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关键时刻能否挑得出人、拉得出队伍?习近平提到的这四个字至关重要
分享至:
 (4)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汪怿 2020-04-05 06:21
摘要:养兵千日,用兵一时。我国要抓紧建立“平战结合”人才创新机制,加大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力度,有效应对各种重大公共安全风险。

习近平总书记近日在浙江考察时强调,要立足当前、着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坚持平战结合,完善重大疫情防控体制机制,健全公共卫生应急管理体系,推动工作力量向一线下沉。疫情发生以来,总书记多次在不同场合提出了“平战结合”的要求。比如,此前在北京考察新冠肺炎防控科研攻关工作时,他就指出,要坚持平时和战时结合、预防和应急结合、科研和救治防控结合,加强疫病防控和公共卫生科研攻关体系和能力建设。要统筹各方面科研力量,提高体系化对抗能力和水平。

打赢疫情防控人民战争、总体战、阻击战,关键靠科技。有效应对和战胜包括生物安全在内的各类重大公共安全风险,需要把科技创新放在一个突出重要的位置上。而推动科技创新,关键在人。针对目前存在的短板,我国要抓紧建立“平战结合”人才创新机制,加大协同创新和联合攻关力度,有效应对各种重大公共安全风险。

疫情暴露出哪些人才创新机制短板

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是指对国家发展、社会稳定、人民生命财产安全造成严重冲击的风险,包括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总的来说,经过多年的努力,我国科技创新人才的能力水平有了显著提高,应对各种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能力也在提高。此次疫情中,我国科研团队在短短一个多月内就在临床救治和药物疫苗研发、检测技术和产品、病毒病原学和流行病学、动物模型构建等方面取得了积极进展,为疫情防控提供了有力的支撑。但客观而言,这次疫情也暴露出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中人才团队储备不够、技术项目储备不够、人才协同创新不够的短板。

一是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人才、团队储备不够。在常态化把握人才规模的基础上,对应对重大公共风险的人才“家底”“家当”缺乏系统全面的把握,对迅速展开科技攻关的核心人才、支撑人才、相关人才掌握不够,缺少涉及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相关人才的战略储备机制和储备计划。在人才培养、考核激励等机制上,与通用领域采用同一标准,缺少专门倾斜,导致有关人才从事相关领域兴趣意愿不足。

二是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技术、项目储备不够。一方面,缺少风险意识、危机意识,对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技术、项目的重要性认识不足,缺少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战略储备技术、项目清单,对战略方向、重要领域、核心技术及其分布整体把握程度不够;另一方面,缺少战略意识、前瞻意识,对包括广谱抗病毒药物、疫苗研发等在内的有效应对潜在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技术、项目,缺少前瞻规划、战略布局和储备。在国家重大科技专项上,针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项目安排偏少,投入力度偏小。

三是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载体平台、物资设备储备不够。作为人才培养重要载体的高校,缺少专门针对应对公共安全风险的学科设置、专业分类,在知识建构、能力培养、人才开发上的准备不足;作为主力军的科研机构、创新平台、重点实验室等,缺乏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机制,没有为应对风险做好准备、预留空间。

四是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科技攻关协同创新不够。限于现有的科技管理体制、资源分配利益共享机制、人才评价激励奖励机制,课题申报实质联合攻关少,缺少像“两弹一星”、牛胰岛素那样跨单位、跨学科、跨领域的“大兵团”协同作战。同时,真正碰到战略任务、战略使命的时候,首席专家充分得到授权,各创新主体各司其职、各尽所能、相互配合的机制也有待进一步完善。

建立健全“平战结合”人才创新机制

养兵千日,用兵一时。面对突发重大公共安全事件,既要着眼当前急需,及时组成人才团队,形成创新联盟,加快科技攻关,迅速形成战斗力,以最短的时间、最快的效率取得战果;又要放眼长远,加强战略谋划和前瞻布局,在安排战略领域、优势领域的同时,对可能导致重大风险的领域,储备一批战略人才及团队、一批战略项目、一批战略平台载体、一批战略物资,甚至储备极端情况下的备份计划、替代方案,加大人才培养和重大科技创新,提高应对风险能力。

一是加大人才、团队的战略储备。第一,摸清人才底数。组织协调多个部门,对现有人才及创新团队力量进行排查,摸清本地人才及其创新团队底数、来源、层次、分布,明晰人才知识基础、专业优势、技术能力、前期积累和现有成果。第二,建立清单制度。针对重大风险,建立人才大中小型名单制度,动态更新小名单(应对风险关键领域的战略科技人才、科技领军人才、核心团队成员)、中名单(有关领域的重要支撑人才)、大名单(相关领域的有用人才),加强应对重大风险人才战略储备。第三,建立海外“蓄水”机制。要加大海外人才资源的储备,有效激发海外留学人员、外籍人才、外国专家作用,有效调动我国海外研发组织、离岸创新创业中心、创新平台、国际实验室、研发分支机构作用,加强海外联系。同时,建立涉及重大安全风险的海外人才蓄水储备机制,探索与海外顶尖专家可能的合作方式。第四,完善倾斜机制。在应对重大公共风险领域,建立特殊的人才培养、创新突破、科研管理倾斜机制,引导科技创新人才加大相关领域研究。第五,建立诊断机制。要结合战略分析、危险分析,定期开展重点人才诊断机制,在关键时刻要给得出名单、挑得出人选、拉得出队伍。

二是加大技术、项目的战略储备。建立应对重大风险的技术和项目储备机制,通过设立专项基金,实施重大工程、重大科技攻关计划,积极开展相应领域的基础研究、应用研究和技术开发,储备一批技术、一批方法。要根据风险的性质、特点和不同阶段需求,确定科研攻关方向,确定近期项目、中期项目和远期项目。要依托战略储备项目,强化基础研究、应用研究、技术成果转化等人才的锻炼培养,并从中发现新的风险点,探险新的技术路线和方法。

三是加大基地、物资的战略储备。第一,储备一批战略基地。依托有条件的高校、科研院所、企业、行业组织储备建设一批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研究基地、测试基地、成果转化生产基地。第二,储备一批战略载体。推动国家和地方重点实验室、工程中心、专业技术平台、功能型平台等各类科研基地成为战略储备载体平台,平时开展相关研究,“战时”优先面向各类创新主体开放载体,为人才创新联盟、应急攻关提供服务。第三,储备一批战略资源。积极储备有效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资本、技术、信息、数据、文献、病例、标准、案例和生物资源,以备“战时”使用。

四是强化应对风险的战斗准备。第一,有预判机制、定期会商机制,建立战略科学家、科技领军人才、核心创新团队、公共安全专家、政策制定者组成的联盟,建立专家顾问团,建立参谋系统,针对可能出现的自然灾害、事故灾难、社会安全事件、公共卫生事件等突发公共事件进行预判。第二,应急响应机制。制定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应急行动指南,完善风险预警机制,紧急情况下迅速启动。

五是建立人才创新应急响应机制。第一,快速甄选、组建人才团队。要打破常规,特事特办、急事急办、非常规事非常办,综合使用人才评价发现机制,依托高校、科研院所、企业等各方面现有优势力量,或采取直接任命、直接点名,选好选定首席专家,组织精锐力量,建好应急人才创新联盟,快速响应、快速筹备、快速启动项目。在引导团队各自拿出解决方案的同时,由政府引导组建大的协作创新团队,相互取长补短,开展联合攻关。要给予首席科学家充分的权力,包括“组阁权”、指挥权,对人财物的支配权,对科技路线的决定权、分配权。第二,探索建立密切配合的协同创新、科研攻关机制。要突出“大兵团”作战特点,合理分解研究任务,采取更加果断、有力、科学周密的行动,强化协同创新,增强应急攻关能力。要突出“没有大小、不分彼此”,打破身份、资历、所有制界限,谁有办法思路、谁有最新技术,就可以试验,调动各种力量参与到课题研究、技术攻关、创新突破上来,通过全链布局、多种方案、齐头并进,找出技术路线、可行方案。要建立人才创新联盟内部高效的定期沟通、问题诊断、知识共享、共同学习机制,及时共享研究收获,总结成功经验,对难题集思广益、出谋划策。同时,要建立更大范围的国际协同创新机制,强化与各国高校、研究所、实验室创新团队合作交流,探索建立应对重大公共安全风险的全球治理机制。

六是加强组织领导。第一,建立健全领导体制。按照新型举国体制的要求,突出全国一盘棋,打破单位、体制、区域甚至门户差别,构建平战结合、指挥统一、反应灵敏、责任明确的领导体制。强化平时战略谋划、战略储备,强化战时应急攻关创新的组织结构、人员配备、运行机制、方向任务、工作纪律。第二,强化政策引导激励。对平时能有效识别风险、遏制化解危机、将损失降到最低的人才、团队,在重大科技创新项目、技术创新研发项目、人才计划申报方面予以倾斜。对战时积极开展科技攻关并作出突出贡献的人才、团队,在人才计划、科研项目、经费使用、人才奖励等方面予以倾斜,战时响应重大安全危机的科技攻关经历可直接作为职称申报评审时的重要依据。对参与战时人才创新联盟的中小型科技企业,在申办高新技术企业、高新入库培育企业和人才户籍引进、居转户等方面也要有所倾斜。

作者为上海社会科学院政治与公共管理研究所研究员,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特聘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周丹旎 题图来源:新华社 图片编辑:笪曦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