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物理课上带学生一窥中国科技发展画卷,思政课改革创新探索“普陀模式”
分享至:
 (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20-09-26 22:00
摘要:一线教研,“脑力碰撞”——从课程、教材、教研的视角,共同完成一次生动的学科悟道。

如何挖掘教材因子,讲好“四史”故事 ?思政与劳技教学怎样融合发展,研学变革?物理学里能否开一扇窗,带领少年一窥新中国科技发展画卷?

24日下午,“跨界融合视域下的魅力思政——普陀区大中小思政教育一体化建设暨‘四史’学习教育进课堂”推进会举行,跨学科融合、校内外联动、多领域资源整合等领域,学科论道。

欣喜看到课堂新变化,一线教研脑力碰撞

思政课建设内涵式发展,就要树立系统思维,打破学段区隔,紧紧抓住教师队伍“主力军”、课程建设“主战场”、课堂教学“主渠道”,建设好落实立德树人任务的“关键课程”。

会上,一线教研,“脑力碰撞”——从课程、教材、教研的视角,探讨如何将“四史”教育融入教育教学实践,从为党育人、为国育人的视角,培育学生的核心素养,共同完成一次生动的学科悟道。

区教育学院张杰老师提出,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要融合发展,首先要认识两者的相互关系,劳动教育主要包括日常生活劳动、生产劳动、服务性劳动,在落实途径上,劳动技术课是落实主要途径之一,还要他在学科专业中有机渗透劳动教育。那如何去做呢?

现有的教研方式要进行变革,他们已开始开展融合式教研活动,首先,梳理内容,找到两者可以融合教学的内容、活动;其次,教师互动体验,设计教研活动让思政老师体验劳动教育,让劳技教师观看思政课堂。最后,进行互动交流,让教师进行智慧碰撞,设计融合式的“教”和“学”。

在他看来,教师的教研体系新构建和学生学习方式的变革是思政教育和劳动教育融合发展的基础保障。

“开物理教学之窗,窥新中国科技发展画卷,”区教育学院金松提出浪漫的命题。他认为,学科教学活动的发生,必然会对学生的思想意识、道德观念、思维习惯和行为方式产生潜移黙化的影响。为此教师应立足学科,立足课堂挖掘学科育人元素,体现育人价值,推进学科育人图谱和细化目标表单的研究,研绘了三个领域,九个维度包含33项育人元素的一核三层图谱,设计了育人元素与教材知识点连通细化的区域物理学科育人双向细目表单,同时区校联动聚焦课堂的推进教学实践。

如今,可以欣喜地看到物理课堂中的种种变化——“动能”一课中出现了马伟明院士的电磁推进技术,“超重失重”一课中有了中国空间站的太空“第一课”,以及“磁悬浮技术,复兴号高铁“等一系列反映新中国科技发展成就的技术出现在了物理课堂中。更有教师以“东方红”卫星------神舟飞船-----“嫦娥”探月----“天宫”一号-----北斗天网等为情景,进行了万有引力定律和天体运动分析的教学。教师以情景提炼学科问题,在问题引领下促进知识的建构;以情景设置了习题与评价,促进学生物理观念和科学思维的提升……同时情景也串连起来一部新中国航天事业从无到有,从有到优的的发展史,从某一侧面反映了新中国,特别是改革开放以来取得的巨大成就。这些不仅会对培育学生的物理学科核心素养有着积极作用,同样为学生了解“四史”,树立“四个”自信提供了学科视角。

思政课改革创新四大品牌工程,形成多方联动资源拓展

值得关注的是,会上发布的“普陀区推进思政课改革创新四大品牌工程”,标志着区多方联动思政一体化工作体系进入新阶段。

“通过实施课程体系优化工程、教师能力提升工程、课堂品质优化工程、教育资源开发工程,细化各项工作要求,推动“‘全员、全程、全方位’区域大思政格局形成。”区教育工作党委副书记、教育局局长胡俊说。

其中,课程体系优化工程明确,加强“赤色沪西”区本特色课程建设。加强与华东师大的合作,建设大中小学衔接的“赤色沪西”主题课程。小学阶段以启蒙教育为主,通过《走进院士》《少先队组织教育》等区本课程,激发小学生“爱党、爱国、爱人民、爱亲敬长、爱集体、爱家乡”的情感;初中阶段结合“赤色沪西”主题寻访活动,增强家国意识和建设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责任感;高中阶段开发“红色基因”主题活动课程,确立新时代青年学生不忘初心跟党走的政治方向,同时推进“青少年马协”“模拟政协”等人文社科类社团建设,提高中学生公共参与能力。

课堂品质提升工程要求,抓好家常课、研究课、精品课等三类课的教学模式创新,研制本区中小学思政课“好课标准”,加强对教学设计、育人因素挖掘转化、教学方法、教学效果、教师素养等方面的标准引领,加强教学视导,持续跟踪指导,全面提升思政课课堂教学质量。开展区域思政课教学质量监测,建立区、校两级每年思政课教学质量报告制度。规范和优化本区中小学思政课作业试卷设计与测评管理,提高实效性。规范思政课教研组建设,从教研任务整体规划、教研活动设计、教研项目研究、教研团队建设等多维度,切实提高教研组建设水平。

教育资源开发工程,对资源的定义逐步放大。首先,以教师检索、学生视听为基本模块,构建思政课教学资源平台,为教师的教、学生的学以及基于学生的学与检测反馈的互动研讨,提供平台支撑和资源支持。其次,思政课社会实践基地建设。充分发挥区青少年中心等校外教育基地作用,将思政课要求有机融入劳动教育和科技、艺术、体育等活动课程,形成多层次、多维度的育人共同体。此外,丰富“普陀大学堂”内涵。修订《普陀区中小学生研学旅行工作实施办法(试行)》,加大“普陀大学堂”与研学旅行活动的关联度,用好各级各类红色资源的育人功能,研发适合不同年段的区域研学旅行精品课程、精品线路和精品基地。

栏目主编:徐瑞哲
图片来源:普陀区教育局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