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前沿风 > 文章详情
风从临港来 | 太刺激!这条旅游线路限定参观者年龄:18—62岁
分享至:
 (38)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0-08-17 06:31
摘要:通过架空近20米高的一层层楼梯爬上去,游览的终点是悬浮于海面上的绿色直升机停机坪。

东海之滨,蓝天白云的背景之下,海上钻井平台如同一只钢铁巨兽,矗立在广阔的天水之间。攀登过一段架空20米高的旋梯,走到伸向海面的直升机停机坪时,东海海面尽收眼底,游客们发出阵阵惊叹。8月8日,临港工业旅游首团成团,30名游客来到滴水湖畔体验了一次震撼人心的工业之旅。

欢呼雀跃的人群中,有一位神情淡定“熟客”,她是上海滴水湖商业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的副总经理翁慧俐。在开发工业旅游线路的2个多月里,每一个点位她都走过无数遍,每一条行走路径、每一个互动项目,她都亲身体验过。

18年前,翁慧俐是临港建设的规划工程师,见证了在一片滩涂上建一座新城的奇迹。18年后,她成了临港的“推广大使”,每天挖空心思设计旅游线路,大胆创新研发旅游产品,翁慧俐的理想是让更多人来到临港,爱上临港。


工程师跨界做旅游


2002年春天,学建筑结构工程出身的翁慧俐来到港城集团实习,当时的她还是上海交通大学的一名硕士研究生。那一年,滴水湖还在开挖,港城大道、环湖西二路、环湖西三路还在修建。

在港城集团规划部,翁慧俐负责海港新城的规划编制和管理,参与了滴水湖环湖景观带、航海博物馆、皇冠假日酒店等从方案征集到建设的过程。如今这些地标建筑都成为了临港的标志。

“那是一个大开发、大建设的年代,来临港的人很少,即便节假日有市区居民驱车前来,也只能在成片的绿化和公园里游玩,当时的临港几乎没有文旅和娱乐设施。”2014年,临港开始从“大开发”转向“聚人气”,在港城举办了一些活动和赛事,翁慧俐所在的工程管理公司改成商业旅游开发管理公司,她也从规划领域“转战”旅游文体。

“2014年的国庆是一个重要转折点。当年我们在滴水湖地铁站旁的广场举办了一次美食节,没想到来的人很多,大大超出了我们的预期。”那是翁慧俐负责文旅工作后的首次尝试。美食节与城区的其他文体活动形成联动,多点开花,人们第一次发现,临港也可以成为一个休闲旅游目的地。

滴水湖畔的春浪音乐节。

“以前我的朋友圈里都是设计单位和规划审批单位,2014年以后增加了很多赛事公司、景点、酒店……”规划师跨界做文旅,翁慧俐说自己一直是在实践当中试错和学习。“有时候举办一场活动,投入比收入还大,但临港有一个宽容的环境,让我们在这个过程中不断实验,找到最适合临港的文旅活动。”工业旅游线路,正是这样一个尝试。

“过去,临港的旅游项目都是以开放式的公园、湖畔、绿地等户外散养型项目为主,没有自己的亮点。”近年来伴随着海昌海洋公园等开出以后,来临港的游客越来越多,翁慧俐和她的团队开始思考如何做出更有意义的旅游线路。

工业旅游的想法由来已久,然而一直时机未到。临港新片区成立以后,鼓励区域内制造业企业设计开发工业旅游项目,出台了一系列补贴政策。更重要的是,作为特种许可经营的旅行社经营资质,可以在新片区审批授权。“我们感觉时机到了!”


震撼的线路与背后的艰辛


新片区成立后,滴水湖商业旅游开发管理有限公司申办了新片区第一张旅行社牌照,扩充了公司经营范围,开启了工业旅游的序幕。5月20日,一个工业旅游联盟正式成立。在2个月的筹备期内,翁慧俐团队与区域内制造业企业的各个点位进行了无数次对接,从参观线路、导游脚本,到互动环节、安全设施等,事无巨细地进行多次磨合。

新片区于7月30日启动首批工业旅游线路,游客可以到包括上海微小卫星工程中心、外高桥造船和彩虹鱼等明星企业,零距离接触国产卫星、轮船及深海探测平台的研发和生产过程。截至目前,工业旅游线路累计接待团队游客100多人,散客40多人。

每一条线路都经过精心打磨。上海外高桥造船海洋工程有限公司是一个专门研发制造海工产品的公司,团队最早与企业对接参观流程时,只是计划让游客跟车在造船工作区间游览,了解从一块钢板到生产出一艘船的过程。“除了轮船以外,海上钻井平台也是外高桥海工的产品,公司员工带我们登上平台看过一次以后,觉得非常震撼,便与企业商量有没有可能对游客开放。”

海上钻井平台。

两架由灰色和黄色钢铁梁架结构的海上钻井平台雄踞于大堤之外,从码头延伸到海面近80米。“很多人只是在电视上看到过钻井平台,但当这庞然大物的零部件完整地呈现在眼前时,视觉冲击力非常大。”一位毛先生此前在大庆油田工作了四十多年,他说自己一直接触陆上石油,但从来没有看到过海上石油。

游客通过悬空的通道登上钻井平台。

通过架空近20米高的一层层楼梯爬上去,游览的终点是悬浮于海面上的绿色直升机停机坪。站在停机坪上,东海翻滚的海浪、码头上的钻井、海上的航船尽收眼底,让人心潮澎湃。“这就是中国制造!”毛先生由衷地发出一声感叹。

两架海上钻井平台从码头延伸到海面。

在上海微小卫星创新研究院,则是另外一番光景。通过卫星总装厂房的一扇扇门,游客可以亲身进入7个卫星组装车间,看看卫星如何装在一起、如何接受测试,近距离接触卫星部件,还可以通过VR体验一趟“太空之旅”。

微小卫星EMC暗室是一个重头戏。暗室的四面墙和屋顶地面均由淡蓝色的吸波材料铺设而成,用于吸收声波、电磁波等,以模拟外太空的电磁环境。“这个模拟测试空间在全国是绝无仅有的,特殊的吸波材料可以把人声完全吸进去,站在暗室里面,即便两个人面对面站立,对方的声音都互相听不见。”

体验太空漫游。


18年青春都在临港


工业旅游线路具有高度不确定性,这也为设计和实施带来许多难度。游客的每一次的旅游体验可能都不一样,有些点位甚至是以后不再有的。

“钻井平台是海工企业生产的产品,交付以后就没有机会继续展示了。而微小卫星公司在临港的基地刚刚建成,卫星还未进场组装,因此在这段特殊时期,游客可以进入卫星总装厂房以及公共物流通道参观,将来卫星开始生产之后,为确保无尘环境,游客就不能再进入组装仓,只能在二楼参观通道隔着玻璃观看了。”

工业旅游线路,确保安全尤为重要。海上钻井平台的停机坪伸出海面架空而立,游客站在停机坪上,脚下几百米处就是翻滚的海水。“这条线路对年龄有限定,户外平台的参观人员需在18-62岁之间。”翁慧俐说,由于线路的特殊性,前期在招募游客时做了大量与游客核对信息,甚至是劝退的工作。“只有确保安全,才能让工业旅游长久地推进下去。”

钻井平台上的绿色直升机停机坪是最震撼的观光点,只允许18-62岁游客参观。

带领游客进入工业生产一线,如何讲好故事一直是团队思考的问题。在预游览每条线路的过程中,翁慧俐细细地把所有信息记下来,思考如何设计线路,对导览讲解词给出建议。“前期我们与企业在线路设计和讲解词脚本问题上一直反复磨合,现在呈现出来的是最好的版本。”

“临港新片区有很多重工业、高新产业企业,我们希望利用这一优势,让人们有机会了解‘大国重器’的诞生过程。”翁慧俐说,微小卫星和外高桥海工更多是对“中国梦”的诠释,而参观彩虹鱼,则希望游客感受到一家民营企业如何为深海探测做出贡献,将个人梦想与国家梦想结合起来的故事。

最近,团队还开发出了全新的旅游项目——滴水湖畔第一号营地,让人们可以开着房车,在开阔的自然空间里露营,成为一种全新的旅游方式。

房车、帐篷,深夜的南汇嘴公园成为露营圣地,摄影爱好者在此能拍摄到漫天星空。

翁慧俐在港城大厦的办公室就位于滴水湖畔,办公室阳台有一扇窗,从那里可以眺望到滴水湖北岛、滴水湖地铁站、一号码头,天气晴朗的时候还能看到东海大桥。翁慧俐每天到单位上班的第一件事,就是打开阳台门,站在那一扇窗前,看看湖上行驶的帆船有没有按照规定路线行走,既是工作,也是放松心情的方式。

“18年了,我的青春都在临港。”从研究生毕业来到港城集团,与许许多多人一起参与了临港的建设,她说这里就像是自己的孩子一样。“每天看着它一点一滴的变化,自己能参与其中,这便是我最有满足感的事情。”

栏目主编:王志彦
本文图片:黄尖尖 摄、受访者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