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城事 > 微观上海 > 文章详情
【圆桌】全民决策“除夕放假”真的好吗
分享至:
 (8)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彭晓芸 2014-12-12 04:44
摘要:有一种贪便宜缺乏制度意识的说法也要不得,诸如有些学者提出,反正除夕已经成为“隐性福利”了,正式纳入法定假日,反而可能减少放假时间。如果公众有这种贪小便宜、维护既得利益的心理尚且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作为提供决策参考的智囊机构,就不应当有这种缺乏明规则意识、鼓励潜规则的思维模式了。

 

在中国的公众舆论中,艳羡西欧国家“肥硕”的休假制度的声音,为数不少。是的,如果让人选择,更多自由安排的带薪假期自是工薪阶层求之不得的。法定假期的长短,不仅仅和一个国家的文化传统相关,更和一个国家的福利制度及经济发展状况密切相关。

 

按照中国目前的经济水平,有没有条件让社会成员享受更多的假期呢?也许经济学家们会作出各自的数据论证。

 

新近关于放假的争论,是“除夕”这一天究竟列不列入法定假期的话题。应当说,有关部门征询意见的姿态是一种进步,这比过去“关门决策”更尊重公民的知情权和参与权。不过,从更高的要求来看,启动一项影响面巨大的公共事项变更动议,除了需要有充分的民意基础,是不是还需要扎实的调研?

 

此外,也是最重要的,是程序上的法定流程。只有将牵涉千家万户的公共事务的决策纳入制度化管理轨道,才能避免这种“朝三暮四”的尴尬局面。

 

如果说今天的除夕纳入法定假日动议是更符合民众生活习惯的,更符合公众利益的,那么,这是一项修正更早前决策的纠错举措,则需要建立“决策责任追究机制”作为相应的制度配套。否则,即便今天改正了一项错误决策,明天仍然可能有新的错误决策或随意决策不断产生,这不仅使得有关部门疲于奔命,也将极大地浪费社会资源,成为随意决策买单的社会成本。

 

进一步说,即便新的动议是更为“正确”的,也需要遵循一定的流程规范,纳入决策程序管理,而不是只要网络调查取得更多支持,决策就可草率推进,这跟过去的“关门决策”是一币两面,殊途同归,仍然有损决策的伦理正当性。

 

放假制度牵一发动全身,一个小小的变更可能牵涉到多方面的社会资源协调,影响到众多机构、组织、个体的既定生活安排,决策不可谓不慎重。当然,有一种贪便宜缺乏制度意识的说法也要不得,诸如有些学者提出,反正除夕已经成为“隐性福利”了,正式纳入法定假日,反而可能减少放假时间。

 

如果公众有这种贪小便宜、维护既得利益的心理尚且可以理解的话,那么,作为提供决策参考的智囊机构,就不应当有这种缺乏明规则意识、鼓励潜规则的思维模式了。

 

一个隐性假日的“小便宜”也许的确微不足道,但这种思维方式如果成为决策伦理中无需被反思的价值观,那就不要奇怪潜规则盛行,不要期待政府部门与公众之间形成“协同共治”制度化良性循环了。

 

此外,也不妨考虑一下如何降低“全民决策”的社会成本,也就是说,不妨考虑更多的权力下放,譬如推行各个单位更为自主的年假制度,把“全民决策”尽可能分流为“机构决策”,这样的话,各个机构、组织及个体,就有更为充裕的条件自主决策,也避免了一项小小的决策牵动庞大的全局利益的被动局面。

 

把一部分权力下放,也便于政府把有限的人力和资源用到更为事关全民的民生问题上,而不至于在一个“除夕”的放假细节上反复折腾,耗费过多权力资源和社会资源。

 

(注: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本文编辑:李宝花  编辑邮箱 shguancha@sina.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