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城事】70年后再看仁济医德12条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15-01-23 09:54
摘要:前不久,仁济医院正逢170周年院庆,院史室内,印刻成铜字的仁济医德信条,熠熠生辉、夺人眼球。12条医德信条,起源于1945年二战结束,医院启动建章立制,信条由此应运而生。70载春秋逝去,时至今日,再读信条仍不过时,寥寥百字,对当下如何做好医生,办好医院,更有现实启示。

近年来,医患关系如履薄冰,反思医疗体制设计、社会舆论环境之时,规范医生行业准则,亦成为热议话题。怎样当一名好医生?古希腊时代,神圣的希波克拉底誓言诠释了医者使命,成为医者入门准则;而在中国,在上海,最好的答案竟就在身边——

  

前不久,仁济医院正逢170周年院庆,院史室内,印刻成铜字的仁济医德信条,熠熠生辉、夺人眼球。12条医德信条,起源于1945年二战结束,医院启动建章立制,信条由此应运而生。70载春秋逝去,时至今日,再读信条仍不过时,寥寥百字,对当下如何做好医生,办好医院,更有现实启示。

  

何为医者?医德信条之中,“医者之一生,除保全人之性命,治愈人之疾病,宽解人之痛苦外无他。”三个逗点,将医者职责概括而出。70年前,战火纷飞、技术有限,医学难以攻克所有疾病;70年后,技术突飞猛进,许多不治之症迎刃而解,然而医学终究不是万能的。医学不是万能,一句话,透露出医者无奈,却也饱含另一层涵义:医学虽有局限,医者心,却当尽其所能帮助病家。纵观医学历史,无论是希波克拉底的“服务于人类而献身”,还是著名的特鲁多铭言“有时去治愈,常常去帮助,总是去安慰”,抑或是仁济医德信条“宽解人之痛苦”,时间空间不同,却都殊途同归,阐述一个几乎快被世人遗忘的道理:治愈,不是医学唯一目标,宽解病人痛苦,方为医学宗旨。反观当下,过于拘泥技术,过于着重疾病,导致医学教育实践多了方法、却少了温度,医患关系偶尔擦枪走火,或可从中找到根源。

  

何为医德?想病家所想、急病家所急,换位思考固然没错。可缺乏日常生活中点滴细节的熏陶,医德之心又当从何谈起?!70年前的医德信条中,出乎意料地对医者生活习性与品格加以详细约束:“常笃实温厚,不多言、不赌博、不饮酒、不好色、不贪利而得世人之好感”。有了这些为人底色,医者德行操守便具备了基准线,更具体到从业道德规范,自然水到渠成:对于自身,“与其劳乏而做粗陋之数诊,不如劳心而做细密之一诊”;对于病人,需“仅以病者视之,勿顾贫富贵贱或其他,尽量为病者减少费用”;对于同行,需“爱之敬之,虽不可容者亦应忍之,决不可议他医,论人之短,乃圣贤之所戒”。点滴小事之间,于己、于人皆设规矩,医德之心的培养,落到实处、润物无声,避免了泛泛空谈。

  

追溯历史长河,自医者问世至今,人类对自身、对疾病的认知,对技术的掌握不断发展。然而,医者的特定身份与使命,却并未发生太大改变——舍己救人,如是而已。幸运的是,随着技术日新月异,医者所能对付疾病的武器,也正更新换代。技术,到底该如何看待?70年前的忠告,而今看来仍颇具时代性,“不可固执,不可将病人做试验工作,应谨慎周密”,“除精研学术外,尚应注意言行,使病者信任,然倡诡诞之奇说,以求闻达者大耻也”。前辈的经验,放之今日而皆准:技术,依旧是一把双刃剑,它可以斩除病根,亦可能危及生命;对病家而言,不存在最好的治疗,只有最合适的治疗;对医者而言,追求新技术,不为求新、求异,应时刻牢记,解除病痛才是应用技术的原始初衷。

  

有人说,当前社会环境下,医生不好当,海量门诊劳心劳神,医患摩擦此起彼伏。可医德信条中的最后一句,忽地将人拉回那个战乱年代,“纵使遭受威胁,亦绝不利用医学知识做违反人类之行为”。相比70年前战时医生,无疑,现在的医生是幸福的:和平环境下,医疗硬件条件、医学教育环境乃至病人健康素养等,早已不可同日而语。社会在进步,医患关系,自然不该与时代进程逆势而行。

  

改善医患关系、营造良好氛围,一方面寄希望于医疗体制的进一步改革,另一方面也有赖于医患双方的沟通理解,更需要我们的医者从自身做起。70年前仁济的医德12条,至今读来仍具发人深省的现实意义。

 

(本文摘自1月23日解放日报05版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