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长三角 > 华东局 > 文章详情
开国大将粟裕为什么要把骨灰埋在这片群山
分享至:
 (87)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章迪思 陈抒怡 2021-01-15 08:51
摘要:“水乳交融、生死与共”

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革命战争年代铸就的沂蒙精神有着不可思议的强大力量,是什么让人民群众愿意跟着党走?沂蒙精神对于当今社会有什么启示?山东临沂大学教授、中共中央党校博士赵长芬逐一解读。

赵长芬接受记者采访

记者:陈毅说沂蒙山人用小米供养了革命,用小车把革命推过了长江。沂蒙精神体现了什么特质?

赵长芬:中国共产党在百年光辉历程中形成了井冈山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一系列革命精神,组成一个庞大的精神谱系。沂蒙精神鲜明地体现了党群关系,即“水乳交融、生死与共”这样一种密切关系。

革命战争时期沂蒙山区420万人口,有121万人参战支前,20万人参军入伍,10万英烈血洒疆场。中国共产党和党领导下的人民军队,恪守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与沂蒙人民共同熔铸了沂蒙精神。

沂蒙精神是践行党的群众路线的光辉典范,党的群众路线催生造就了沂蒙精神;另一方面,沂蒙精神的逻辑起点和实践着力点又是群众路线最生动、最有力的诠释。

记者:“最后一碗米做军粮,最后一块布做军装,最后一件棉袄盖在担架上,最后一个儿子送战场”“乡乡有红嫂,村村有烈士”……沂蒙山留下诸多感人故事,这种精神在新时代如何传承?

赵长芬:沂蒙山被赞誉为“华东延安”,它被响亮地提出来,源于党中央、毛泽东主席对115师东进的电文:“要建立沂蒙山抗日根据地。”刘少奇、徐向前、罗荣桓、陈毅、粟裕等老一辈无产阶级革命家都在这里战斗过。粟裕将军留下遗愿,把一部分骨灰安葬在沂蒙山区。我们从小看电影《南征北战》《红日》,沂蒙故事深入人心,红嫂明德英用乳汁抢救八路军伤员,王换于为照顾八路军后代,4个亲骨肉先后不幸夭折。支前模范群体“沂蒙六姐妹”为部队当向导、送粮、洗军衣、做军鞋、护理伤病员。

沂蒙精神形成于革命战争时期,随着社会主义建设和改革开放事业的不断推进,沂蒙精神也被赋予新的时代内涵,而且进一步推动着沂蒙经济社会发展。沂蒙人民在党的正确领导下,不断解放思想、自力更生、艰苦创业。1995年,临沂在全国18个集中连片扶贫地区中率先实现整体脱贫;2014年,成为全国第29个工业产值过万亿元的地级市,特别是近年来连续4年上榜中国百强城市,建起闻名全国的临沂批发城、中国现代物流城,赢得“南有义乌,北有临沂”的美誉。临沂成为全国革命老区跨越式发展的一面旗帜。

记者:改革开放40年,沂蒙精神随着时代发展有何新变化?

赵长芬:沂蒙精神是党和沂蒙人民在长期的革命、建设和改革实践中形成的具有时代特色的观念体系和精神力量,是党群之间血肉关系、鱼水关系的生动体现。它具有价值导向功能、精神凝聚功能、意志激励功能等。在革命战争年代,从党的高级干部到普通党员始终和老百姓想在一起,干在一起,带领群众减租减息、生产自救,反扫荡、反奸除霸。沂蒙根据地在党的领导下建立农救会、工救会、妇救会、青救会、儿童团等群团组织,群众都被发动起来。这是我们党的独特优势和政治智慧。

在新的历史条件下,我们更要紧紧依靠人民。当下,沂蒙精神由战争年代以军民关系为主、体现为爱军拥军的革命牺牲精神和以爱国主义为核心的民族价值观,转化到新时代的党群关系、干群关系为主,体现为为民、务实、清廉的新型党群关系和以改革创新为核心的时代价值观。

栏目主编:孔令君
摄影:王清彬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