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十个有十个要栽大跟头”,是什么问题让习近平如此告诫领导干部?
分享至:
 (13)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郝铁川 2020-12-03 06:21
摘要:新时代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

日前,中央全面依法治国工作会议召开。会议强调,习近平法治思想内涵丰富、论述深刻、逻辑严密、系统完备,从历史和现实相贯通、国际和国内相关联、理论和实际相结合上深刻回答了新时代为什么实行全面依法治国、怎样实行全面依法治国等一系列重大问题。新时代为什么要实行全面依法治国?主要可从三个方面来理解。

第一,全面依法治国是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实现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的需要。

回顾历史,进入文明社会以来,任何一种社会形态都经历了确立、改革和大致定型的演进过程,社会主义社会也不例外。1992年,邓小平在“南方谈话”中指出:“恐怕再有三十年的时间,我们才会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四大报告提出:“在九十年代,我们要初步建立起新的经济体制,实现达到小康水平的第二步发展目标。再经过二十年的努力,到建党一百周年的时候,我们将在各方面形成一整套更加成熟更加定型的制度。”党的十八届三中全会首次提出“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这个重大命题,并把“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确定为全面深化改革的总目标。党的十八届五中全会进一步强调,“十三五”时期要实现“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取得重大进展,各领域基础性制度体系基本形成”。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准确把握我国国家制度和国家治理体系的演进方向和规律,描绘了制度建设的时间表、路线图。全会《决定》对坚持和完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推进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进行系统总结并提出总体目标,进一步明确:到我们党成立一百年时,在各方面制度更加成熟更加定型上取得明显成效;到二〇三五年,各方面制度更加完善,基本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到新中国成立一百年时,全面实现国家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使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更加巩固、优越性充分展现。

治理体系是我国一系列根本制度、基本制度和重要制度的有机统一,治理能力则包括源头治理、系统治理、综合治理、依法治理等。那么,全面依法治国在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中居于什么地位呢?首先,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是我国治理体系十三项制度中的一项基本制度,这已写进党的十九届四中全会《决定》之中;其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又是治理体系中其他十二项制度的重要依托。只有全面依法治国才能有效保障国家治理体系的系统性、规范性、协调性,才能最大限度凝聚社会共识。在统筹推进伟大斗争、伟大工程、伟大事业、伟大梦想的实践中,在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新征程上,我们要更加重视法治、厉行法治,更好发挥法治固根本、稳预期、利长远的重要作用,坚持依法应对重大挑战、抵御重大风险、克服重大阻力、解决重大矛盾。

法治体系是治理体系中的基础性制度,它既是党领导人民治理国家的基本方略,又是其他制度得以规范化、稳定化的重要途径。同时,依法治理能力既是国家治理能力中最有权威性的一种,又是其他治理能力的有力保障。法治是社会秩序的一根红线,任何人不得跨越。

第二,全面依法治国是我们应对中国社会主要矛盾变化,由重在建设社会主义法律体系转变为重在实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的需要。

习近平总书记在十九大报告中指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我国社会主要矛盾已经转化为人民日益增长的美好生活需要和不平衡不充分的发展之间的矛盾。人民美好生活需要日益广泛,不仅对物质文化生活提出了更高要求,而且在民主、法治、公平、正义、安全、环境等方面的要求日益增长。

中国社会主要矛盾的变化,对依法治国提出了新的时代性要求。2011年之前,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要求主要是建立社会主义法律体系,在国家管理、解决社会矛盾纠纷等方面能够“有法可依”。而随着2011年我国社会主义法律体系的形成,大规模立法任务的结束,人民群众对依法治国的需求已经由原来期盼“有法可依”,转变为期待“有法必依、违法必究、执法必严”,即实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正如习近平总书记所指出的,现在,广大干部群众的民主意识、法治意识、权利意识普遍增强,全社会对公平正义的渴望比以往任何时候都更加强烈,如果领导干部仍然习惯于人治思维、迷恋于以权代法,那十个有十个要栽大跟头。人民群众对立法的期盼,已经不是有没有,而是好不好、管用不管用、能不能解决实际问题。

历史早已证明,“有法不依”恰恰比“无法可依”更可怕,因为它会彻底动摇人们对法治的信心。法律的生命在于实施,法律的权威也在于法律的实施。社会主义法治体系包括完备的法律法规体系、高效的法治实施体系、严密的法治监督体系、有力的法治保障体系、完善的党内法规体系。值得注意的是,把党的法规纳入法治体系,表明中国共产党现在强调用从严治党促进依法治国。在我国,80%的公务员、95%以上的领导干部都是共产党员。把党纪挺在前面,抓早抓小,防微杜渐,就能保证国家公权主要掌握在奉公守法的党员领导干部、公务员手中,保证国家各项重要工作不犯全局性、颠覆性、长期性、无可弥补的错误。这正是毛泽东同志早就揭示的道理:政治路线确定之后,干部就是决定的因素。

第三,全面依法治国是统筹推进国内法治和涉外法治,应对世界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需要。

过去,我们提出依法治国,更多是着眼于国内政治、经济、社会、文化发展的现实需要。但今天世界正经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过去由个别或少数发达国家主导制定的许多国际规则越来越不适应形势的发展。可以说,一场争夺国际立法权、国际执法权、国际司法权的斗争已经汹涌而来,对于正走近世界舞台中心的中国而言,如何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如何维护世界绝大多数人民的利益,如何维护中国人民的合法权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不啻是一个严峻而重大的挑战。

习近平总书记深刻指出,要加快涉外法治工作战略布局,协调推进国内治理和国际治理,更好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要强化法治思维,运用法治方式,有效应对挑战、防范风险,综合利用立法、执法、司法等手段开展斗争,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尊严和核心利益。要推动全球治理变革,推动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显而易见,这是推进依法治国的新领域、新战场、新考验。

总之,全面推进依法治国,是我们在新时代解决新问题、新挑战的需要。成绩是前进的动力,问题是前进的方向,历史总是在解决一个又一个矛盾中螺旋式发展的。我们坚信,在习近平法治思想指引下,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坚持党对全面依法治国的领导,中国人民一定能够把中国建设成为一个社会主义法治国家,开辟另一条不同于西方的法治现代化道路,向人类社会的法治现代化贡献中国智慧和中国方案。

作者为杭州师范大学沈钧儒法学院院长、华东政法大学教授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上观图编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