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文艺清单 > 文章详情
面壁十年,只为画一座山(文末有福利)
分享至:
 (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李君娜 2020-06-01 09:13
摘要:当印象主义邂逅中国山水

十年画一山,十年画华山,这是当下画家中罕有的。5月29日,《华山十年——田学森油画展》在宝龙美术馆开幕。


展览现场

数年前,田学森在各地游历后,选择了华山作为创作方向。从2010年直到2020年十年间,不论寒冬还是酷暑,田学森都辗转在华山深处的山峰之巅或峡谷里面,包括画具和巨幅画框等在内,都要自己徒步背上背下。他使用油画技法描绘中国山水,借鉴了印象主义户外写生的传统。在华山面前,他将以往的绘画经验舍弃,重新以华山为师,用油画丰富的色彩和酣畅淋漓的笔触再现生活的时代,也再现华山十年的样子。

之所以选择画华山,田学森说:“华山是华夏之根、中华之魂。它的地貌特征非常雄伟。可以说,华山是顶天立地的脊梁,我们每个人走的路,都是寻脉的过程。”

在华山旷野山林的无人之境,田学森以一颗敬畏自然之心,怀着与先贤和天地精神交流的渴望,感受华山文化的厚重并接受来自华山精神的滋养,殉道般独自面壁写生作画十载——以天地为画室,完成了以华山为主题的一系列约六十幅油画作品。

旅居上海及游历欧洲多年的经历,让他的绘画实践结合了海派文化及西方印象主义的手法,探索油画语言与中国传统山水画的结合,作品中带着中国文人的气象。


田学森在华山作画

坚持以华山为油画创作主题,也让田学森走出了自己的一条绘画创作之路。此次展览,选取了田学森最具代表性的作品展出。身处自然山川中描绘景物,观赏田学森的作品,更能联想到他在华山创作的无数个日日夜夜,也为观者提供了一种重新思考世界、感受自然未知的可能。


田学森在华山作画

艺术家以自我意识重新组织自己的精神世界和感官世界,试图探索山水人文与历史阶段的内在沟通体验。这些感受汇集在他的作品中,带给观者不同于寻常展览的视觉与心灵享受,体验到更多穿透时间的艺术力量对人内心的沐泽与启迪。


作品《留霞》

《留霞》写生于2014年冬季的华山西峰。西峰夕照是关中八景之一,晚霞照耀绝壁,一侧是幽深的峡谷。田学森作画处,是一个经典的摄影角度。艺术家在刺骨的寒风中反反复复调整色调与枝条山石等,以顶天立地的构图,表现西峰夕照的气魄。

《天岸》于2015年写生创作,写生于华山主峰对面的山谷。这幅画长6.6米,高2.2米,是一幅五联画,耗时近两年完成。这幅画尝试采用中国画散点透视的方法,部分组合取舍了自然景色,不断尝试一些树木山石的增减和云雾虚实的推敲,为日后融合中国山水画的气韵等做了主动的积累。

华山的山体多为裸露,岩石的肌理也一目了然,和传统山水画中的皴法别无二致,田学森以线造型勾画轮廓,以写的方法勾写树干,他早年国画的根基在此激活,他借助皴法将复杂的景致概括到画面中来,然后再敷以色块塑造山石的结构。华山的峰峦在阳光之下,阴阳向背,大开大合,田学森据于一处,面对瞬息万变的光影,抓住最感人的刹那。在他的笔下,有着华山不同的视角,无论是游人如织的景点,还是不见人烟的无人区域,或是白雪皑皑的峰脊,还是流水潺潺的山泉,都成为他笔下的意象,他以艺术的方式述说他与华山的相遇与情缘。艺术家丁乙这样评价:“在当下主流创作更注重城市文化的氛围下,田学森能够沉浸在山水创作中,值得肯定。”

有兴趣观展的读者可发送相关信息至编辑邮箱:ljnjf@163.com,将择先送出观展门票。

图片编辑:朱瓅
题图说明:展览现场 作品《天岸》
图片来源:宝龙美术馆提供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