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政情 > 上海一周 > 文章详情
【上海一周】 “民心工程”背后的深意
分享至:
 (62)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珉迕 2020-09-24 07:23
摘要: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

在以一次市委全会的规格推进2个多月后,上海建设“人民城市”的进程,正进入一个新的阶段。

9月18日,“人民城市”再度成为上海市委常委会会议的关键议题。市委书记李强主持的这次会议上传出两个消息。其一,在市委全会通过一份总的《意见》后,上海将尽快形成一套“1+N”的人民城市建设制度体系,并加快完善具体化、项目化配套措施。

其二,上海将“抓紧推出”一批“民心工程”。会议特别指出,它们必须是“感受度强”的,必须“给广大人民群众带来更多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

“1+N”制度体系的提法, 2个半月前曾出现在市委季度工作会议上。据悉,这次汇总梳理的制度体系涵盖城市发展、建设、治理诸多方面,旨在为围绕人民城市打牢物质基础、彰显人本价值、提升治理能力等,进一步提供具体的制度供给。

而会上审议确定的“民心工程”,包括近年来重点聚焦的“老、小、旧、远”以及教育、卫生、交通等领域,切口更为具体。

“早餐工程”就在其中。8月初,李强调研沪上“早餐工程”时就表示,建设人民城市,要千方百计多办解民忧、暖民心的实事好事,尤其是突出的“急难愁盼”问题,“理念要落实,就得体现在这种具体的事情上”。

除早餐工程,包括加装电梯、幼儿托育、小学生校内课后服务、停车难综合治理等,多个关乎城市各类群体的“痛点”问题,均被列入其中。

当然,这个过程不会轻松。突出的“急难愁盼”问题,大多牵扯复杂的利益关系和资源调配,经济成本自然需要考量,但更大的考验还在综合的行政成本、社会成本;而要解决,除了政府方投入资源的力度与决心,更需要有效、精准以至精妙的治理。

某种程度上,“民心工程”应当被视为更高层次的实事工程——实事既要办成,也要办好,更要办长久。这样看,常委会会议上的两个消息,折射的是人民城市建设中两个密切关联的导向——既要具象化,亦要制度化

具象化的问题解决,有赖于充分全面的制度供给;同时,制度设计亦要以务实为导向。如果“人民城市”有一个“上海方案”,那么这两者的结合,当是其中的重要内涵。

这背后,指向的又是城市的核心尺度——“人”。“民心工程”,本质上是“人本工程”;人本价值亦被视作“人民城市”的基本立场。

6月下旬召开的市委九次全会曾经明确提出,“人民城市”必须“用最好资源服务人民”。同时,亦要用“更多机遇成就每个人”,让人民群众“真正成为城市发展的积极参与者、最大受益者、最终评判者”。

在即将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十四五”开局在即的当下,强调“人本”,显然不只是一般意义上的需求满足。

市委常委会会议前一天,上海召开了五年一度的人大工作会议。这场关乎人民代表大会制度推进成效的工作会,亦是城市治理与基层民主政治的推进会。

在建设人民城市的语境下,“人民民主”有其特别的时代内涵。李强在讲话中说,谱写人民城市新篇章,“尤其需要充分发扬民主,使各项决策更加科学,经得起历史和实践的检验;尤其需要认真倾听人民声音、真实反映人民诉求、切实保障人民利益,让人民群众有更多的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尤其需要广泛引导人民群众通过民主途径参与城市治理,把发展的目标、改革的任务转化为全市人民的自觉行动”。

而这些指向的,是一种富有中国特色的“全过程民主”

“我们走的是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治发展道路,人民民主是一种全过程的民主。”一年前,习近平总书记考察上海,在虹桥街道古北市民中心内的全国人大基层立法点上提出“全过程民主”概念。这意味着,“所有的重大立法决策都是依照程序、经过民主酝酿,通过科学决策、民主决策产生的”。

对地方而言,不仅在立法的全链条程序上,城市治理的方方面面均需要体现“全过程民主”的精髓。李强说,“要开展更多有益探索,创新更多实现形式,以地方的生动实践丰富全过程民主的时代内涵。”

这些实践,涵盖多个方面,但都指向同一方向,即最大程度地尊重并激活“人”在城市中的主体地位和主体意识

“要以解决问题的成效体现全过程民主的成果。”李强表示,上海应当以“聚沙成塔、久久为功”的韧劲,“推动一项项惠民便民举措,转化为一件件可观可感的民生成果”,从而更充分地体现人民民主的真实性、优越性。

正在推出的“民心工程”,以及“1+N”制度体系,显然与此相关。同时,解决每一项具体问题,都不只是简单的“供给”,而是一个调动多方积极性、发挥多元作用的“共建”“共治”过程,并最终实现更高层次的“共享”。

这意味着,在种种公共决策和公共事务的推行背后,“人”应当被视作真正的、能动的主体。

人大工作会议前一天,李强主持市委中心组学习会,围绕学习“四史”和《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三卷开展深入交流。会上他即指出,上海要在新时代“始终站稳人民立场,把初心变为恒心”,其中重要一方面,正是“努力构建全过程的实质民主,畅通常态化民意表达渠道”

这包括立法基层联系点建设、人大代表议案建议和政协提案办理,以及近期得到多次强调的人民建议征集工作——7月,上海挂牌成立人民建议征集办公室,就释放了“问需于民、问政于民、问计于民”的强烈信号。

上述举措,无疑需要通过制度设计予以固化,乃至嵌入城市治理的内在机理,成为一种内生的文化。

人大工作会议上,李强表示,“众人的事情由众人商量”,应当成为全过程民主的重要实现方式。同时,上海要不断搭建平台、拓宽渠道、建立“直通车”,“最广泛动员和组织人民群众在依法管理有关事务中持续实现知情权、参与权、表达权、监督权”。

除了具体的民生项目与“民心工程”外,眼下正在加紧编制的“十四五”规划,亦是体现这些思路的重要载体。李强一再强调,应当多让群众的好建议转化为好政策好措施,涉及城市发展大计要“开门”向群众问计问策,涉及群众身边的大小事要组织群众共商共议。

“治理好、建设好、发展好上海这座超大城市,没有局外人、没有旁观者。”

题图来源:海沙尔 摄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文中图摄影:陈正宝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