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下一个五年,上海地铁发展计划中已经有了这些事项
分享至:
 (18)
 (8)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束涵 2020-10-27 17:34
摘要:这几年来,“智慧”成为了上海地铁建设的重要抓手。

2019年上海地铁日均客流达1063.08万人次,较2015年增长26.6%;占公共交通出行比率为66.4%,较2015年提高12个百分点……“十三五”迎来收官,记者从上海市交通委获悉,今年底,上海将新建成3条线路,包括10号线二期、15号线,以及18号线一期南段,从而形成19条线772公里459座车站的超大规模网络。

挖潜增能让出行更顺畅

轨交16号线曾被称为上海“最挤地铁线路”。在鹤沙航城站,因潮汐式客流特征,一到早高峰时段进站口就排起长龙。

“到了站台上,还得是在第一排才能挤上车,人最多的时候,往往要等三班列车才能上得去。”在张江上班的张先生对排队的“苦日子”记忆深刻。

今年9月29日,16号线启用新的运行图,15列6编列车替换了之前所有的3编列车,运营升级后的鹤沙航城,拥挤情况终于得以缓解。

五年来,上海在推进轨道交通建设、优化完善轨道交通线网的基础上,对既有轨交线路扩能增效,优化运营组织,逐步缩短高峰发车间隔,提高轨道交通高峰运能。

数据显示,2015年,仅有5条中心城区线路最小行车间隔进入2分30秒以内。如今,中心城区12条线路中11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为2分30秒以内,4条线路最小行车间隔为2分钟,9号线最小间隔为1分50秒。

挖潜增能一直处于进行时,一项全球首创在“解题”中诞生。未来,轨交2号线将升级为全球首条拥有“双套信号系统”的地铁线路。更为先进的主用信号系统将使列车运营间隔进一步缩短,即使其出现故障,切换另一套系统后仍能实现两分钟的列车运营间隔,乘客不必再担心早高峰期间因信号故障导致列车晚点。

此外,上海地铁正与卡斯柯信号有限公司合作“车车通信”新技术。通过地铁列车之间的直接“对话”,不仅有助于列车运行间隔缩短三成,还能提升应对突发的处置能力,比如在潮汐式客流状态下灵活编组、快慢混行,或者出现突发客流时快速穿梭运行等。目前,这项技术已在上海地铁既有线路上首次完成国内首例多车无人驾驶模式的列车自主运行系统验证,并取得明显成效,未来有望正式投入运用。

用“智慧”提高乘车安全效率

列车既要跑得快,也要跑得好。依靠传统的人力、物力叠加式投入,显然已经“力不从心”。这几年来,“智慧”成为了上海地铁建设的重要抓手。

“所谓‘智慧地铁’,即采用物联网、5G、云计算、大数据、区块链、人工智能等新兴信息技术,提升全息感知、实时分析、科学决策和精准执行能力,打造建设、运维、服务等资源智慧配置,业务智能联动的地铁运输及服务系统。”申通地铁技术中心系统集成研究部主任张立东介绍。

今年底,上海新建成的3条轨交线均为全自动驾驶线路。与上海已有的全自动驾驶线路10号线相比,它们又走向一个“进阶”,那就是开通即具备最高等级全自动驾驶模式,列车可实现自动出库、自动折返、自动休眠、自动检修。正线运营期间,根据实际需求,工作人员通过中央控制中心对列车车辆实施远程功能控制。

进阶的背后,离不开智能运维的相辅相成。2019年,上海地铁“信号系统智能运维体系”上线。投用后,地铁普通故障发生率和平均修复时间减少了3倍,平均维护周期从5天延长至15天,运维成本降低近20%。同年,上海市轨道交通集控大楼网络化运营平台正式投用。它是一个超级“数据中心”,下连全路网车站信息,采用“云技术”,真正实现了“一网统管”。

如今,上海智慧车站试点也正逐渐铺开。采取个性化方式,结合每座车站的特点,制定出最适宜的方案。比如新江湾城站是10号线全自动驾驶线路车站,利用10号线一期综合监控系统功能,实现全自动驾驶各场景下设备综合联动等智能化目标;顾村公园站根据顾村公园的客流情况,精准识别“客”和“运”,智慧提升“客”“运”之间的匹配度,实现可编辑的车站运营场景预案。

“智慧并不是一蹴而就的事情。完善物联网与安全体系架构、优化智慧运维系统……下一个五年要做的还有很多。”张立东说。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邵竞
图片来源:申通地铁 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8)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