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时评 > 文章详情
14岁一日写诗两千首,小学研究直肠癌……这样的“牛娃”,你真的不要?
分享至:
 (42)
 (6)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刘雪妍 2020-07-17 13:52
摘要: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个“牛娃”——也许达不到一天2000首诗、研究直肠癌之类神奇的高度,但也得达到相当的高度。但大人的操弄,最后牺牲的都是孩子。

14岁少女小岑突然火了,因为她令人眼花缭乱的简历——出过3本“书”、创立了3个品牌、演讲比赛多次获奖,一天能写2000首诗,300首词牌,15000字小说……网友评论说,24小时不吃不喝不睡,平均43.2秒一首,这姑娘已经不是后浪了,而是海啸。孩子的父亲则坚称,女儿是“世界级人物”,每天写2000首诗还是“保守估计”。

无独有偶,还有一位小学生小陈,因为研究突变基因“在结直肠癌发生发展中的功能与机制”,而引发关注,其作品中涉及的基因组、转录组、突变基因等知识,远超小学生知识范围,一时舆论哗然。

家长想要孩子在小小年纪就功成名就,心情或许可以理解,但做法免不了被众人指摘。这种“望子成龙”的心态,其实是一种心理补偿,孩子的健康是其次的,自己的骄傲才是主要的——小岑爸爸写的“书”,甚至取名为《好家长》。

但旁观者们在“骂爹”之余也要想想,这样的“奇观”,真的只是孤例吗?

很多人都希望自己有个“牛娃”——也许达不到一天2000首诗、研究直肠癌之类神奇的高度,但也得达到相当的高度。此前一个5岁“牛娃”长达15页的简历走红,其中刻画了一个“360度无死角”的小朋友——大班时识字量达到1500字,英语阅读量年500本,每周要写三篇英语日记,文史、艺术、数理、运动、游历的储备让很多成人都感叹“被吊打”。

这类明显不合教育规律的简历,近年来却屡见不鲜,并且成为一些人心目中的“标准”,影响着不少家长的心态。很多人不免触动:教育是不是越早越好,越强越好,就像这个5岁牛娃一样?于是有了某种“剧场效应”,有人抢跑,很多人抢跑,最后所有人都不得不提前起跑。

如果说上述例子夸张了些,那帮孩子做个手抄报,完成个手工作业,拍一组摄影作品,或是在补习班一掷千金,学习七十二门技艺,是不是就发生在我们身边,或者你我身上?而推着孩子埋头奔跑的家长,有没有思考过,这个“标准”是否合理?是不是过高?努力达到它,是否真的有利于孩子发展?

制造“神童”,古已有之,不乏真正成了大才的,也不乏昙花一现、折戟沉沙的。上世纪70年代曾有“三大神童”,后来都不太如意。一位少年天才没能成为科学家,而是出家钻研宗教;最被看好有望拿到诺贝尔奖的另一位,后来同导师闹翻,连博士学位都没能拿到手;第三位则因找不到工作,在巨大的反差下患上了精神疾病。这些曾经智力超常的孩子,后来的发展却让人大跌眼镜、唏嘘不已。

而诸如孩子被妈妈不断进行“KPI”考核,最终患上抽动症这样的案例,也屡屡见诸报端。究其背后,往往都是变异的成功学扭曲了正常的价值观、教育观。大人的操弄,最后牺牲的都是孩子。

当然,要反思的,不仅仅是家长。慕强是人类的本能,神童也是社会的产物。曾经有一个6岁孩子,写了两本书,被其父冠以“神童”的标签,几十家电视台大肆炒作,直至后来引起了大家反感。但相当一段时间里,这样的神童故事,是很有市场、很能迎合一些人的需求的,也是很能让一部分人牟利的。20年过去了,小岑身上似乎又让人们看到了类似的故事。今天的媒体和大众多了警醒,但还需要进一步反思。

教育应给予“人”充分发展的可能,考虑人的成长规律,使每个人找到自己的位置,并在这个位置上得到充分的发展。孩子们要追求的是真善美,而不是做功利主义的工具人。让孩子慢一点,让他们5岁时有5岁的游戏,10岁时有10岁的兴趣,走好每一步,踏踏实实地让身体发育好、让心理发展好、让人格性格更健全、让行为习惯更合理,才是正常的成长道路。

不要因为成年人的急功近利而葬送了孩子的未来。我们都要反求诸己,扳正心态,让那些荒诞的追求没有市场。

栏目主编:朱珉迕 文字编辑:朱珉迕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徐佳敏 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6)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