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科教 > 教育在线 > 文章详情
人基因组“暗物质”有了原创发现,有望开发成治疗银屑病等难治病的多肽类药物
分享至:
 (1)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徐瑞哲 2020-05-21 13:32
摘要:目前全球多肽类药物的研发,已广泛涉足疫苗、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病毒多肽,以及抗菌性活性肽、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银屑病不仅常见,而且高复发,它其实是一种皮肤免疫性炎症。针对这类难治的自身免疫性疾病,科学家有了原创性新发现。

顶级学术杂志《科学》子刊——《科学·进展》(Science Advances),于5月20日发表了上海交通大学基础医学院王宏林团队最新科研成果,报道了课题组发现人基因组非编码区的编码多肽“miPEP155”,能够调控炎症环境中树突状细胞的抗原提呈能力,对小鼠类银屑病与多发性硬化症(EAE)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模型具有较好治疗效果。

据悉,这一多肽有望成为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创新性药物。

【探索基因不编码的“暗物质区”】

传统观点认为,非编码区的基因并不编码,所以也被人称为“暗物质区”。但最近的研究表明,miRNA前体及其他的长链非编码RNA,含有的微小开放读码框也具有编码多肽的能力。

一般而言,小于50个氨基酸长度的肽链,被称为多肽。在机体内很早就发现了一批具有生物活性的多肽,如:免疫活性肽、神经活性肽等,其潜在功能涉及人体的激素、神经、细胞生长和生殖各领域。已知人体内存在1881个miRNA的前体,以及超过20000个长链非编码RNA。这些“非编码区”编码的多肽,甚至超过了目前已知所有蛋白的种类,极大拓展了人们对于体内多肽及其功能的认识。

此次,在这篇题为《长链非编码RNA-155编码的微肽通过调节抗原递呈抑制自身反应性炎症》的研究论文中,课题组发现了人树突状细胞中“非编码”基因“microRNA155 host gene”存在编码多肽的潜能,并通过进一步研究证实,将这一多肽命名为“miPEP155”。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了解到,多肽具有人体内不结存,无副作用、用量少、吸收快、生产成本低廉等优点。目前全球多肽类药物的研发,已广泛涉足疫苗、抗肿瘤药物、心脑血管药物、抗病毒多肽,以及抗菌性活性肽、诊断试剂盒的研究。

【对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小鼠有效】

那么,它对银屑病有什么作用?银屑病并不致死,但大量的皮屑常使患者瘙痒难耐、痛苦不堪,严重影响其生活品质,而且表皮结痂影响患者的外观,也严重影响患者的社交及工作。

研究人员发现,在小鼠类银屑病模型中,这种miPEP155治疗显著减少了皮肤的厚度和真皮中的炎症细胞浸润,可能通过抑制机制减轻了银屑病模型的发生发展。而在另一种自身免疫性疾病小鼠多发性硬化症模型中,尾静脉注射miPEP155,同样大幅度减缓减轻了疾病的发生发展。这一系列实验,为自身免疫性疾病的治疗提供了新的可能策略。

专家认为,王宏林课题组利用分子生物学及抗体检测的方法,在世界范围首次发现了并命名miPEP155,并申请了专利。而且,其在两种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小鼠模型上明确了其生物学功能,有十分理想的治疗效果。未来,团队有望对miPEP155结构进行进一步优化使其达到最佳的治疗效果,最终成为一种靶点明确、疗效明显、低毒副作用、成本低廉的原创性治疗自身免疫性疾病的多肽类药物。

这项研究受到国家杰出青年科学基金、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及青年项目、上海市转化医学协同创新中心项目及上海市高水平地方高校创新研究团队计划的支持。王宏林研究员具有成功获得国家I类新药临床批件的经验与实力,团队内博士后牛立慢、楼方舟以及助理研究员孙洋为论文的共同第一作者。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笪曦
内图来源:上海交大医学院 供图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