,同时还要吸引各类人才返乡为乡村振兴建功立业。在政策设计上,既要重视“筑巢引凤”,又要加大“引凤还巢”力度;在人才建设上,要从注重外部人才援建转变到注重内生人才培育,从鼓励外出务工到创造条件让人们在当地乐业安居。要充分应用参与式扶贫理念,继续贯彻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方略,发挥参与式脱贫、主动式脱贫的功能实效,将巩固拓展脱贫攻坚成果与乡村振兴有效衔接,积极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档升级”和高质量发展,分层分类强化当地文化人才培养,吸引返乡人才创业就业。

四、创新方法稳机制。

在推进乡村特色文化产业“提档升级”过程中还应注意以下几点:首先,应用新技术,契合新习惯。例如,随着VR、AR技术的不断发展,在发展乡村文化旅游产业时,要做到“云观云游”与现场参观相结合。其次,建立新机制,形成新合力。要建立长效机制,从管理、服务、宣传等角度动员多方力量共同发力。第三,重宣传推广,聚八方人才。当前,各地报纸、电台、电视台和新兴媒体以融媒体的形式加大了宣传、推广乡村的力度,为发展乡村特色文化旅游产业营造了良好的舆论氛围。如何建立长效机制、形成舆论优势,久久为功、进行常态化宣传是我们应该思考的现实问题。要深入研究和处理好新形势下的城乡关系,动员大中专毕业生到广大乡村建功立业,鼓励外出农民工、退役军人、科技人员回乡乐业安居。要创新体制机制,紧紧留住“田秀才”“土专家”“乡创客”继续在乡村创业发展。同时,还可以动员乡村本土人才、特别是外出务工人员参与宣传、推广家乡特色文化产业,为乡村振兴吸引八方人才。

作者为中共上海市委党校红色经典大众化与推广研究中心主任、研究馆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徐佳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