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近50万人认为这样东西致癌,他们中有一成多的人还敢生吃海鲜
分享至:
 (12)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20-08-03 19:30
摘要:上海市食药安办公布了一组答题数据分析,显示市民在食品安全领域还有哪些知识盲区。

超过50万人参与的2020年上海市食品安全市民网络知识竞赛落下帷幕。

上海市食药安办今天公布了一组答题数据分析,显示市民在食品安全领域还有哪些知识盲区。其中,一道和微波炉有关的题目,难倒了99.02%的答题者。

“微波炉致癌”论仍有市场

这道题目其实源自一个老掉牙的谣言“微波炉致癌”。

谣言称微波炉会改变食物分子结构,其加热的食物会产生致癌物质。虽然经过专家反复辟谣,但面对这一谣言,绝大多数参与答题的市民仍然缺乏辨别能力。

中国农业大学食品科学与营养工程专家指出,微波加热是使食物中的水产生分子振荡,由此产生热量,从而加热食物。因此,正确使用微波炉加热的食物,其分子结构没有改变,也不会产生所谓的新分子致癌物。

国家家用电器质量监督检验中心的专家表示,质量合格的微波炉都经过严格检测和反复实验,其微波泄漏量和所产生的辐射都在国家规定的标准范围内,正常使用,不会对人体造成伤害,更不会通过其加热的食品带来危害。

不过,微波加热具有不均匀性,因此在加热食物时,温度不宜过高、时间不宜过长,否则容易把食物的某些部位烧糊、烧焦,这可能产生有害物质。

但专家强调,这种产生有害物质的原因源自烹饪者,即使不使用微波炉,烹饪者用油锅煎炸食物的时间过久或油温过高,都会导致食物因焦、糊产生有害物质,这与微波炉本身加热食物的原理无关。

还有人习惯生吃海鲜

还有两道题目虽然没有“微波炉致癌”谣言那样大的迷惑性,但也让超过16%的答题市民“翻车”。

有16.62%的答题市民认为“生吃海鲜味道鲜美,是最好的食用方式”。

上海市食药安办专家指出,并非所有海产品都适宜生食,最好烧熟煮透,将致病菌和寄生虫杀灭后再食用;即使是经过严格处理的生食海产品,生吃仍然难以排除感染寄生虫或者感染致病菌的风险。

比如副溶血性弧菌,这是一种海洋细菌,主要来源于海鱼、海虾、海蟹、贝类和海藻等海产品,以及含盐分较高的腌制食品,如咸菜、腌肉等,另外还有具有肠道病史的居民、渔民。

副溶血性弧菌是沿海地区(包括上海)最常见的引起食物中毒的致病菌之一,其潜伏期为10小时至20小时,患病者的主要症状有:上腹部绞痛、恶心呕吐及水样腹泻,部分病人会出现发热。

生食海产品或者食用了操作不当受到污染的即食食品,都有可能“惹”上副溶血性弧菌。

2015年,盛极一时的“郑文琪龙虾盖浇饭”正是倒在副溶血性弧菌下,由于“郑文琪龙虾盖浇饭”五角场店超负荷加工、从业人员操作不规范,导致食品受到副溶血性弧菌污染,引发集体性食物中毒事件。

“生熟不分开”不要紧?

有16.14%的答题市民认为“处理生、熟食品的砧板没有必要分开使用”,这也是错误的。

只有将处理生、熟食物的用具分开使用,及时清洗消毒,才有利于防止细菌交叉污染,降低食品安全风险。

仍以副溶血性弧菌为例,副溶血性弧菌的存活能力很强,能在抹布和砧板上生存1个月以上,在海水中能存活47天。如果使用未经消毒、切配过海产品的砧板来加工熟食,那么熟食就可能被副溶血性弧菌污染,进而通过直接食用进入人体内。

所以,“生熟分开”可以有效防止细菌交叉污染。此外,副溶血性弧菌其实对酸和热的抵抗力较弱,只要餐饮服务单位让从业人员按规定消毒加工器具和双手等部位,并且严格管控食品的加工过程,将食品烧熟烧透,避免熟制品被污染,由副溶血性弧菌污染食品导致的食物中毒事件完全可以避免。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东方IC 图片编辑:朱瓅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