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经济 > 城事更新 > 文章详情
上海这里能用“摆摊神车”做生意,修订后的管理办法公开征求意见
分享至:
 (3)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陈玺撼 2020-06-18 09:42
摘要:类似这样获得“许可”的食品摊贩形式,此前在闵行未有先例。

近日引发热议的“摆摊神车”真的在上海摆摊了。

今年5月底,14辆“摆摊神车”悄然驶入闵行区的爱琴海购物中心,停在指定车位后采取固定措施,成为14个“车厢小店”,从6月1日开始营业,售卖各色小吃。

由于在临时设施内制售食品,这些“车厢小店”无法申请食品经营许可证,只能作为食品摊贩,在街镇登记备案后纳入管理。类似这样获得“许可”的食品摊贩形式,此前在闵行未有先例。


“臭豆腐”有除臭装置

6月17日,记者走出龙柏新村地铁站3号口,进入爱琴海购物中心北广场,一排色彩艳丽的“车厢小店”映入眼帘。

封闭的驾驶舱后,车厢两侧被打开,可以清楚地看到店主忙碌的身影。每两辆小车之间,还摆放了桌椅,供消费者使用。

项目运营经理孙谱清告诉记者,他们是商场专门引进的第三方食品经营管理公司,这样的“车厢小店”此前在山东、安徽等省市都已成功试点,专门放置在商场内街。这些车都是能开的电动车,驶入指定摊位后固定不动,然后根据招入摊贩的经营需求进行改造。

由于没有接通自来水和排放污水的条件,所有摊贩均事先准备好原材料和半成品,在店内通过插电的蒸锅、炸锅等烹饪加工,然后装入一次性餐具售卖给消费者。

营业结束后,所有废弃油脂、垃圾由环卫公司清运。烹饪加工的器具由经营者带到指定操作间清洗消毒。

“有两种设备是预装的。”孙谱清介绍说,一种是冷藏设备,用来储存食品原料;另一种是车顶的油烟净化装置。

如果制售的食品有强烈异味,比如臭豆腐或者螺蛳粉,管理方还会要求经营者自费购买安装加强版的油烟净化与异味去除装置。

记者注意到,14户“车厢小店”中有一户“老长沙臭豆腐”,其车顶的油烟净化装置在原有配置基础上加装了一套油烟光解净化器,还在出风口外接了一根内置异味吸附材料的导管,即使站在车边也很难闻到臭味。

“连续改了3个版本,才允许他经营。”孙谱清透露,食品摊贩也要严控油烟和异味,否则,就算消费者不在意,商场内的其他商户也会有想法。

除了预装必要的设备,商场还对入驻摊贩的经营业态采取严格管控,避免同质竞争,鼓励百花齐放。


辞职练摊稳赚不亏?

由于经营场所是临时设施,且经营时间有限制,晚上22时与商场同时关闭,还可能只是季节性经营,先试点一个季度,所以“车厢小店”的租金比商场内其他商铺低了不少。

“车厢小店”招商信息公布后,就被“秒杀”,一个月后,通过商场面试、筛选的商户接到了入驻通知。

郭海丽和卞士银,两位20多岁的姑娘,几个月前她们辞掉了公司人事部门的岗位,现在挤在不到10平方米的“车厢小店”内拌起了辣条。

创业绝非易事,食品摊位也不是想当然的“聚宝盆”,郭海丽坦言,练摊两个多礼拜,除了双休日生意尚可,工作日平均一天只能卖出三四十份辣条。按照这个节奏,这个月的摊位费可能赚不回来。

不过,她们并不悲观。“上海做拌辣条的不多,创业方向应该是对的,慢慢积累人气,生意会好,万事开头难嘛!”郭海丽说。

辞职练摊的人群中,还有外国友人的身影。

来自日本横滨的东井广吉此前是长宁区几家日料店的厨房管理员,有一颗“老板心”的他毅然辞职,看了多家店铺后,选择了他认为风险较低的这个“车厢”,现在做的是日式咖喱盖浇饭。

和两位姑娘类似,东井也遇到了生意清淡的烦恼:“一天只卖掉四五份,大概品种太单一了,可能要增加些小吃品种,比如章鱼小丸子?”

对于“车厢小店”的前景,东井也持乐观态度。他告诉记者,在日本的商场、街头巷尾,有许多手推车拉面摊、关东煮摊,它们已经成为日本饮食文化的一部分。在上海,这样的形式十分少见,相信新鲜感会带来客流。


食品摊贩随城而变

对于商场、练摊者,“车厢小店”都是前所未有过的尝试,监管部门也是头一回碰到。

“上海以前的食品摊贩,主要集中在‘马路菜场’,以售卖农副产品为主。”虹桥市场监管所副所长华钰介绍说,2012年,为了整治无证无照摊贩,上海改堵为疏,出台食品摊贩经营管理暂行办法,鼓励各街镇划定一块固定摆摊区域(又称疏导点)并限定摆摊时间,符合条件的食品摊贩向所在街镇备案,持临时经营公示卡摆摊。

此后,上海涌现出一批干净整洁又不扰民的“马路菜场”,比如虹莘路(古美西路至平阳路)的“马路菜场”。

该菜场最繁荣时有近300个摊位,却“大而不乱”,因为古美路街道引入了专业的第三方企业负责日常管理维护,每天5时到8时30分这段摆摊时间一过,保洁员会将马路打扫干净,争取后来的行人察觉不出这里摆过摊。

管理方还根据消费者美誉度给各个摊位打分,促进摊贩的自律与良性竞争。

曾经的虹莘路马路菜场    杨眉 摄

曾经的虹莘路马路菜场,打扫后几乎不着痕迹    贺佳颖 摄

不过,再好的“马路菜场”也只是权宜之计。

虹莘路“马路菜场”之所以形成,与当时区域内缺乏菜场配套有关,由于最近的一个菜场因开发商原因关闭,周边10多个小区3万多户居民至少走上1公里,才能到相对近一些的一个标准化菜场。

今年年初,随着周边配套日益完善,虹莘路“马路菜场”完成了历史使命关闭,曾经的食品摊贩重新“登堂入室”,持证正规经营。

越来越多的疏导点正追随虹莘路“马路菜场”,向正规化经营转型。

来自上海市食药安办的统计数据显示,近年来,上海相关疏导点和食品摊贩的数量均呈平稳减少态势。

2015年《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实施至今,上海各区累计发放食品摊贩临时经营公示卡4561张,截至目前,全市持有效公示卡经营的食品摊贩还有1751户。


管理办法年底到期

有别于“马路菜场”,新出现的“车厢小店”,不再是“面朝黄土背朝天”,其身份不再是城市规划配套的补缺者,而是多元化消费需求的供给者。但无论形式如何变化,本质上他们都是食品摊贩。

从食品安全管理的角度而言,对食品摊贩的要求并不会因为准入门槛(主要是经营场所)的相对降低而降低,而是和持证经营的食品经营者一视同仁,在允许经营的食品品种等方面,要求甚至会更严。

华钰表示,根据现行的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食品摊贩不允许经营下列食品:生食水产品、生鱼片、凉拌菜、色拉等生食类食品和不经加热处理的改刀熟食,以及现榨饮料、现制乳制品和裱花蛋糕。

登记备案后,市场监管部门会不定期开展检查,重点检查食品摊贩的食品安全管控举措是否到位、经营业态是否擅自调整等方面。

每个“车厢小店”内都安装了无死角的监控探头

食品摊贩每日的体温记录表就贴在车尾的门上

摊主对店面进行消毒

冷锅串串摊位外拉起了透明的防尘帘

另据透露,《上海市食品摊贩经营管理办法》今年年底将到期,修订后的草案正在公开征求意见。

上海市市场监管局相关负责人表示,全新的食品摊贩形态是办法修订过程中的宝贵参照,新的管理办法将吸收引入第三方参与食品摊贩管理、依照《上海市生活垃圾管理条例》进行垃圾分类、不得主动提供一次性餐具等好的经验,让上海的食品摊贩更加规范、安全、整洁。

栏目主编:张奕 题图来源:陈玺撼 摄
文中未署名图片:陈玺撼 摄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