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上书房 > 文章详情
“看不见的美国”,让我们看见了什么?
分享至:
 (7)
 (1)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珍妮·拉斯卡斯 2020-07-05 11:03
摘要:​很多人都不知道,自己的国家到底是怎么运转的。

“译文纪实”系列《看不见的美国》,讲述的是这样一群人:他们每日辛勤劳作,维持人们的生活运转,人们却从未将其放在心上。他们在美国未被“看见”,在其他很多国家,亦是如此。

本文选自书中,有删节,小标题为编者所加。


「每天要像折断的树苗一样,弯着腰工作整整10个小时」

这本书的灵感形成于一个煤矿之中。

当时,我身处俄亥俄州地下150多米的地方,乘着一辆没有车顶、只能蹲坐的小矿车,在一片乌漆漆的黑暗中哐哧哐哧向前翻滚。我的屁股墩儿挤压着旁边矿工的背,脚踩在别人的脚上。所有人都“低头哈腰”,免得头上的安全帽碰到低得不能再低的顶板。帽子上的头灯照不了多远,只能隐隐约约看到一些摇摇晃晃的杆子和横梁,撑着整个地方不至于崩塌。这不是人待的地方,这不是人待的地方,这不是人待的地方,在小矿车磕磕咔咔的响声和快要跟不上的心跳中,我的脑子里只回荡着这样一句话。

提到煤矿,大家想起的都是“下去”,其实,真正让人惊奇的是,你要“进去”。我们这个人挤人的小分队沿着矿层隧道越来越深入地球的中心,一英里,二英里,最后离我们一开始下来的升降机井已经6英里了。小矿车停下来,我们翻身下车,整理了一下自己,然后站直———好吧,只能说勉强站直。顶板离地面不过1.5米左右。我们现在真正身临其境,这里就是矿工们挖煤的地方,每天要像折断的树苗一样,弯着腰,工作整整10个小时。

我本想表现得泰然自若些,就像去拜访一家不幸住在破烂房屋中的邻居,或是强忍某个小孩吱吱呀呀拉锯子一般地拉小提琴。但这不一样。四周一片漆黑,我们与唯一的安全出口相距整整6英里,加上周围的土地正在释放随时可能致命的甲烷,稍不注意受到最轻微的刺激,就会爆炸———这一切让我的礼貌与修养荡然无存。“你他妈的在开玩笑吧?”我脱口而出。我将在这个煤矿进进出出长达数月,最初的几天这就是我的口头禅。“他们应该把顶板弄高点啊!”我大放厥词,“这下面简直跟个小城市差不多大了,就他妈不能再修个电梯吗?”最后,我什么也说不出来了,只会不断重复:“哥们儿,这也太荒唐了吧。”

矿工们用无精打采的厌烦回应我的惊叹。有的面无表情地看我一眼,有的精疲力竭地眨眨眼睛。一切尽在不言中。正是这样的表情传递的信息引起了我的共鸣,给我深深的启示,最终牢牢抓住我的心,让我开始为期两年的9段不同的旅程。路上的所见所闻,构成了这本书的基本内容。

“你这人怎么回事儿?”矿工们脸上的表情好像在说,“你怎么会完全不了解我们、我们的生活以及这个世界呢?”

一边是煤矿业———一个价值270亿美元的产业,这个星球上增长最迅速的能源产业;另一边是挖煤的人们。我们每按动一次电灯开关,就燃烧掉一小块煤。我的日常生活归根结底和这些人息息相关,甚至可以说完全离不开他们。然而,在我来煤矿之前,我对这些人和他们的世界一无所知。

「邀请高高在上的目光,窥探一下这些被忽略的世界」

真丢脸。说不清为什么,但就是不对。我动笔写《看不见的美国》,就是想把这种说不清的错误说清楚。是这些人让我的生活正常运转,我想把自己的生活与他们联系起来。也许,还能更进一步,让整个美国重新认识自己被遗忘的灵魂。

我们每天吃的蔬菜,是谁来采摘?我们在餐桌上大快朵颐的牛排,是谁在养殖?我们在市场开心采购的东西,是谁运来的?我们扔出去的一袋袋垃圾,是谁让它们最终消失不见?更重要的是,为什么回答这些问题变得这么难?在我看来,过去,对于这些维持生活运转的人们,我们还是相当了解的。他们与我们关系极为密切。高度工业化之前的美国,小城镇社会的美国,养奶牛的是查理叔叔,送来一车车稻草的是麦克表弟,提着一篮子青豆的是莎拉阿姨,当然还有人人皆知的送奶人。日常生活用到的原材料和人工,都有着不同的情感和个性,还蕴含着历史与文化。

而今,这一切都成了过去。我们住在大城市、新郊区。我们忙忙碌碌。我们随手用电,周围的气温可以随心所欲地调节,食物触手可及,速度日新月异,交通方式也追求最大程度的方便。我们理所当然地认为,有人会拿走我们的垃圾,进行处理,免除这方面的后顾之忧;商场的货架上摆满了需要的商品,让我们随来随取。我们有工作要做,有文件要签,有按揭要还。我们是文明社会的文明人。我们不需要与牲畜面对面,只要对着它们的肉舞动刀叉;我们不需要知道农夫的手掌是什么颜色、什么样子,只要吃到他们摘下的生菜、桃子或香芹。我们(需求者)和他们(供应者)之间简直是八竿子打不着。这样的状况,这样的冷漠,说明我们是什么样的人呢?我想答案会让所有人赧然。

然而,在《看不见的美国》中,我倡导的并非所谓的“简单生活”,所有人自给自足,跑去砍木柴烧自家的炉子,亲手杀鸡做给孩子们吃,收小麦,种燕麦,弹棉花,剪羊毛。任何家里有现代设备、有电子屏幕的人都清楚,当下的生活就是有史以来最简单的生活,我完全支持这个观点。

我写作本书的目的,只是想邀请整个美国转移高高在上的目光,窥探一下这些被忽略的世界,观察那些十分复杂的产业,看看一些不为人知的微小贡献。和我一起在这些世界中走一走,用全新的眼光看待每一天的日常生活。你也许对美国所知甚多:历史、政治、经济等风向标说明的风险和机遇,共和党红州与民主党蓝州之争……如果你正蜷缩在一个煤矿当中,或是盯着一个同时显示成千上万架飞机的雷达屏幕,或是在沙漠的滚滚热浪和炎炎烈日下放牧500头身怀六甲的红安格斯奶牛,那么,上述知识再博大精深,也毫无用处。

「为人所知与默默无闻,截然相反的人生目标」

过了些时日,我告别煤矿,来到北极圈以北400多公里的地方。这里是阿拉斯加的一个人工岛,短短几公里外,就是波弗特海的冰海冻浪。此地温度常年保持在零下45℃左右。我斜戴着边缘有一圈皮毛的兜帽,一边躲避着刺骨寒风的侵袭,一边听别人讲授如何钻钻头。这人的小胡子已经变成一小撇冰条,而他似乎毫不在意。在这片常常数周乃至数月人迹罕至的冻原之上,我结识了一小群工人,他们戏剧化的生活当然反映了整个美国对石油的迫切需求,但我更多感觉到的是一种爱,一种艰难生存环境催生出的兄弟之情,让我亲眼目睹不为人知的英雄事迹。众多的英雄事迹串联起来,再一次让我大开眼界,催促我用不一样的眼光和态度,去看待现代日常生活中的种种便利。

我又去了加州的洛杉矶,在那里我见识了一架巨大的机器,正从“垃圾山”陡峭的悬崖上俯冲下来。这垃圾山的高度几乎可与俄亥俄州煤矿的深度比肩。我同时也膜拜了一些美国工程师杰出的工作。他们五十年如一日地努力,要征服垃圾这个大难题。他们的努力看上去富有哲学意味:  垃圾是物质,而物质永不消失。你可以改变物质的形态,从这里搬运到那里,倾入海中,一把火烧掉,埋进土里,但物质永远与我们同在。于是,在我眼里,管理垃圾的事业,就略有些奇怪地变成了一种关乎心灵和精神的追求。

一开始,我对于自己的研究对象有个想当然的设定:在“看不见的美国”,那些人们希望被外界所知。后来我才知道,这样的预设有多么幼稚可笑。我发现,有些人毫不关心外界知不知道自己和自己的贡献;更值得一提的是,有些人根本就不愿意为外界所知。我在缅因州一个外来劳工营生活了一段时间,每天天还没亮就跟着工人们来到种满蓝莓的田野中,想了解这些为我们采摘食物的人和他们的生活。这些人来自墨西哥、秘鲁、哥伦比亚和南美洲其他更为遥远的地方。有的人是经过合法登记的,有的则不然。大多数人都生活在一种羞耻感之中,遮遮掩掩,不愿见人。他们一边违反着法律,一边耕种土地,采摘莓果。而这些莓果正是我每天早上放入麦片粥或谷物粥增添风味的食物。等到与他们熟识,每天早上我走向餐桌时,心绪变得截然不同。现在,我怀揣着感激、愤怒、沮丧和责任,可谓百感交集。

为人所知与默默无闻,扬名天下与沉默隐匿:在我为写作这本书进行调查研究时,不断遇到这些截然相反的人生目标。在纽约那瓜迪亚机场,我遇到的人们,甚至把“默默无闻”作为自己最大的工作目标。那是一个专业技术过硬的军人团队,他们所服务的公众平时对他们一无所知,但他们的工作对公众却至关重要。控制空中交通的人,只有在工作出现失误,引起重大事故的时候,才会被注意到。和这本《看不见的美国》中的很多人物一样,这些人工作得越出色,就越默默无闻。

「叫嚣弥漫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忘记还有其他事情」

《看不见的美国》是对这个国家的一次深入探寻和颠覆,我所描写的对象和以往截然不同。我所要表达的观点,也和这名利当道的社会习以为常的主流观点完全不同。我们的耳边充斥着“上电视!赚大钱!得大奖!”等现代社会鼓吹的价值观。诸如此类的叫嚣弥漫了我们的感官,让我们忘记还有其他生活方式的存在,还有其他事情在发生。

我也考虑了“名气”这东西,想找找这本书中它能不能占据一席之地。说到名气就想到娱乐业,这个最大的舞台,最吸引眼球的行业。美国橄榄球联盟(NFL)每年创收达90亿美元。那些“演员”们在球场上跑跑跳跳,你推我撞,把那个椭圆形的球抛来丢去,就能有不菲的收入。与此同时,啦啦队员们则展露着永恒不变的动人微笑,在球场边线上挥汗如雨地舞蹈,好像在祈求大家分一点注意力给她们。如果我们暂停狂热的呐喊助威,也问候一下这些姑娘,又有什么大不了的呢?和辛辛那提猛虎队的啦啦队员们相处的日子里,我发现了另一种形式的专属于女性的默默无闻。她们身穿一模一样的服装,嘴唇上涂着一模一样的橘色唇彩,做着千篇一律的动作,为了做最好的啦啦队员,她们仿佛变成了同一个人。往深了说,这些啦啦队员们正好体现了最基础层面的国民性。每个疯狂的星期天比赛日,我都会目睹光鲜热闹与视若无睹这样的矛盾在眼前上演,这矛盾也是美利坚的特性之一。

我无意在这本书里表达任何个人的政治观点,也有意地控制了语气和内容,不代表任何人发出控诉或是请求。不代表没有登记的非法移民,不代表环境保护主义者,不代表其他的任何利益团体,甚至也不代表得州西部那些因黄体酮过剩产下漂亮小牛的奶牛。

我思考玉米的问题,棉花的问题,航运港的问题,大桥和高楼的问题,还有那些小小国旗下被埋葬的无名士兵,想听听他们在坟墓中的耳语。随着探究的深入和越来越多的了解,你会发现,“看不见的美国”越来越大,越来越复杂。

「为什么要在意谁点亮我的灯,谁让我的食物如此美味」

我想,还需要指出很重要的一点,《看不见的美国》和其他所有的书一样,可能不同的读者在字里行间会读出完全不一样的信息。如果说《看不见的美国》有任何立场的话,那也是来自球场的边线,来自深邃的地下,来自高远的天空,或是不为人知的内部。这些都是“有利地形”,因为在这些地方,能够听到那些安静而微妙的声音,被高声喊叫和响亮口号屏蔽了的声音,平时听不到的声音。“看不见的美国”无心争论。“看不见的美国”筋疲力尽。“看不见的美国”没有时间去静坐示威,也抽不出空闲观看电视上激烈的辩论。“看不见的美国”只想喝杯啤酒,早点睡觉。正是这些人维持着美国的正常运转。如果这些人明天辞职不干,我们习以为常的生活就会戛然而止。

我也想过,为了写作本书所做的研究和书里讲的那些故事,到底有什么重要?我为什么要在意谁点亮我的灯,谁让我的食物如此美味,谁帮我的航班顺利着陆,谁让我的牛排入口爽滑,谁让我安全准时地到达目的地?和别人一样,我也有“更重要的事情”要做,好像不应该浪费时间想东想西。但我又想到,过去这几年,我为了这本书走南闯北,调查研究,好像眼界一下子打开了;而之前那些平静的“好日子”里,我就像一个紧闭双眼的无知稚童。到底哪种生活更好呢?

我脑海中浮现出一个形象,那是一个孩子,从来没人要她布置饭桌、削土豆或是出去扔垃圾。这个孩子想要新的玩具,马上就能到手;想要新的手套帽子,马上就能穿戴起来。她张口要求,东西就自然而然送到手里,于是她的要求越来越多,越来越高。这种情况会一直持续,直到习惯成自然,直到她觉得自己天生就具有这样的特权,理应获得如此待遇。但是,如果这个孩子足够幸运,她最终会发现,自己的衣食住行、娱乐设施和舒适生活,都是父母辛苦工作换来的。她会更多地了解到一个家庭的功能,了解自己的欲望不过是这个复杂拼图的一小块。原来世界比之前想象的更加广阔丰富,无限无涯,值得她为之奋斗,做出自己的贡献。

我想,这样的事情每时每刻都在发生。不管是作为家庭一员的孩子,还是作为国家一分子的公民,抑或只是正在熟食店买火腿的老顾客。把幕布拉开,看看忙碌无比闹哄哄的后台,那里是如何运作的,有多少人在全速开动脑筋,贡献体力,甚至做出个人牺牲,努力让这个系统正常运转,努力让你眼前的这台戏精彩纷呈,奇妙非凡。


《看不见的美国》
[美]珍妮·拉斯卡斯 著
何雨珈 译
上海译文出版社

栏目主编:顾学文 文字编辑:顾学文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