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十二公民 > 文章详情
这个机器竟然可以收割蔬菜!浦东农民花了3年200万发明它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章磊 王海燕 2016-08-12 00:16
摘要:为了搞这个“摘菜机”,花了他3年时间、近200万元。

“听说,中央电视台要来拍老俞和他的宝贝了。”这两天,附近村民议论纷纷。

 

老俞名叫俞连根,他的宝贝是一台手扶式小型油电混合绿叶菜收割机。这个机器能“摘菜”,马兰头、鸡毛菜、蓬蒿菜等都不在话下,能极大地解放菜农的生产力。

 

 俞连根原是浦东祝桥镇立新村的农民,做生意赚了点钱。为了搞这个“摘菜机”,花了他3年时间、近200万元。

 

小型蔬菜收割机,在国内还是空白。老俞的发明获得了国家实用新型专利,并拉到蔬菜田里进行了实测,但还需要改良。

 

他并不想以此赚钱,只想圆一个“解放菜农”的梦。

 

 

洋机器“水土不服”

 

先进的意大利蔬菜收割机,到了上海“水土不服”。市领导提出,要制造小型化、适合上海本土的蔬菜收割机。

 

1800平方米的厂房里,各种车床、龙门焊机等设备静静地待在那里。阵阵交谈声传来,打破沉静。

 

这是最近几个周末的“常态”。俞连根的“发明团队”,还在商量如何改进他们发明的绿叶菜收割机。过去3年多来,几乎每个周六,他们都会聚在这里。

 

 

整个发明团队人并不多,只有5个人。“主力”除了俞连根,还有上海市农业机械研究所的高级工程师周宗良、机械方面的老师傅桂坤龙。

 

“全上海乃至全国都没有小型的绿叶菜收割机,我们就想改变这种状态。”就是这么一个念头,几个人走到了一起。

 

还有另一个契机。2012年,上海市农委从意大利引进了大型蔬菜收割机。然而,价值160余万元的洋机器“水土不服”——自重太重、体型超大,不适合上海的蔬菜地,即使是先进的感应探头,也派不上太大的用场。

 

当时,市领导提出,要制造小型化、适合上海本土情况的蔬菜收割机。于是,俞连根上了心。他找到了周宗良和桂坤龙,三人一拍即合,从2013年开始搞发明。

 

研究了一阵子洋机器,他们对如何小型化还是没有太多头绪,只能摸着石头过河。

 

自重太重,那就减重;体型过大,那就缩小比例。意大利的收割机近2吨,他们计划将重量减到500公斤,切刀也从1.4米缩小至1米。

 

切刀、传送带,这些可以“依样画葫芦”,参照意大利收割机的模式进行调整,将尺寸缩小。而行进装置,则需要借助“本土设备”来减轻重量。

 

俞连根在农机仓库来来回回走了好几遍,最终选定了一台手扶式插秧机,改造后作为切割机的主体部分。

 

如此一来,重量减轻了。然而,还要保证足够的功率来确保收割机的运作,难度不小。

 

意大利的收割机发动机有35匹马力,同时给行进和切割提供动力,但重量太大,成本也高。受新能源车的启发,他们想到了将动力“分割”——行进的动力,由一个3匹的发动机来提供;切割的动力,则由电瓶提供。这样,发动机的重量可以大大减轻,成本也能低不少。

 

 

在发明过程中,一个个问题不断出现。俞连根自嘲:“我们三个臭皮匠,顶不了一个诸葛亮,但问题总得有人解决。”

 

例如,意大利收割机上的一个感应探头要16万元,又派不上什么用场,但土地高低必须得测,怎么办?几番纠结,最终决定,用限高滚轮。“其实就是在切刀后面装一根1米长的不锈钢管,能贴着地面滚动,用来调整切刀距离地面的高度。没多少技术含量,但有效果。”俞连根说。

 

问题一个个解决,到了2014年年初,三人确定了总体方案,决定:“就这么干了。”

 

 

经历了上百次“事故”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收割机终于造出来了。三个人像是拿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爱不释手。

 

 

方案不错,但要转换成实际成果,并不容易。空旷的厂房内,经常传出叹息声、争执声,那是每次试验失败后,三人之间的“总结会”。

 

光油电混动这一项,三个人就争论了不知多少次。“发动机的动力方面,大家意见还算一致,根据收割机的整体重量计算了一下,3匹马力应该够用。但在电瓶的选择上,就有过不同意见。”周宗良告诉记者。

 

其实,另外两个人还是比较愿意听周宗良意见的,毕竟是“市里的工程师”。这也让周宗良挺有压力,“之前也没怎么接触过,基本上也是从头开始研究的。”

 

选哪种电瓶?商量再三,三人决定一个个试验。首先是电瓶车电瓶,“续航能力不够,只能坚持一个小时”。换另一种工业用铅酸电池,续航能力提升了,但仍然不够。不行,再换新能源车用电瓶。

 

经历了电压过高、电流过大、马达烧坏等上百次“事故”后,三人终于找到了最合适的选择——新能源车用电瓶。

 

“油电混动,是我们这台收割机的亮点之一。”俞连根说,因此,在申请国家专利时,他们专门把“油电混动”四个字写在了收割机的名称一栏上。

 

花了一年多的时间,收割机终于造好了。先是在厂房里试验行进,再到旁边的草坪上试验切割,三个人像是拿到了新玩具的小孩子一样,对收割机爱不释手。

 

申请国家实用新型专利的过程,也相当顺利。2015年5月8日提交申请,9月2日授权便下来了。

 

 

初次在浦东郊区的农田试验时,收割机也十分“争气”,运作良好。大家看在眼里,乐在心里。

 

然而,今年4月初,当俞连根将收割机运送到江苏省的马兰头菜地试验时,却如同来到上海的意大利收割机一样,也遭遇了“水土不服”。

 

俞连根的手机里还保留着这段视频。一开始,收割机运作还算顺利,没想到走了一小段之后,切刀突然没入泥中,机器一下子停了下来。

 

“土地太不平整,切刀没入泥土里,阻力太大,继电器烧掉了。”查看了一番,三人发现了问题,带着沮丧回到上海。然后,他们赶到汽配城,购买了大电流继电器。

 

一周后,调整、安装了新继电器的收割机,再次挑战江苏省的农田。结果又烧了,这次是保险丝问题。“以为是铜的保险丝,结果是铝的。”俞连根说。现场换铜线,果然好使。

 

看着收割机开始正常运作,笑容重新出现在俞连根等三人脸上。周围正在劳作的农民,也围了上来。

 

我这个人就喜欢折腾

 

老俞希望有更多的力量来参与发明,支持绿叶菜收割机的研发。“如果能造福更多菜农,也算老而无憾了。

 

得知俞连根发明了蔬菜收割机,有人已经找上门来,想要购买。不过,老俞没有答应。“可以给你试用,但不卖,我们还要继续改进。”

 

如今,这支团队又制造了5台相同的收割机,准备交给几个农场,进行破坏性实验。“要把可能遇到的问题和毛病都找出来,解决掉。”按照他们之前的计划,今年8月是完成最后调试的时间。

 

俞连根的妻子张桂芳,一直期盼着这个日子能够早点来。“这样,老俞就不用再这么折腾了。”她对记者说道,“你想想,一个60多岁的人,每天不知道在干些什么。”

 

在不少人看来,俞连根的确是在折腾。作为一个农村企业家,住着4层楼的“豪宅”,吃喝不愁,如果不搞什么收割机发明,老俞的日子似乎会更好过。

 

事实的确如此。研究收割机的这几年,俞连根投入了大量的时间和资金。“那个厂房有人要问我租,每年租金差不多50万元,为了造收割机,我没同意。不仅如此,每年还得扔进去50多万元。”

 

然而,俞连根并不后悔。“如果有了收割机,菜农种菜就省力多了。”俞连根说。

 

他算过,一亩马兰头,需要20个人花一天的时间才能收割完成。如果用收割机,只需要三个人操作,2个小时就能完成同样的工作量。“不光是马兰头,鸡毛菜、蓬蒿菜等,都可以用我们的这台收割机。”

 

俞连根不在乎旁人说他“老了还折腾”。他说,“我这个人就喜欢折腾。32岁走出农村创业,36岁有了自己的装潢队,45岁涉足建筑业,56岁又搞机械加工与设计。”

 

“他不听我的,一门心思要做这个,那我也只能支持,反对不了只能支持。”妻子张桂芳也“认了命”。

 

拿到专利证书后,有人不断打电话给老俞,说是可以帮他转让专利。老俞丝毫没有动心过,“你说说,花了这么多心血造出来的,就像自己的孩子一样,怎么舍得卖掉。”

 

虽然收割机已经造出来了,但俞连根明白,发明之路才走到了一半。

 

“第一台收割机最终完成后,我们还要把各种技术系数都确定、记录下来。”他们的最终目标,是能看到这款收割机量产并投入使用。所以,三人发明团队仍在不断努力。

 

“说实话,虽然是三个人,但有时候会感到孤军奋战。”俞连根说。他仍希望,能够有更多的力量参与进来,支持绿叶菜收割机的研发。“很多人跟我说,这种机器没人要的。不过我不信,就算现在没人要,以后肯定有人要。”

 

最近,中央电视台的《我爱发明》节目组找上了俞连根,这两天就要来拍摄他的故事。老俞有些兴奋,“如果播出了,全国都能看到。”

 

老俞希望,自己没瞎折腾,“能造福更多菜农,也算老而无憾了。”

 

 均为徐网林摄。图片编辑:苏唯。编辑邮箱:shzhengqing@126.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