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天下 > 纵览 > 文章详情
“水泥封树”背后的“神”逻辑
分享至:
 (26)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查睿 2016-08-11 19:43
摘要:舆论对“水泥封树”的最大意见并非是否环保,而是对“拍脑袋”政策的不满。

1

 

近期,河南商丘一组“水泥封树”的照片在网络流传,照片中,路边行道树的树池被水泥浇筑,原本应在土壤中栽种的行道树,被整个“埋”在了水泥中。

 

之后,商丘市委宣传部回应,已责令职能部门立即整改,要求当事单位组织人力将封树水泥地坪全部切割清运,并重新修建树池,对树池裸露黄土部分加撒石子,为行道树彻底解“套”松“绑”。

 

除了给树“松绑”之外,这场风波甚至影响到了官场。4名涉事官员分别被处以撤职、警告等处分。

 

为何要水泥封树呢?舆论普遍认为,是为了抑制空气浮尘。事实上,商丘的环境状况的确非常严峻。在河南省空气质量排名中,商丘倒数第三,而在中央环保督察组正式入驻河南后,商丘市共有41名责任人受到追责,成为本次被问责最多的省辖市。

 

不过商丘的动作也很快,先是几乎所有饭店被通知停业,随后梁园产业集聚区内所有企业停止生产。

 

接下来就诞生了这桩“水泥封树”的怪事了。

 

2

 

“水泥封树”事情虽不复杂,但官方给出的解释却有“两副面孔”。

 

《京华时报》就指出一个明显的疑点:商丘市委宣传部先表示“高度重视,连夜整改”。从逻辑看,有错才会整改,该表态似已“认错”。梁园区委宣传部次日的回应则声称是“网友误读”,如此做法是“此举是为整治大气而改造原未经硬化的路面,为赶工期而先整体铺上水泥,待24小时凝固后再将树根切割出来”。

 

文章质疑,两次回应自相矛盾,究竟是上下级沟通不畅,还是有人连夜想出的危机公关呢?

 

此外,网友们晒出的照片也打了商丘的“脸”。照片显示,在被灌水泥的树木周围,已铺有地砖或是水泥路面,硬化的路面显得斑驳,看上去不像刚铺上的。由此,所谓“改造原未经硬化的路面”又从何谈起?

 

评论员庹新岗在文章中说,在硬化路面施工时,只需要事先支个模具挡住树木即可,反倒是等水泥凝固了,还要花更多时间用切割机凿开。“这费时费工,现场还烟尘四起、噪声刺耳,实在不是什么高招。“

 

虽然多数网友们止步于嘲讽,有些人却在试图给出建议。网友“摩奇园林”举例国外常见的“Mulch(有机覆盖物,发酵树皮)”,认为真正的环保,就应该是取自自然回归自然,“希望可以不增加额外一分钱的市政投入,去真正实现100%的裸土覆盖。让大家看到切实的土壤修复和蓄水环保。”

 

3

 

事实上,舆论对“水泥封树”的最大意见并非是否环保,而是对“拍脑袋”政策的不满。

 

当地网友“冬梅妈妈家的姑娘”评论说:“环保是个持久战,想一下子天翻地覆不可能,居民环保意识、街道环保设施、城市绿化植被的后期维护,以及相应的曝光监督缺一不可。”她表示,“水泥封树”这种治理方法,长远来看只会适得其反。

 

《新京报》评论员张贵峰,指出这种明显违反常识的“抑制浮尘”方式,在如此严密的水泥封堵下,雨水难以下渗,树木还能健康生长乃至存活吗?而如果树木无法健康存活,又谈何“抑制空气浮尘”?殊不知,要想有效抑制空气浮尘,树木正是十分重要的载体。研究显示,1亩100棵树的森林,一年可吸附22~60吨灰尘。

 

因此,他批评说“水泥封树”不仅是一种十分典型的“不求实效”的形式主义,而且同时也是一种建立在任性“拍脑袋决策”基础上的官僚主义。

 

“这一去一来的钱花了,什么事都没做,还暴露了智商。”网友“枕边的食梦怪”呼吁,政府不该再出台这样“拍脑袋”的决定。

 

因此,华龙网建议,对于需要专业技术知识支撑的公共议题,城市治理部门必须慎之又慎出台政策,少一些想当然。该调研的要展开调研,该吸纳专家观点的要请专家发声,该让群众参与的应学会集思广益。这样的决策,才不至于闹笑话被喊停,才会赢得老百姓的支持。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项建英 编辑邮箱:rock.roll@163.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