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化观澜 > 文章详情
在现场|90岁吕其明推新作:刚印好的总谱,为何又写满修改痕迹
分享至:
 (19)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诸葛漪 2020-11-27 23:38
摘要:“入行70年,我只是做了一件事,实践入党誓言”

原定27日晚7点开始的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研讨会,90岁的作曲家吕其明提早半小时来到上海爱乐乐团三楼会场。他拎着一只红色化纤布袋,里面装着《白求恩在晋察冀》总谱——11月19日新打印版本,又密密麻麻写满修改记号,“我希望专家们对《白求恩在晋察冀》品头论足,让我可以改得更好。”

2020年是个特殊的年份,全国数百万名医务人员奋战在抗疫一线。吕其明深受感动,以电影《白求恩大夫》原创音乐为素材,创作单乐章的随想曲《白求恩在晋察冀》。

“白求恩是我的偶像。”1963年,上海电影制片厂和八一电影厂拍摄电影《白求恩大夫》,邀请吕其明作曲,“我从深入生活到写完音乐,用了七八个月。但是这个作品几十年来一直在我心头,没有放下。白求恩大夫的国际主义精神与救死扶伤精神,是永恒的题材。”

今年3月,吕其明不断看到、听到白衣战士冲上抗疫一线的感人事迹,多年珍藏于心的题材又跃动起来。

他特地提早赶到爱乐乐团,向专家们阐释作品构想,“随想曲形式自由,创作避免同类形式重复。白求恩故事有两个主角,一个是白求恩大夫,一个是根据地军民,相互依存。”说着,他从座位上站起来,转身从靠墙的布袋里取出橙色封面的管弦乐组曲《白求恩在晋察冀》总谱,展示白求恩大夫最经典的一张照片——在战斗中,日军已经逼近,白求恩坚持要把手术做完才肯撤退。

“他永远与中国军民的精神融合在一起。临终遗言和葬礼,我也写得比较充分,表现军民对白求恩的深情。引子和尾声用圆号,回忆我在白求恩纪念馆参观的心情,站在他的塑像前肃然起敬,很多往事涌上我的心头。尾声音乐高潮出现国际歌。”讲解中,吕其明不时哼起旋律,“主题复调处理,出来一连串和弦……”

播放《白求恩在晋察冀》作品时,吕其明拿着总谱坐到专家中间,“声音响一点,再响一点。”直到调到他觉得合适的音量,他开始一一讲解,“现在是抢救伤员”“胜利了!”“不幸中毒,根据地军民焦急万分”“临终遗言”“群众悼念”……“这段总谱两拍改成三拍,想表现白求恩在人民心中的光辉。”

上海爱乐乐团团长孙红对吕其明的认真赞叹不已,“试录音阶段,吕老还一直在修改。我们计划明年1月20日在北京演出,觉得这版已经不错,他不肯,‘我有很多思路,还要修改’。”

1951年,吕其明开始电影音乐创作,至今快70年。35岁时,他用7天时间完成经典《红旗颂》,“写《白求恩在晋察冀》,我90岁了,这部作品在我心中和《红旗颂》有同样分量。用音乐武器为祖国、为人民服务,这不是空话。”

东方歌舞团编导、《永不消逝的电波》导演韩真听完吕其明创作初心后,感动得语带哽咽,“这次从北京来上海特别值,文艺创作者面临很多诱惑,需要坚守。”她一年多里推了二十个戏邀约,潜心想做好一个戏,从吕其明身上,她找到标杆和旗帜,“向吕老师学习,向老一辈艺术家学习。”

研讨会结束,走下三楼时,吕其明不忘叮嘱工作人员,“今天研讨会的专家建议速记,不仅微信发我,最好打印一份文字版尽快给我。”

栏目主编:施晨露 文字编辑:张熠
图片摄影:祖忠人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