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疫情催生的这个新产业预测会火,上海如何把握发展先机?
分享至:
 (15)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进 2020-04-17 06:21
摘要:此次全球性的疫情进一步助推了远程办公、智能检测等智能项目的广泛应用,这将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场景产业,推动智能经济进入物联化、模块化的发展新阶段。上海需要前瞻性地抓住场景产业发展的先机,重塑上海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党的十九大报告明确提出推进互联网、大数据、人工智能和实体经济的深度融合,人工智能已经上升为国家战略。随着人工智能技术的逐渐成熟,世界各国和跨国企业均积极布局人工智能市场,应用场景不断扩展。此次全球性的疫情更是进一步助推了远程办公、智能检测等智能项目的广泛应用,这将催生出一个全新的场景产业,推动智能经济进入物联化、模块化的发展新阶段。上海需要前瞻性地抓住场景产业发展的先机,重塑上海制造的核心竞争力。

场景产业是智能经济的新龙头

1. 应用场景开发催生出全新的场景产业

所谓产业是指具有某种同类属性的企业经济活动的集合。据此,我们将场景产业定义为:借助互联网平台和5G网络,提供现实世界虚拟镜像业务及其网络服务的经济活动集合。场景产业是智能经济发展的必然产物。智能经济的有效运行和良好发展离不开特定的空间和载体,即“应用场景”。应用场景因为开发主体不同、技术路径迥异,不可避免地会形成新的“信息孤岛”,这与智能社会“万物互联”的基本原则相违背,数字化、网络化、标准化、模块化的场景产业由此应运而生。

在场景产业中,应用场景被区分为通用场景、专用场景、个性化场景等不同的类型,场景设计、运行、维护等环节被细分为一个个标准化的业务模块,形成基于平台分包体系的网络状场景产业链。分包企业在智能工具和智能决策系统的协调下,以模块化软件的形式进行流水线式的应用场景开发,从而将独立、分散的应用场景开发,规范到统一标准的技术体系中,由此保证整个场景生态系统能够有效地实现互联互通。

2. 场景产业是智能经济的先导产业

在智能体系中,应用场景主要提供四项功能:现实世界的空间镜像,智能设备的网络连接,用户需求的深度挖掘,个性化的智能服务。其中,虚拟空间的镜像功能是实现其他功能的基础——在万物互联的智能经济时代,数以兆亿级的智能设备将通过新型基础设施所提供的标准接口接入智能网络,同时将消费者在应用场景的活动中所产生的海量异质异构数据,实时传输给相关的场景服务企业和大数据中心,企业据此为消费者提供个性化的产品和服务,对系统进行远程维护、开发新一代数字产品等。

面对海啸般的数据潮涌,应用场景需要对数据信息进行分级处理、分类加工,以减少系统开销、降低网络负载,这是智能系统安全运转的前提条件。目前智能技术的解决办法是:模拟人类的智能,以应用场景的形式,克隆出一个虚拟的现实世界,从而以人类熟悉的方式对海量数据进行处理。应用场景不仅仅是虚拟空间与实体世界之间的接口和通道,更是数据生成、产品加工和万物互联的环境空间,其他各类产业依托应用场景,围绕着“两个空间”体系的衔接而展开智能化升级。场景产业因其基础性、广泛性而成为智能经济的先导产业。

3. 场景产业有望引领智能经济的大发展

各类应用场景作为现实世界的空间镜像、万物互联的接口通道,有望进一步升级成为新一代的网络交易平台。用户通过场景获得服务体验,各类交易在场景网络中完成,技术创新、服务创新、商业模式创新也将围绕应用场景而展开,企业只有立足场景体系方能生存。场景竞争的核心是为消费者提供特定场景下的适配信息或服务,企业的竞争力取决于各个场景生态系统的吸引力、发展前景和生态环境。适配意味着不仅仅要理解特定场景中的用户,还要能够迅速地找到并精确推送出用户需求的信息和服务。对相关信息或服务的发现、聚合与推送能力,决定着场景的适配水平。

场景产业的适配性得益于其数字化、物联化、模块化和智能化的特性,在场景产业中,所有的“人”和“物”都被数据定量化,并通过不同的应用场景,纳入一个有机的数字生态系统中。数据既是场景产业的基本生产要素,更是把握传统产业智能化变革的关键性资源。无论是建立全新的智能产业,还是用智能技术改造传统产业,或者推进智能技术向各产业渗透与融合,任何一条智能化路径都离不开场景产业所提供的分工体系和场景服务,场景产业也因此有望成为“数字产业+互联网产业+人工智能”的综合体,引领智能经济的大发展。

场景产业重新定义新型基础设施的功能

1. 智能化是新型基础设施的重要特征

新型基础设施主要服务于智能化社会,是否具备智能传感、动态重组以及智能决策功能,是判别新旧两种基础设施的主要标准。

人工智能时代的新型基础设施,不仅包括5G、工业互联网、智能工厂、智能可穿戴设备等硬件基础设施和装备,还包括基于“云、网、端”等硬件载体的软件系统和场景环境,如大数据、云计算、人工智能、智能决策系统等。前者构成整个智能系统的硬件骨架,是看得见摸得着的有形实体;后者为硬件系统和各类设备提供智能化的数据服务和组织协调,是智能体系的神经网络和大脑中枢,赋予硬件骨架系统智能感知功能和自主决策能力。

2. 新型基础设施的功能由应用场景定义

应用场景同时也定义了新型基础设施的功能。未来的智能体系,机器由应用软件定义,被称为“软件定义的机器”。比如苹果和华为手机可能配置的是同种芯片、同样的摄像头,外观也十分相似,但只要其运行的操作系统不同、应用软件不同,其带给用户的体验、所能提供的功能就不同,市场会将其区分为完全不同的两种产品。同理,应用场景不同,智能设施和智能设备的功能也就不同。

智能体系的新型基础设施,被场景产业以应用场景的形式在逻辑上划分为一组组独立的虚拟网络,构成了“网络切片”式的智能网络分工协作体系。消费者、生产者都依据智能网络体系的逻辑规则开展活动和创新,就如同计算机的各类软件都运行在操作系统之上一样。场景操作系统就是智能单元被重新定义、有效融入万物互联体系的神经中枢。

上海如何把握场景产业的发展先机

场景产业主要面向智能经济的需求端,与供给端的芯片研发、人工智能等是互相补充的两个方面。掌握核心智能技术和开发智能产品,有助于打牢智能化的产业根基,而发展场景产业,则有利于把握超大规模市场的优势,以市场需求拉动传统产业的智能化升级。

上海同时拥有消费市场发达、智能技术领先的双重优势,更具场景产业发展的主动权。面对即将井喷式发展的场景产业,上海需要率先打牢两个方面的基础:一是积极研发场景产业的共性技术,二是加快建设智慧城市升级所需的工业互联网基础设施。具体可以从以下三个方面把握场景产业的发展机遇。

1.集聚场景产业的数据资源

数据是智能经济的基本生产要素,也是场景技术迭代发展的基础资源。当前,各地都已意识到数据资产的重要性,“数据资源战”已全面展开。各地的政策举措主要包括三个方面:一是努力争取国家数据中心的资源;二是积极引进BAT等大企业的数据中心;三是发展本地的智慧城市产业和项目。但还普遍存在一些问题:一是政府公有云资源缺乏,资源使用效益不明显;二是网络使用费用高昂,企业自有的客户数据、交易数据和接触数据普遍难以有效存储和利用;三是传统产业进入壁垒较高,“数据坟墓”现象非常普遍。

对此,上海可以从提升政府项目的正外部性、为场景企业优化开发环境两个方面入手,积极集聚场景企业、产业应用数据等两类资源。一是依托强大的政府资源和智慧城市项目,为企业提供低成本的“公有云”等存储服务,吸引企业将数据存储到“公有云”中,为专家知识库的建立、场景服务产品的开发积累数据资源。二是创造公共知识的创新交流平台,优化场景企业的开发环境。用户参与产品设计和开发是智能经济时代的新现象、新趋势,有效开发应用场景同样需要企业和广大用户的积极参与。可以借鉴Linux开源社区的研发模式,通过降低网络通道费用,吸引社会开发力量和企业广泛介入应用场景的开发,以数据交易的活跃换来知识累积。

2. 提升大数据分析能力

大数据分析技术是智能时代关键性的共性技术,包括算法、算力和算据三个方面,人工智能技术和场景产业的发展都离不开强大的算法能力。场景模式下,传统的结构化数据进一步转变为动态、多样化的非结构数据,企业的IT系统需要将内部数据与外部数据进一步整合、挖掘与利用,与智能终端、无人工厂、大数据平台形成点、线、面联动的场景产业体系。这已经超过了单个企业的能力范围,需要政府从技术与社会融合的高度,制定智能经济和大数据应用的整体战略规划,从上下游产业链协同发展的高度,切实提升场景产业发展所急需的核心算法能力。

3. 研发场景操作系统,突破产业发展瓶颈

场景操作系统是场景产业健康发展的命门,也是新型基础设施实现智能化互联互通的基础。当前我国无论是工业软件(工业数据库、工业操作系统)还是PC机操作系统(如windows),都严重受制于国外的软件。场景产业的发展,需要进一步统一PC端与工业端的操作系统,建立起万物互联的统一操作系统。新的发展需求提出新的挑战,也带来新的机遇,上海可以发挥科技优势、人才优势、产业优势,集中力量突破瓶颈,占领场景操作系统的产业高地,引领智能经济的飞速发展。

作者单位:上海社会科学院国际经济交流中心、复旦大学应用经济学博士后流动站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视觉中国 图片编辑:苏唯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