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郊野笔记 > 文章详情
知道能够进行光合作用的“绿色建筑”么?上海首批试点建筑接受验收
分享至:
 (4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成东 李谆谆 2020-11-28 09:06
摘要:2017年开始,中山街道生态商务区在全市首批适用二星级绿色建筑

冰冷生硬的建筑物是否有一天也可以像绿色植物一样,通过光合作用产生能量供自身使用?这样的“绿色”建筑在过去很难想象,但如今已经成为了现实。近日,随着松江区在市内首家试点绿色建筑验收工作,松江的绿色建筑推广工作也全面提速。


何为“绿色建筑”

在位于中山街道的三迪曼哈顿广场的在建工地,眼前这片将来会集合商业、办公、宾馆等业态的建筑群,虽然在松区江林立的各在建项目中,体量等各方面并不算十分突出,但这却是在松江首批接受验收的绿色建筑。

据了解,2017年开始,中山街道生态商务区在全市首批适用二星级绿色建筑。而从2019年开始,松江中心城区民用建筑全面适用二星级标准。

何为绿色建筑?松江区建管委建管中心副主任陈悦然介绍,绿色建筑是指满足我国2006年发布的《绿色建筑评价标准》,在全寿命周期内最大限度地节能、节地、节水、节材,保护环境和减少污染,为人们提供健康、适用和高效的使用空间,与自然和谐共生的建筑。相对于节能建筑,绿色建筑标准更高,不仅要节能,还要节地、节水、节材,并实现保护环境目的。按照该标准,绿色建筑由低到高划分为一星级、二星级、三星级三个等级。

抽象的分级评价体系在眼前的这片绿色建筑群得到直观地呈现。建设单位上海高佳房地产开发有限公司土建工程师周腾领着记者,边走边介绍起建筑体上随处可见的绿色元素。

在西面已经铺设好一段绿化带内,周腾拨开周围一圈草从,呈现在眼前的是铺上鹅卵石的雨水收集带。周腾介绍,作为绿色建筑,绿化率有一定的指标要求。为此,三迪广场项目通过室外和室内相结合提升绿化率。只是绿化虽美,用水也着实不少。“而有了雨水收集系统,雨水可收集至北面的大容量水箱,水箱蓄满水后能满足植物灌溉所需,从而大大节约了水资源。”

除了建筑物外面的绿色“外衣”,整个建筑群都采用绿色“框架”。走进楼房,这里看不到钢筋水泥的痕迹,到处严丝合缝,像“乐高积木”一样。周腾说,这里都是绿色装配式建筑,钢柱、钢梁、楼板和楼梯等“零部件”均是工厂化定制,现场吊装。取代手工砌筑和现场浇筑作业方式,装配式如同“搭积木”一般,更加标准化,节材节能节水的同时,减少噪音和建筑垃圾。

乘坐电梯到达建筑物顶楼,我们来到了绿色建筑的“心脏”部分。只见这里100多块约1米左右的太阳能源板,铺满了大半个楼顶。周腾介绍,紧邻这幢北面的建筑将开发为宾馆, 8个楼层每层有14个房间,而这些太阳能板产生的能量,能够供应所有房间的热水所需。

此外,屋顶还将建设屋顶花园,花园植被对下层建筑起到降温隔热作用,还能变成城市“绿肺”净化空气,改善局部小气候。


绿色建筑推广仍任重道远

绿色建筑是建筑业的深刻变革。建筑业是所有产业中的耗能大户和污染大户。行内人员估计,建筑行业的总能耗占社会总能耗的30%。

绿色建筑的发展是绿色发展的必经之路。据介绍,近几年松江的绿色建筑发展处于提速当中,2018年至今年10月底,松江共163个项目按照绿色建筑一星级及以上标准要求实施。其中,按照二星级标准建设的项目共有22个,总建筑面积95.1万平方米。此外,松江区从2016年开始,按照上海市绿色建筑推广三年行动计划,开始在新建民用建筑适用绿色建筑一星级标准。

绿色建筑是发展所需,而推行却是任重道远。陈悦然说,社会认知的不足,以及相应的政策约束措施的缺失,是绿色建筑推广的首要挑战。其次,绿色建筑相关产业发展的不足,也影响绿色建筑综合能力的建设。

推行绿色建筑,除了行政引导,还需要政策激励。据介绍,这次松江区在全市首家试点绿色建筑验收,从设计图纸审查、施工、后续管理等环节严格把关。与此同时,目前市区两级对于符合要求的高星级绿色建筑示范性项目有相应的激励政策,从而切实增强发展低能耗建筑的动力与压力。

栏目主编:黄勇娣
图片来源 松江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