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植入起搏器,做不了磁共振怎么办?市一医院完成沪首台抗磁共振起搏器手术
分享至:
 (55)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杨子 胡杨 2020-12-02 14:46
摘要:50%至75%的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后有进行磁共振检查的需求,但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在接受磁共振检查时会发生参数紊乱、电极穿孔甚至死亡风险。

对于需要起搏治疗的患者,植入心脏起搏器是最有效的治疗方案之一。然而据统计,50%至75%的患者在置入起搏器后有进行磁共振检查的需求,但传统的心脏起搏器在接受磁共振检查时会发生参数紊乱、电极穿孔甚至死亡风险。近年来,虽有磁共振兼容起搏器问世,但其核磁检查流程非常繁琐,为医护和患者带来很大不便。

近日,上海市第一人民医院为一位房室传导阻滞患者植入了上海首台具有全自动抗磁共振(MRI AutoDetect)功能的起搏器,该起搏器具有可“一键开启”的“核磁模式”,开启后14天内,患者可根据需要无限制接受磁共振检查,在确保安全的同时,大大节省医生和患者的时间。

今年73岁的黄先生在市一医院被诊断为房室传导阻滞,植入起搏器是救治的唯一有效手段。考虑到黄先生的年龄和基础疾病状况,心内科(南)执行主任汪芳决定为其植入全自动抗磁共振起搏器。“磁共振检查能多方位成像,对解剖结构细节显示好,组织分辨率优越,在诊断肿瘤、骨关节病、大脑脊髓疾病等方面的作用是其他检查手段不可替代的。”汪芳告诉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而我国植入起搏器患者的平均年龄是65至70岁,正是上述疾病的高发年龄,磁共振检查很难避免。

12月1日,经过充分的术前准备,汪芳团队为该患者植入全自动抗磁共振双腔起搏器,手术十分顺利,术后测试各项参数均满意。

据介绍,传统起搏器植入后行磁共振检查是绝对禁忌。近年来抗磁共振起搏器的问世,让心脏起搏器植入患者也能接受磁共振检查。但传统的磁共振兼容起搏器在做磁共振检查之前需要手术医生、工程师及放射科医生共同会诊守候,开启磁共振工作模式,磁共振检查完毕之后再切换至起搏模式。如果患者需要分时段做不同部位的磁共振检查,则起搏器需要多次程控,给医生、患者、技术工程师均带来很大的工作不便。

全自动抗磁共振技术的出现大大简化了磁共振检查的工作流程。汪芳说,全自动核磁功能起搏器是起搏领域的又一大进展,它不仅完全改变了植入起搏器后不能进行核磁共振检查的禁忌,还能一键式开启14天的“窗口期”。在这14天内,患者可自由进出磁共振室,起搏器会自动识别并转换为预先设置的“核磁模式”,离开磁共振室即刻转换为原设置。患者在此期间可根据需要无限制行磁共振检查,无需反复程控,在确保安全的同时最大程度节省医生和患者的时间,提升诊疗效率。据透露,全自动核磁功能起搏器与传统起搏器的价格基本持平,医保报销费用可达约四成。

栏目主编:顾泳 题图来源:市一医院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