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印度的“网红”什么样?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环球 姜景奎 贾岩 2020-07-26 09:53
摘要:中印要做伙伴,不要做对手;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弈;要信任,不要猜忌;两国关系要前进,不要后退。

“开挂”“神奇”“超级万花筒”......世界给印度贴上的标签不一而足。对中国人来说,印度这个邻国也显得既熟悉又陌生。2020年,在全球各国正全力应对新冠肺炎疫情之际,中印边境却传来了加勒万河谷事件的消息。7月10日,中国驻印度大使孙卫东在就当前中印关系发表的视频讲话中强调,中印要做伙伴,不要做对手;要和平,不要冲突;要合作共赢,不要零和博弈;要信任,不要猜忌;两国关系要前进,不要后退。


2020年正值中印建交70周年 ,《环球》杂志编辑部选取了普通中国人关心的、涉及印度社会方方面面的约100个问题,邀请印度问题专家、驻印度记者等作答,争取为读者还原一个较为真实的印度,增进中印之间的相互理解。



对于以象来代表印度形象的提法,印度人怎么看?

不接受。和中国人认为自己是龙的传人不同,没有任何一个印度人认为自己是象的传人,也不接受象代表印度的提法。

1月24日,大壶节期间,印度教信徒们在印度三大圣河交汇处桑格姆沐圣浴

印度是宗教的博物馆,也是动物的天堂,宗教与动物在这里有着不解之缘:象与象头神有关,象头神是智慧之神,是湿婆大神的儿子;猴子与神猴哈奴曼有关,哈奴曼是毗湿奴大神的忠实追随者,是信徒们的楷模;大鹏鸟是毗湿奴大神的坐骑,瘤牛是湿婆大神的坐骑,天鹅是梵天大神的坐骑,老虎、狮子是杜尔迦女神的坐骑,老鼠是象头神的坐骑,孔雀是室建陀神的坐骑,狗是湿婆化身陪胪的坐骑,蛇是毗湿奴的“躺椅”,也是湿婆的脖饰;孔雀是印度的国鸟,老虎是印度的国兽,母牛更是宗教领域的圣者和世俗世界的尊者。

所以,以象指代印度,只是外界单方面的提法,印度人对此无感。

印度还有苦行僧吗?

有。

印度教规定,人生分4个阶段,即梵行期、家居期、林栖期和遁世期。梵行期相当于“修身期”,1~25岁;家居期相当于“齐家期”,25~50岁;林栖期即林中修行阶段,50~70岁;遁世期即忘我修行阶段,70岁之后。此规定对婆罗门种姓的指导性最大,因此印度绝大部分苦行僧来自婆罗门种姓,部分来自同样是印度教文化背景的耆那教出家人。

苦行僧们一般年纪较大,过着行游生活,抛家弃子,出没于宗教圣地,以敬拜神灵为己任,吃喝随意——有人施舍就吃,没有就断食。也有一些苦行僧过着半林居生活,以灵修参悟为己任,他们往往有弟子、俗人伺候,被称为“大师”,会进行相关道德或神迹宣讲,还会进行灵修姿势展示。这类“大师”中,有的是真正灵修者,有的却来自某些世俗敛财团体。

恒河对于印度人来说意味着什么?

恒河有“印度母亲”之尊。独立前,印度有3条比较大的“母亲河”,即西北部的印度河、北部的恒河和南部的克里希纳河。1947年印巴分治后,印度河大部分位于巴基斯坦境内,而克里希纳河规模太小,因此恒河在印度的地位愈加突出和重要。

在印度,恒河沐浴、恒河水、恒河祭等都是神圣的。“生于父母,终于恒河”是印度教徒恒定的信仰。外人不解的“恒河浮尸”也有其宗教逻辑——这类浮尸往往是印度教老人或修行者终老于恒河的世俗显现,所谓“皮囊腐朽,灵魂解脱”。

牛在印度的地位为什么那么高?

牛在印度可谓“至高无上”,有世俗和宗教两方面因素。

首先,牛是世俗世界的尊者。印度农耕文明一向发达,牛在生产生活中非常重要,耕田用牛力,饮食用牛奶,烧火用牛粪。公元前1500年前后,雅利安人和达罗毗荼人之间的战争被称为“夺牛”,牛就是田地和财富。此外,印度素食者居多,牛奶使用量极大,牛是农村普通百姓的追求,是“小康之家”的必备。

其次,牛是宗教领域的圣者。在古代印度,牛是大自然丰饶和繁殖的象征,代表着母性和繁育,“如意神牛”的传说即来源于此。据说,“如意神牛”是天神和魔怪阿修罗共搅乳海所出,是湿婆坐骑瘤牛南迪的母亲,能满足神、魔、人的各种愿望,是两大仙人婆私吒和众友的大战之源,是毗湿摩下凡受苦的直接原因。此外,牛还是阎摩神的坐骑,阎摩公正无私,坐骑同样霸气。另有牛魔怪,具大威力,专门抗衡外来者。因此,疫情之下,有印度人用喝牛尿、涂牛粪的方式防疫。外人惊诧,印人坦然。

因此,牛在印度兼具世俗和宗教地位,既温文尔雅,又威风凛凛,既哺乳世人,又与神同在,地位至尊。

2019年9月12日,在帕拉克卡德附近的温甘努尔村,一名男子参加传统的奔牛比赛

印度语言众多,是否做到了“书同文”?

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语言分项”显示,印度语言分为3类,第1类是“表列语言”,有22种;第2类是“非表列语言”,有99种;第3类是“其他语言”,有数百种。以母语使用人口计,“表列语言”使用人数占印度总人口的96.71%,“非表列语言”和“其他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的3.29%。

在“表列语言”中,印地语使用人数占总人口的57.1%,是印度使用人口最多的语言;英语属于“非表列语言”,使用人数占总人口的10.6%。除这两种语言外,没有任何一种语言的使用人数超过印度总人口的10%。而且,由于印度娱乐产品(特别是宝莱坞电影及其副产品印地语歌舞)风行,大多数不使用印地语的人也能听懂印地语,并可以用印地语进行简单交流。

从某种意义上说,印地语一家独大;英语位居第二,是受教育者的第二或第三语言。印度宪法也确定,印地语是印度联邦的官方语言,英语是辅助官方语言。

从使用不同语言的印度报纸的发行量变化可以看出,印度传统媒体的本土意识愈加强烈,执政的印度人民党通过重视印地语的语言政策获益不小。根据《印度读者调查》对印度报纸发行量的调查,2013年,在发行量最大的10份报纸中,印地语报纸独占5席,英语报纸占1席;2017年,情况有所变化,英语报纸跌出前10,居第11位。

印度人还使用梵语吗?

梵语是印度古代的一种书面语言,用于印度教相关经典,如“吠陀文献”“史诗”“法论”“法经”“往世书”以及古典梵语文学作品等,印度大乘佛教和耆那教也采用梵语续写经典。与中国的古代汉语相似,梵语主要存在于书面语言层面。

在印度现行的“表列语言”里,梵语名列其中。根据印度2011年人口普查的相关数据,以梵语为母语的人口约为2.5万人。但此梵语非彼梵语,两者有天壤之别。公元10世纪前后,书面梵语开始衰落,至12世纪前后完全退出历史舞台。至于日常交流,梵语在古代就不发达,更何况当下?除婆罗门祭司在主持相关仪式时吟唱之外,古今皆不传梵语于口舌。

当代印度文学在世界上的影响力如何?

整体不强。

上世纪80年代以来,印度文学在国际上的代言人基本都是用英语写作并获得过国际文学大奖的印度(或印度裔)作家,例如诺贝尔文学奖得主维·苏·奈保尔,以及布克奖得主或短名单入围者萨尔曼·拉什迪、阿兰达蒂·洛易、基兰·德赛、阿拉温德·阿迪加、阿米塔夫·高希等。

与之形成鲜明对照的是,用印度本土语言书写的文学作品在国际上几乎处于集体失声的状态。这一方面受制于英语作为当前“全球通用语”的霸主地位,另一方面也与全球化背景下的文学生产、流通、出版机制密切相关。不少印度本土语言的现当代文学作品已经被印度人翻译成英文,但这些英译本大多只在印度本土流通,较少产生显著的国际影响。

中国在上世纪50年代与80年代先后有过两次译介和研究印度本土语言文学的高潮,这与当时中印关系走向和国内文化环境有关。进入21世纪,中国对印度非英语文学的翻译骤减。而随着2013年“中印经典和当代作品互译出版项目”的启动,这一局面正在扭转。

印度对“印度文化圈”的影响依然很大吗?

依然很大。

“印度文化圈”主要有两种理解:第一,印度次大陆,以印度为龙头,含南亚7国,延伸至东南亚的缅甸、泰国等;第二,印度教文化类国家,包括南亚的尼泊尔、不丹、斯里兰卡,印度洋岛国毛里求斯,太平洋岛国斐济,拉丁美洲国家苏里南、圭亚那、特立尼达和多巴哥等。

就第一种理解而言,部分印度人认为南亚地区是其后院。除巴基斯坦外,印度文化对南亚诸国的确有巨大影响力。

就第二种理解而言,由于宗教、语言、文化以及血缘等因素,这些国家对印度依赖程度高。比如,毛里求斯总理、总统皆自诩该国为“小印度”,其石油、金融等均依赖印度市场。

宝莱坞电影中“一言不合就唱跳”的风格是怎么来的?

歌舞是宝莱坞电影最具标志性的特征之一,其形成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

从宗教角度看,80%左右的印度人信仰印度教,印度教三大主神之一的湿婆有“舞王”之称,印度电影的歌舞传统或许是湿婆崇拜的某种投射。

从历史角度看,19世纪中叶到20世纪早期,帕西剧场是西印度和北印度最为风靡的戏剧形式之一。20世纪30年代,有声电影进入印度,为了照顾观众的审美惯性,电影创作者在风格上承袭了帕西剧场载歌载舞的传统,这一传统在后来的宝莱坞电影中得以延续。

从艺术层面看,宝莱坞电影中的歌舞往往不是为了唱跳而唱跳,而是承担着一定的叙事和抒情功能,既负责推动故事情节发展,也负责展现影片中的人物情绪。歌舞桥段大多用于表现男女爱情,很多以雨水为背景,不仅因为雨季在酷热的印度意味着沁人心脾的清爽,还因为雨季在印度文化语境中常被视为恋爱的季节。值得一提的是,印度政府曾在相当长的时间内对电影中的爱情元素进行严格审查,接吻等亲密举止一度被定为禁忌,在此情况下,饱含深情的歌舞桥段有助于电影人以相对委婉的方式展现必要的爱情场景。

从商业角度看,对于很多印度影迷来说,他们期待从优美歌曲和迷人舞姿营造的想象世界中获取足量的愉悦,因此丰富的歌舞便成了衡量一部电影是否有诚意、一次观影消费是否“值得”的重要标准。此外,印度的音乐产业与电影产业高度关联,印度人日常聆听和吟唱的流行歌曲大多是电影插曲,插曲的流行往往可以有效带动电影票房,同时也可以为制片方带来可观的音乐版权收益。

需要强调的是,并非所有宝莱坞电影都有歌舞段落。歌舞在通俗情节影片中最为常见,而在批判现实主义、犯罪、悬疑等类型的影片中则相对较少,如我们熟悉的《摔跤吧!爸爸》《误杀瞒天记》《调音师》等。近年来,去歌舞化的倾向在宝莱坞电影中愈发明显。

近年来印度电影发生了哪些变化?

很多方面都发生了变化。

电影题材方面的一大变化是越来越直击印度社会问题,比如教派冲突、社会陋习、教育不公、女性地位、政府腐败、阶层固化等。

演员与角色方面,上世纪90年代以来统治影坛的三大“汗”(阿米尔·汗、沙鲁克·汗、萨尔曼·汗)面临转型,观众的审美标准趋于多元化,去标签化的新生代演员开始获得更多青睐。受社会运动和舆论影响,女性角色发生了重大变化,以女性为中心的电影开始走向主流。

制作方面,虽然小成本优质电影不断涌现,但鸿篇巨制依然占据潮头,印度影史上成本最高的10部影片均在2017~2019年这3年间涌现,如《巴霍巴利王》。

媒介方面,流媒体对院线电影产生冲击,美国网飞(Netflix)和亚马逊Prime Video在印度站稳了脚跟,提供大量制作精良的大预算内容,在制造新星的同时,也吸引了印度很多著名电影演员、制片人和导演加盟或合作。

市场方面,印度电影加快全球拓展步伐,尤其是2017年和2018年,海外票房突飞猛进,这主要得益于《摔跤吧!爸爸》等宝莱坞影片在中国市场取得的突破性成功。据了解,中国已成为印度电影在海外的最大市场。然而,2019年印度电影海外票房整体表现不佳,今年受疫情影响预计将进一步低迷。

印度有“网红”吗?

视频网站YouTube上有许多知名印度网红,比如音乐博主Sanam Puri,时尚美容博主Shruti Arjun Anand,美食博主Nisha Madhulika、Sanjay Thumma,以及搞笑博主Bhuvan Bam、Tanmay Bhat等,他们在印度国内外都有着庞大的粉丝群体。

此前,抖音国际版TikTok、快手国际版Kwai等短视频App上也活跃着大量印度网红,如前段时间走红网络的印度鸡腿大叔Ulmas Kamathe,以及发布带有强烈印度风格搞笑视频和舞蹈视频的网红Aashika Bhatia等。

近年来,越来越多的印度年轻人开始活跃于社交网络平台,他们将具有印度特色的歌舞、美食、节日、旅行、服饰等元素融入视频,加上酷炫的技术和花样繁多的滤镜,吸引了大批粉丝。随着智能手机的普及,短视频App更是掀起了不小的浪潮,操作的简易性、场景的灵活性和受众的广阔性,使之成为印度民众展示自我、实现“明星梦”的舞台,同时也为他们中的很多人带去了可观的收入。

阿育吠陀和瑜伽在印度还很风靡吗?

非常风靡。

印度的阿育吠陀疗法

阿育吠陀是一种古老的印度医学体系,它既包括针对各类疾病的疗法,也代表特定的生命理念和生活方式。而瑜伽是建立在古印度哲学基础上的一套能量知识修炼方法,古时候的修行者通过这种方法防暑、降温、静心,后来人们通过模仿自然界中各种动物的动作和仪态,逐渐发展出我们今天所熟悉的体式系统。阿育吠陀和瑜伽有5000余年的历史,是古印度吠陀科学的重要代表。它们在理念和实践上相互补充,有很多共通之处。

在当代印度,阿育吠陀和瑜伽依旧葆有旺盛的生命力。据统计,90%以上的印度人在日常生活中使用阿育吠陀,一些人排斥西医,只依赖阿育吠陀,一些人则将二者结合使用。如今阿育吠陀的流行主要体现为人们对于草本自然疗法的推崇,各类富含草本成分的药品、保健品、食品、化妆品、护肤品被贴上“阿育吠陀”的标签,在民间广为流行。此外,阿育吠陀理疗中心在印度比比皆是,不少高级酒店都为顾客提供全套的阿育吠陀理疗服务。与之类似,瑜伽在当代印度人的生活空间中也随处可见,其形式可简可繁——简可表现为百姓日常的体式和调息练习,繁可涉及复杂的专业知识体系和庞大的产业链。

阿育吠陀和瑜伽在印度的流行,一方面离不开当代人回归自然、崇尚有机的健康观,另一方面也得益于官方的大力扶植和推广。印度政府在中央和地方层面均设有机构,专门致力于阿育吠陀、瑜伽、尤纳尼、希陀、顺势疗法等传统印度医学的教育、研究和宣传。2014年印人党执政以来,阿育吠陀和瑜伽由于自身的吠陀渊源,被莫迪政府赋予浓重的印度教民族主义和文化复兴主义内涵,得以进一步发展,并被作为印度软实力的一部分向全球输出。

除了泰姬陵,到印度旅游还能看什么?

印度地域辽阔、历史悠久、宗教多元,自然和人文景观都极为丰富。

印度次大陆独特的地理位置和地质结构使这里孕育出极为多元的自然景致:北有喜马拉雅山的皑皑白雪,南有科摩林角的碧海蓝天,西有拉贾斯坦沙漠的漫漫黄沙,东有大吉岭的葱郁茶园。这里的许多自然保护区还提供近距离观察野生动物的旅游项目。

印度历史上少有统一王朝,地方王国林立,留存了许多宫殿城堡,如阿格拉红堡、斋普尔琥珀宫、迈索尔宫等。这些宫殿建造精美、装饰奢华、气势恢宏,见证了印度辉煌的过去。此外,受英国殖民统治的影响,印度也留有很多西式建筑,如加尔各答的维多利亚纪念堂和孟买印度门等。

印度素有“宗教博物馆”之称,宗教是触及印度文化精髓和了解印度国民心理的重要路径。值得探访的宗教建筑包括泰米尔纳德邦的米纳克希神庙(印度教)、德里的贾玛清真寺(伊斯兰教)、旁遮普邦的阿姆利则金庙(锡克教)、拉贾斯坦邦的千柱神庙(耆那教)、中央邦的桑奇大塔(佛教)等等,探访这些宗教建筑有助于人们加深对于印度文化多元融合特质的理解。

印度教信徒占印度总人口的八成以上,了解印度教具有特殊的重要性。感兴趣的人可以去瓦拉纳西驻留几日,在恒河泛舟、堤岸信步、穿街走巷的同时,悉心观察周遭的人和物,会对印度教的世界观和人生哲学有更为细腻深刻的认识。

印度人为何偏爱饱和度高的鲜艳色彩?

印度人对颜色的偏好主要受到气候、环境和文化的影响。

印度湿热的气候使得大地上植被繁茂,热带植物浓郁绚烂的色彩使得栖居于此的人们对高饱和度颜色具有天然的亲切感。

生活中印度人喜欢红、黄、蓝、绿等颜色,认为红色代表生命、热情,黄色代表尊贵、华丽,绿色代表和平、希望。鲜艳的色彩也表达了印度人对生活朴素而浓烈的情感:贫困地区的人们往往喜欢用暖色调表达对生活的爱和憧憬,洒红节上互相涂抹彩粉象征着人们对绚烂春天的期待。印度妇女会随着季节变化更换不同颜色的纱丽,夏天为浅色,冬天和雨季多为深色。

建筑色彩的选择则因地制宜,很大程度取决于当地的文化倾向以及自然环境中的有色物质。沙漠地带的拉贾斯坦邦就展现了印度人对色彩的痴迷:金黄色的杰塞梅尔城堡取材于当地特有的金黄色砂岩;灰白色的浪漫城市乌代布尔源于民众对白光的信仰,白色墙面也能减弱光照的热力;粉红之城斋浦尔所使用的颜料取自当地出产的彩色矿石,这种矿石价格便宜且颜色持久。

印度女人更喜欢穿纱丽还是现代服装?

纱丽在当代印度女性的生活中依然占据着十分重要的位置。纱丽最早载于史诗《摩诃婆罗多》,距今已有2000余年的历史。最初,印度女性仅在极为正式的宗教仪式中穿戴纱丽,后来其普及面不断扩大,显贵夫人与普通农妇都开始身着纱丽,其轻薄的面料与印度次大陆炎热的气候条件相适应。


如今,大部分印度女性在婚礼、宗教仪式等正式场合仍会身着传统纱丽。信仰不同宗教的女性往往会基于宗教的要求穿着款式不同的纱丽,例如喀拉拉邦的穆斯林妇女在穿纱丽的同时还会穿一件长至臀部的宽松衬衣,或在头顶包上绣满花纹的头巾。

纱丽在印度女性的衣着潮流中具有极强的生命力,这一点从近年来不断西化的男性着装和维持传统的女性着装对比中可以得知。但这并不意味着纱丽是一成不变的。在面临现代服装与传统服装的碰撞时,纱丽也进行了一定的简化,并与现代服装互相影响、融合,在保持自身独特魅力的前提下,为现代服装设计提供了面料、色彩、款式等多方面的创新灵感。印度女性也在这种新潮流下将纱丽的古典优雅与现代服装的新颖便捷结合起来,创造出一种为世界时尚主流所认可的风格。因此,相比于印度男性西化程度更高的着装,当代印度女性的着装更多是一种传统与新潮结合的产物。(姜景奎系北京大学南亚研究中心主任,外国语学院教授、博士生导师;贾岩系北京大学外国语学院南亚学系助理教授)

栏目主编:张武 文字编辑:董思韵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