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早餐不是买不到,为何上海还要力推“早餐工程”?
分享至:
 (92)
 (9)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任翀 2020-08-11 06:21
摘要:早餐工程的升级换代,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更要多些“反向定制”的思维。

8月10日,上海宣布启动新一轮早餐工程,提出将通过“便利店+早餐服务”“新零售+早餐服务”“流动餐车+早餐服务”“互联网+早餐服务”,推动早餐供应更好地满足多层次、个性化、高品质的民生需求。

有人觉得,那么大一座城市,买早餐还不容易吗?写字楼下的便利店,社区里的烟纸店,还有商场里的面包店、咖啡店、快餐店,都提供早餐。确实没错。多年前,上海就曾将早餐工程列为市政府实事项目,政府引导、市场运作,鼓励培养了一批早餐供应点,形成一张覆盖全市的早餐网络。

但这么多年下来,市场在变,消费者的需求也在变。此时提出发展新一轮早餐工程,最重要的原因,莫过于有了新需求,那就得用新服务和新产品来满足。

新需求在哪里?早餐不仅要“买得到”,更要“买得方便”“买得称心”。很多上班族深有体会:早餐不是买不到,而是买得不称心。一方面,上班匆匆,希望早餐能“拿了就走”,便捷很重要。另一方面,消费水平在提高,希望“早饭能吃好”,每天都有新花样。现有的早餐服务与这些新需求相比还有差距。比如,销售模式比较传统、“触网率”不高;品种比较有限,不能满足丰富多样的消费需求。

近期盒马等在线新经济企业给出了他们的早餐服务试点成果,支持消费者手机点单,取货柜自助取餐。美团、饿了么、达达等提供即时配送服务的企业也赋能早餐企业,支持它们将菜单搬上网,消费者点点手机就能享受送货上门。这些早餐新服务获得了不错的口碑,为新一轮早餐工程提供了积极探索。

但也要注意,早餐工程的升级换代,不是简单的“复制粘贴”。

有家便利店最近打出“早餐升级”旗号,店铺里贴出二维码,邀请周边居民和上班族“扫一扫”,提供网订送货上门服务。消费者扫了之后发现,早餐产品还是面包、包子、牛奶等“老三样”;若想送货上门,配送费还要5元,而一顿早餐不过10元上下。这种新瓶装旧酒,并且把“新瓶”成本转嫁到消费者身上的做法,能赢得市场吗?恐怕要打上一个大大的问号。

又比如说,营养均衡、品种丰富是新一轮早餐工程的目标之一。有的早餐企业就从“吃得好”做文章,表示要增加粥、面、馄饨等供应。可上班族不领情:早上时间“金贵”,能坐下来喝碗粥、吃碗馄饨实属难得,汤汤水水带着走也不方便。

相比之下,上海人最经典的早餐“四大金刚”中,除了豆浆,大饼、油条、粢饭在现有早餐网点的销售比例都不高;全国人民都喜欢的煎饼果子,也鲜有正规军问津。究其原因,这与大饼、油条、糍饭、煎饼果子等生产过程易产生油烟、对经营场所选址要求高有关。可从供需对接的角度看,早餐企业与其提供看起来不错、但消费者无法安心享用的产品,倒不如花更多功夫研究如何提供让市场叫好又叫座的产品。当然,在这个过程中,监管部门也要往前一步,提供必要的制度保障。

在互联网时代,贴一个二维码、开发一个小程序,都不困难,难的是搭准市场脉搏、切中消费心理。所以,“反向定制”“C2M”(消费到制造)是互联网行业里最常见的理念,讲的是生产者、服务者根据消费者需求,提供产品和服务。在这个过程中,互联网企业会收集并分析各种消费数据,最终按照“消费者想要”这一原则,进行新产品、新服务的设计和开发。

新一轮早餐工程中,也应该多些“反向定制”思维,既要在形式上迎合新时代的消费习惯,更要在发展思路上以人为本,用创新的服务、创新的产品为市民开启元气满满的每一天。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9)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