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数据 > 数据洋葱 > 文章详情
这部70年前中苏合拍的纪录片,铭刻了“人民城市”的初心
分享至:
 (31)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东鹏 2020-08-04 05:32
摘要:“历史影像与百年上海”系列之一。今天重温这部纪录片,感受到的不仅是当时的场景,更是一座城市久久为功的精神力量。

2020年6月23日,中共上海市第十一届委员会第九次全体会议审议通过《中共上海市委关于深入贯彻落实“人民城市人民建,人民城市为人民”重要理念,谱写新时代人民城市新篇章的意见》。

人民城市,从新中国成立开始,就是上海城市的根本属性。有一部中苏合拍的彩色纪录片,就叫《人民的上海》,记录下了这座人民城市的初心。

中苏合拍的五彩纪录片《锦绣河山》

1949年新中国成立前,苏联摄影团队来华与中方摄影队合作,拍摄了大量彩色的、记录了新中国的成立及初期国家面貌的活动影像,历时近一年。

根据这批影像素材,先后制作成《中国人民的胜利》、《解放了的中国》、《锦绣河山》三部大型彩色纪录片,这是目前已知新中国的第一批彩色影像,兼具史料价值与艺术价值。

其中,《锦绣河山》由5集短片组成,分别是:《新北京》(New Peking)、《大江东去》(The Yangtze roars east)、《人民的上海》(People’s Shanghai)、《江南胜景》(Scenic spots south of the Yangtze)、《解放了的南方》(Liberated South China),由文化部电影局北京电影制片厂和苏联电影事业部文献电影制片厂合制。

图片来源:《大众电影》1951年,第26期

影片的制作团队非常强大,编导由《静静的顿河》导演格拉西莫夫领衔,负责摄影的除苏联专家外,还有“红色摄影家”徐肖冰和晋察冀军区电影队的摄影师苏河清。文学顾问是周立波,音乐顾问为《新四军军歌》的作曲何士德。[1]

1951年6月4日起,《大江东去》、《人民的上海》、《江南胜景》三部开始在苏联放映,受到极大的欢迎。当时中国驻苏联大使馆还举行了招待会,放映《锦绣河山》。应邀参观者有苏联和各国来宾三百余人。[2]此外,该片制成俄语版和各国语言版,运到我国驻捷克、罗马尼亚、波兰、德意志民主共和国、蒙古、匈牙利、保加利亚、瑞典、丹麦、瑞士等国的使馆和外交使团,以便放映。[3]

在国内,该片的上映时间为1951年国庆后。

50年代上海青年会电影院的《<锦绣河山>梗概》

从“上海的一日”到“人民的上海”

《人民的上海》拍摄影队最初的构想,是以“上海的一日”为主题,反映上海的城市全貌。

摄影队到沪后,引起了社会各界的极大关注,一位叫陈乐生的读者给刚刚创刊不久的《影剧新地》[4]去信到:

白山黑水先生:

我是贵刊的基本读者。……最近苏联代表团来沪后,我听说由苏联摄影队在上海拍一部“上海的一日”的短片,不知是否确实?也不知道拍些什么?因为我很关心,所以想问一下先生,请抽空答复我!即颂

编安

读者陈乐生[5]

《影剧新地》编辑很快对陈乐生的来信进行了回复:

乐生先生:

你对《影剧新地》的爱护,很感激,承蒙夸奖,实在愧不敢当,希望本刊能在读者支持下,逐渐改善而弄得更好一点。

关于“上海的一日”……这张短片主要是拍摄人民的上海生产建设的情形,前几天他们已经开始摄取了国际饭店、百老汇大厦的顶楼与黄浦江,苏州河的鸟瞰镜头,同时已经在中纺、电力公司、中华机器厂以及大游行拍摄了纪录片,这张短片是我们中苏电影工作合作的开始,附带告诉你个好消息,以后还有中苏合作的文艺片,也已在计划与准备中了![6]

为拍摄好“上海的一日”,上海总工会筹备委员会文教部特发出通知,协助苏联摄影队收集材料:

甲、“上海的一日”(廿四小时)的各个镜头,镜头不宜多,各产业行业工会工作委员会应精密选择重点典型,须详细列明拍摄场面、人物、时间、地点、及接洽人等,于本月廿三日交来。

乙、一、工人生活(衣、食、住、行、工资收入、学习、文化娱乐、各种美术创作、青工、童工、女工、子女养育各方面);二、工会工作(组织、文教、福利、生产等工作概况的简要介绍);三、工运斗争史(重要斗争特点概述、统计,特别是护厂斗争);四、人物介绍(一)大革命时至今尚存在的工运领袖。(二)现在工运中的领导人物(三)生产模范劳动英雄(姓名、年龄、籍贯、简历、地址及英雄事迹简单介绍),五、产业概况(产业规模、生产概况、工人数字统计等),即于廿八日前送交。[7]

摄影队在拍摄完素材后,于1950年回到苏联,并在莫斯科中央文献电影制片厂制作完成。因被中国人民所表现出的对建设自己家园的热情所感动,摄影队认为用“人民的上海”更能反映上海在解放后城市属性发生的深刻变革,“上海的一日”主题片的片名定为《人民的上海》。

片头的日出景象,既寓意上海一天的开始,也寓意上海的新生

上海人民建设人民的新上海

《人民的上海》开宗明义:

上海是中国最大的都市,也是世界上最大的都市之一。我国劳动者几辈子辛苦建造了这个巨大的都市,但是以前统治这座都市的,不是我们自己,而是外国奴役者……1949年5月,中国人民解放军的伟大胜利,在上海的历史上揭开了新的一页。六百万人口的都市,永远地从帝国主义的压迫下解放了出来。

该片从五个维度,对“人民的上海”进行了讲述:

第一,上海作为近代中国最强大的工业中心,有着中国最庞大的产业工人群体,解放后,工人当家作主,充满着愉悦的心情,投入生产之中。

该片特别述及上海的纱厂和女工群体:

在上海解放的初期,女工们马上就感到了人民政权对她们的亲切的关怀。全国各地创办着工厂托儿所和幼稚园。上海的纱厂女工们对自己的孩子不用操心了……过去有几千名儿童在这里工作,他们在机器旁边一天一夜要干十六个钟头。人民政府最先颁布的法律,就有一条——禁止在工厂里使用童工。现在在这些车间里,设立了工人们应该享有的工作的条件。

《人民的上海》中的工厂托儿所

第二,惠及更多民众的教育体系。该片选取复兴中学、复旦大学学生上学和老师在普希金纪念碑下给孩子上课作为拍摄对象,片子讲道:

学校的大门第一次为了千千万万的上海工人的儿女打开了。人民政府给父亲们带来了自由劳动的幸福,也给孩子们带来了新的文化教育。中国各省的青年们在上海的43个高等专科学校和大学里学习。解放了的中国,耐心培养着新的工程师,学者,教师和医生。

《人民的上海》中复旦大学校门

第三,传统小商品经济与现代商业经济并存、共同发展的上海。该片选取传统商业的代表——老城厢城隍庙周边街道中经营各种特色产品的小商铺和各种手工业者、工匠。与此同时,选取上海现代商品经济的代表——南京路,拍摄了南京路街道两旁的戏院、大商场等。

片中并未对两种商业形态的优劣进行评判,而是尽量展现多种模式下上海如何让经济有序运转。从传统到现代的转变,是近代中国最大的时代命题。

《人民的上海》中老城厢的店铺

《人民的上海》中的国际大饭店

第四,城市反哺乡村,科技助力农业。该片讲述了在过去劳动人民不能进入的跑马厅(今人民广场)所举办的华东农业展览会。展览会目的是通过邀请农民进城来观看拖拉机等先进的农业生产工具,了解新式农具的使用,促进土地改革的完成:

农民代表团、劳动英雄们在这里认识到,需要采用新的方法来耕种,来提高棉花的收获量。在展览会上的聚会和谈话帮助了农民们交换个人的经验。年轻的农学家们,共产党员们热烈地宣传先进的农业技术。

《人民的上海》中先进农业生产工具

第五,展现解放后上海人民的精神风貌。该片拍摄了1949年10月30日在中山公园举行的“重九园游会”上,上海各界劳动人民盛大聚会,市长陈毅等领导前去观看“中国人民的艺术”,节目有花棍舞、武术表演、舞狮、杂技等,这些节目“生动地表现着解放了的人民的快乐和幸福”。片中还拍摄到陈毅、曾山、刘长胜等人,席地而坐,与民同乐。

该片还拍摄了人民群众为庆祝上海解放一周年举行的游行活动。

杂技女艺人潘月珍表演节目

席地而坐的上海军政领导

这些珍贵的影像所拍摄到的人物许多还健在,如下图中穿白色衣服的小演员,叫陈瑞琪,她在2019年看到照片后,回忆道:“我是1949年9月进上海市立养正国民学校幼稚园大班的,10月就去中山公园进行表演了,当时妈妈一起去的,还给我们几个拍了照片。” 

养正幼稚园娃娃音乐队陈瑞琪(右二)正在表演

除了这些用于成片的资料,中苏摄影队还拍摄了上海交通大学校园、大学生、上海消防队员扑灭“二·六轰炸”造成的火灾、肇嘉浜沿岸的人民生活、提篮桥监狱、复旦大学学生庆祝广州解放游行、1949年7月6日上海百万军民大游行等事件和场景。

祖国太可爱了

该片上映后,各界群众踊跃观看,并有很多感想:

沪西工人俱乐部的唐玉书讲道:

这影片是一年前拍的,今天全国建设的成就已超过了电影中所表现的,如上海的小菜场已不再那么拥挤杂乱了,市区交通已不再那么混乱了,工厂里都创造了新纪录,这种突飞猛进的进步,使我们对祖国更加热爱。

市郊新泾乡农民沈金妹说:

在影片中,我看到翻身妇女换了气象,特别使我感到亲切,今天工厂里差不多都设了托儿所,女工们的孩子都得到了照顾,可以安心生产。

解放后,妇女的地位和政治觉悟,都有了很大的提高。我们村上,成立了互助组,帮助缺少劳动力的人家做活,并且还组织了自卫队,保卫我们的胜利果实。……想想过去,看看现在,我们的祖国实在是太伟大,太可爱了。

集体记忆作为一个特定社会群体的成员所共享往事的过程和结果,而历史影像是一种有效的知识传播媒介,更是一种承载大众集体记忆的珍贵资源。今天重温这部纪录片,感受到的不仅是当时的场景,更是一座城市久久为功的精神力量。

上海音像资料馆藏有大量有关上海城市历史变迁主题的影像。解放日报·上观新闻与音像资料馆共同推出“历史影像与百年上海”系列专题,通过对上海城市影像的深度研究,观看一座城市百年来的变迁,用新媒体的传播形式唤起集体的记忆与情感共鸣。

文中注释:

[1] 《五彩纪录片“锦绣河山”》,《大众电影》1951年第27期。

[2] 《我国五彩影片<锦绣河山>在苏放映极受欢迎》,《人民日报》1951年6月10日。

[3] 《人民日报》1951年10月28日,第3版。

[4] 《影剧新地》为半月刊,创刊于1949年8月16日,由毛羽任主编,由当时影剧界著名人士毛羽、沈浮、金焰、吴琛、吴茵、陈鲤庭、郑君里、鲁思、李瑞来等人组成编辑委员会,记者为沈联珍、马中婴,摄影为孙企英,社址设在巨鹿路775弄5号。宗旨是:对于当前的如火如荼的影剧活动与政治相结合的盛事有一个正确的记载。

[5] 陈乐生:《“上海的一日“拍些什么?》,《影剧新地》1949年第7期。

[6] 陈乐生:《“上海的一日“拍些什么?》,《影剧新地》1949年第7期。

[7] 《协助苏联摄影队收集沪工运材料,市总工会筹委会发出通知》,《解放日报》1949年10月24日,第2版。

栏目主编:张陌 文字编辑:尤莼洁 题图来源:IC photo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