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拒绝“舌尖上的浪费”:“打包七法”教授细讲,哪条是你本来不知道的|新科普
分享至:
 (2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德倩 2020-08-14 19:57
摘要:食品加工、安全及营养领域的专家陈舜胜教授,一一详解。

“谁知盘中餐,粒粒皆辛苦。”节约粮食是中华民族的美德,也是寻常百姓的传统。在外就餐时,实在吃不下的剩菜如何科学打包,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请来上海海洋大学食品加工、安全及营养领域的专家陈舜胜教授,一一详解,看看哪条是你不知道的?

要强调的是,“剩菜打包”其实是不得已之策,外出用餐时精准点菜,更为重要。陈教授认为,人吃饭讲究八分饱,点菜可以先八分满,宁可不够再添做加法,也尽量不要盲目点多。所以点菜的时候须量力而行,通盘考虑。尤需参考餐厅的特点、同桌的忌口,以及当地普遍性例盆菜量的大小等。

万一真吃不了,打包也有不少学问——

首先,打包器皿应注意。虽然目前市面上打包盒有相应管理规范,但在餐厅打包时,也应注意打包盒的优劣。有的材质不好的,往往在放入较热菜品时,会产生溶出物,留下食品安全隐患。

第二,选择打包的菜品。不是所有的菜都适合打包。一桌饭菜一般都有肉菜、素菜、汤、主食等。汤因其容易溢流而不宜打包;适合打包的主要是肉菜和主食。此处,对于素菜要不要打包,是有争议的。有一种观点认为,“隔夜菜”中,可能致癌的亚硝酸盐物质含量会升高,因此不应继续食用。陈舜胜认为,在这方面不应“一刀切”。蔬菜中形成亚硝酸盐物质的机理,在于其本身含有的硝酸根,在微生物及一定温度条件下转化为亚硝酸物质。值得注意的是,蔬菜中,除萝卜等以外,绝大部分硝酸根含量并不高,在低温环境下转化速度也不高。此前他曾做过实验的数据显示,一晚上低温环境中,绝大部分蔬菜并没有形成较高亚硝酸盐等物质。此外,凉菜、刺身、火锅配菜等不宜打包,因为它在制作过程中往往有部分没有经过加热,很容易染上细菌,自己保存不当很容易造成食物中毒。

第三,打包菜品不要“乱配对”。做到三个“分开”:干湿分开,生熟分开,荤素分开。这其中,不仅有口味的原因,也有食品安全考虑在内。举例来说,菜中的汁水,因其水分、营养含量较高,往往可能为微生物滋长提供更适应的环境,“干湿”分开,有利于避免食物变质。

第四,打包食品用“新筷新勺”。当前,在防治新冠肺炎的大背景下,公筷公勺的概念进一步普及。在打包过程中,同样应该注意餐具独立。有不少病毒细菌是可能通过筷子勺子传播的,例如,可能导致胃癌的幽门螺旋杆菌,以及乙肝病毒等。

第五,冰箱不是保险箱,盐不是万能药。剩菜打包回家,食物存储中,有些“误解”需明晰。例如,有人觉得“菜挺咸的不容易坏”,可以放久一点。其实,除了特殊的腌制菜肴以外,盐多盐少对微生物生长的环境影响并不大。因此,并不是菜越咸,就能存越久。另外,冰箱也并非食品安全保险箱,即使在相对低温环境中,若储存时间久了,食物同样容易发生变质。

第六,剩菜的存放时间以不隔餐为宜。早上剩的菜中午吃,中午剩的菜晚上吃,最好能在5—6个小时内吃掉它。因为在一般情况下,通过100摄氏度的高温加热,几分钟内可以杀灭大部分致病菌,但如果食物存放的时间过长,食物中的细菌就会释放出化学性外毒素,我们耳熟能详的金黄色葡萄球菌,就在此列。加热对这些外毒素是无能为力的,即使杀死了病菌微生物,食用依然有风险。

第七,加热一定要充分。对打包回家的剩菜加热,一方面是出于口感需要,更重要的是杀死可能滋生的细菌、微生物。因为微生物本身对温度敏感,因此只要充分加热,无论是开油锅、还是微波炉、烤箱,都可。从锁住原汁原味的角度来说,微波炉和烤箱更佳。

栏目主编:徐瑞哲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