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海上记忆】钻到公交车肚子下面,看到上海的变迁
分享至:
 (7)
 (3)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沈轶伦 2020-06-05 15:43
摘要:大家刚刚熟悉这辆车,新的挑战又来了——厂里又来了更新的车。以前的集电板只有小小一块,新车的电子化程度更高,集电器更复杂,电线更新型纤细。这倒逼着师傅们,尤其是老师傅们必须要更新知识储备,必须迅速更新换代。这是巴士三公司的公交车修理员面临的挑战,也是整个上海经历的变化故事。

接到公交车的紧急报修情况是这样的:不管白天夜里还是天寒地冻,都要带上工具立刻出发。

孙咏琦不会忘记,有一次出发是在冬天的夜晚,她赶到出故障的公交大巴前,看见乘客一个个站在车下,被冷风吹得瑟瑟发抖。她连忙打开引擎盖,将可能会出问题的部位一个个排查过去。看到油管时,她干脆趴到冻僵的油管前,用手把一节节油管拆下来。然后整张脸凑过去,用嘴巴含住油管,把油从受损的部位吸出来,判断到底哪里出问题……


老汽车三场老车间

问题找到了。原来是天气冷,油箱第一节铜管裂开。等车辆重新发动的一瞬,大家都不约而同长出一口气。乘客们一个个连声称赞:“没想到你们的修车师傅是个能干的女同志。”而此时,孙咏琦已经忙出一身汗。她记得,等回到巴士三公司的修理车间值班室,才发现因为天气太冷,水管都被冻坏。那晚她满手油污,甚至没办法洗一洗。


路务组的职工正在制作公交站牌。图片来源:巴士三公司


“但这就是我们最平常不过的工作,”担任巴士三公司修理车间曹杨电工组长的高级电工孙咏琦说,“我们就是负责修好汽车的。紧急情况下,用嘴吸油也没什么。就像遇到突发急病的人,医生也要嘴对嘴人工呼吸的。”况且,一代代传下来,在巴士三公司,老师傅们都是这么说的——没吃过汽油的人,车子修不好。


公共汽车散场正在建筑中,蔡世明速写,登于1958年6月7日解放日报第二版


掌管西北片区的“三场”

巴士三公司所在地,前身是公共汽车三场,掌管着整个上海西北片区的公交线路。

20世纪50年代,市政府开始建设为工人提供住宅的曹杨新村。1952年6月,新辟的自西康路大自鸣钟到真如火车站的56路等公交线路开进曹杨新村。随着曹杨新村和周边居住人口的不断扩大,普陀地区急需填补文化生活、医疗和交通空白。1956年7月,上海市公用局成立筹建公共汽车三场调研小组。翌年10月,公共汽车三场征地工作开始。按照要求,共征地43201平方米。1958年,筹委会与上海市建三公司签订三场办公室和保养车间、值班宿舍、食堂建造等合同。

随着房屋兴建到位,45、54、62、63、94路汽车进入三场。67、69、71、72路也进入三场。1958年7月1日,汽车三场正式建成。1958年7月2日,《解放日报》上登载了这样一条消息:规模仅次于公共汽车一场、约可容纳270辆公共汽车的第三汽车场,已经在曹杨路建立起来,正式投入运转。这个设备先进的汽车场,将专门停放解放牌公共汽车。到1965年,场内已保管车辆337辆,全体职工334人,生产车间涵盖机、铜、电、木、缝、铁、漆、车、钳、焊、胎、场务司机、普工等。

当时,能成为汽车公司的职员,是一件令人骄傲的事。根据报纸的记载,1959年5月12日,汽车三场举办了庆祝143万安全公里、打破本市公共交通史上最高纪录的大会,有1500多名职工参加大会。

1988年,孙咏琦才19岁,就能进入这么一个大厂,成为极少的女性汽车修理师傅,孙咏琦倍感光荣。当时,穿一身工人制服上下班,能免费坐公交车,是一件令人羡慕的事。在修理车间里,和同事们一起值班、轮岗、修车、吃饭,在这样的朝夕相处中,爱情也不期而至。和孙咏琦在同一所职校读书的一位男生,当时也被分配到三汽,做机工。他游泳运动员出身,身材高大魁梧,为人豪爽热情,看到女同事提不动电瓶,常常慷慨出手相助。1991年,孙咏琦和这位昔日的男同学、如今的男同事喜结连理。她的弟弟也被分配到交通系统做驾驶员。他们成了一个“公交之家”。


爱闻汽油味的女生

一辆车里几百根电线,光是图纸就一大堆,足够叫人头晕。可孙咏琦一下子迷上了这个领域。母亲倒是为女儿有一丝担忧:都说汽车的汽油味道不好闻,有人闻多了还会头晕呕吐,女儿会不会受不了?但孙咏琦回家,爽气地一甩辫子,高高兴兴地告诉母亲:汽油的味道好闻!

孙咏琦

最初学汽车维修,是因为长辈觉得女孩子适合做份稳定的工作。但真的从事了汽车维修行当,没人会因为你是女性而让着你。修理车间的工人,要负责对公交汽车进行小修、保养、道路救援等。保养每三月、六月、一年一次。一级保养又分30、60、120天一次。此外,要根据驾驶员的报修,24小时对车辆进行小修。

夏季,公交车故障高发,全厂200多名技术工人不吃饭不睡觉,也修不过来。柴油的味道,会直直往人身上钻。往往回到家里,修理师傅们的头发、毛衣,甚至内衣上都是柴油味道,挥之不去。冬天,则是寒风凛冽。修车车间四面透风,为了修理时行动自如,修车师傅们仅穿一件毛背心就外出修理。沿着地沟钻到车底,仰头一看,十几米长的公交车车底的电线如“内脏”,真像肠子一样盘根错节,复杂如迷宫。人蹲在地沟里,不能站直,始终处于扎马步的半蹲姿势,久而久之,手痛脖子酸,十分辛苦。

照理说,修车的工人不上路,不会知道车辆在路上行驶的情况,更看不到探头,不了解驾驶员操作中的手势。但是孙咏琦很用心。根据车辆受损报修的情况,孙咏琦可以根据经验,从报修的内容推测出驾驶员在驾驶时的行为习惯。如一些车辆,报修问题是马达电线短路,可以看出驾驶员驾驶过程中不回钥匙,导致马达抵住飞轮,马达就容易烧掉。再比如,有的驾驶员喜欢用手一直拨弄方向灯开关,或者用车灯闪前车,这样,大灯组合开关就容易坏掉。碰到这种情况,孙咏琦会在修好车子后,悄悄提醒相关操作员注意,减少不必要的损耗。


车辆和知识,都要升级换代

从20世纪80年代至今,外面的乘客日常坐车,感受着公交从极为拥挤到宽敞舒适。场里面的工作人员,则见证着申城车辆的更新换代。

刚刚进巴士三公司时,孙咏琦修的是老式车,如铰链式公交车(661/640车型),即上海人俗称“巨龙车”的大型公交车。那时候,车辆内部电线密布,转盘里全是线索,发动机前置,掀开车前板来,一股热浪扑面而来,修车师傅们最常受到的工伤是烫伤。另外,对女师傅来说,电瓶沉重,有52公斤,两个电瓶巨大,需要两个人合抱才能挪动起来,或者边修边托住,真是累死人。有时一不小心砸下来,工人还要被砸伤。所以,当时修车,力气大最重要。

渐渐,孙咏琦发现,修理师傅光是力气大、能吃苦没用,还要会动脑子。

2005年开始,公交公司开始有高等级新型车辆。第一代申沃车开始出现在01路、112路和其他星级线路上。随着这些车辆上路,孙咏琦也面临全新挑战。第一次接触新型车时,仪表盘就给孙咏琦来了个下马威。一次,一辆新型车的门泵指示灯一直亮着。驾驶员来报修时指出,门能正常开关,就是仪表盘上的指示灯一直亮着。由于自己也是第一次接触新车,没有图标也没有任何说明书,只能硬着头皮去摸索,一条线路一条线路排查过来。当时,脑子一片空白,完全不知道到底哪里出问题。等到全部线路排查一遍,最后孙咏琦发现,是门泵的限位开关的问题。从此之后,孙咏琦就自己用万用表和校灯逐一摸索,然后画了一张图纸,将配电板上的一个个要点记录下来,再把自己摸索到的经验告诉同事。这张自制的图纸被使用多次,最后几乎被修理车间的人翻烂。

然而,大家刚刚熟悉这辆车,又来了新的挑战——厂里又来了更新的车。以前的集电板只有小小一块,新车的电子化程度更高,集电器更复杂,电线更新型纤细。这倒逼着师傅们,尤其是老师傅们必须要更新知识储备,必须迅速更新换代。如果说以前修车是力气活,那现在修车真是脑力活。现在,巴士三公司,光公交汽车就有好几种。有柴油车(电脑控制发动机)、进口柴油车(沃尔沃进口车,全部电脑模块控制)、混合动力车(柴油电动切换)、增程式车、新能源车等。这些车辆的特点,都是电控部分多,技术含量高,电子化程度高,而且升级换代快。

经历从吃香到冷清,如今的公交行业,重新吸引年轻人投入。

今年5月,巴士三公司人力资源部得到了这样一组数据:公司目前现有正式驾驶员3231人,实习驾驶员356人,平均年龄45.9岁,较2017年的47.2岁降低1.3岁。40岁以下青年驾驶员有1685人,占总数的47%。“截至4月底,今年累计有350余人投递简历应聘驾驶员岗位,其中绝大部分为80后及90后。”

题图来源:巴士三公司 图片编辑:邵竞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3)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