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区情 > 上海屋檐下 > 文章详情
“我是一名护士,在隔离点是保姆、客服、维修员……”
分享至:
 (129)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黄尖尖 2020-03-29 20:08
摘要:从3月28日零时起,上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目前杨浦区第三集中医学观察点已基本满员。

28日下午,天上飘着冷雨,杨浦区第三集中医学观察点门前,一场特殊的告别在雨中进行。从瑞士返沪的21岁留学生小刘(化名)隔离期满14天,爸爸来接他回家。

酒店门口,陪伴了他两个星期的隔离点医护人员、保安、酒店工作人员一起目送他离开,医护人员还亲手设计了一张贺卡,连同解除隔离告知书一起送到他手上。“谢谢你们!我感觉就像拿到了毕业证书一样。”车子发动了,小伙子几次摇下车窗向他们道别。

从3月28日零时起,上海对所有入境来沪人员一律实施为期14天的集中隔离健康观察。目前,杨浦区第三集中医学观察点已基本满员,累计留观者112人,其中境外返沪人员107人,上海本地隔离人员5人,今天(29日)又有6人解除隔离走出观察点。


24小时腾出124张床位

这几日上海气温骤降,而隔离点内不能开空调,在医护工作站里上夜班的护士王玉荣不禁打了几个哆嗦。夜已深了,打来总台的电话却不少。“我们24小时有人在,有任何问题随时联系。”这是住客进入隔离点时工作人员告知他们的温馨承诺。除了健康问题以外,住客电视机出了故障、马桶堵了、网线坏了,都会打来求助电话。王玉荣原是市东医院的一名护士,如今在隔离点,她笑称自己成了保姆、客服、维修员……

杨浦区第三集中医学观察点由来自市东医院的12名医护人员负责运营,杨浦区组织部选派了8名志愿者加入服务,承担起该点位的防控任务。3月20日下午5点接到任务,3月21日早上开始接待第一批住客,一个全新的隔离点在一夜之间筹建成立。

“要在最短时间内,按照感染控制的要求,组建三个通道,污染区、半污染区、清洁区三区划分,设计人员行走路线和隔离流程,24小时完成124张床位的准备工作。”负责带队的副院长市东医院叶成林告诉记者。在客人入住前,所有通道、药品的标识都要做清楚,就连通道上的台阶都是工作人员一夜之间搭建出来的。“我们还特意设计了一个床位分布图,就像沙盘一样,每个床位的使用状况和留观人员情况一目了然。”

入驻隔离点前夜,主治医生徐惠娣把自己的孩子送到了乡下亲戚家中,全身心投入隔离点工作中。由于航班在晚上、凌晨和下半夜抵达的多,他们经常和衣而睡,时刻准备着接收人员,目前这些进驻隔离点的工作人员已在岗位上连续坚守了超过200小时。


楼上住客有哮喘,楼下住客烟瘾犯了

506房间来了一名46岁的英国客人,从进隔离点时他就告知工作人员自己有哮喘。“哮喘病人有呼吸系统基础性疾病,而且是过敏体质,是我们的重点观察对象。”王玉荣每天两次跟踪这名住客的身体状况,“目前他的身体状况良好,4月5日就可以离开了。”

楼下的406房间,住着一名长期抽烟的住客,住进隔离点四五天以后,该住客开始十分烦躁,每天打电话来说自己烟瘾犯了。“我们耐心劝解了多次,后来给他买了禁烟口香糖送过去,让他缓解焦虑情绪,现在已经好多了。”

在隔离点内,所有医护人员都是“隐形的客服”,几乎每一刻都在和住户沟通。“前天有几位大学生要参加网络考试,但酒店本身的Wi-Fi信号不好,为了保证他们考试期间信号畅通,我们专门跟酒店商量增加了路由器,视频教他们安装。”王玉荣说,隔离点工作站的电话就是服务总台,每一次响起,都带着一个不大不小的难题。

“803和806的客人说托运行李还在机场没有发过来,出入境那边的电话一直拨不通。”隔离点负责协调公安、街道、酒店、安保等部门的联络人胡良凯联系了长海派出所对接出入境部门,终于帮客人找回了行李。


一边当“知心哥哥”,一边守住零感染底线

深夜时分,1204房间的阿姨又打来了电话。自从住进隔离点以来她就一直有严重的心理焦虑,晚上睡不着觉。接电话的是市东医院的检验师陈震:“一开始她不肯说原因,后来聊了几天,阿姨才慢慢把自己的情况告诉我们。”

阿姨是作为密切接触者从社区被送到集中隔离点的,当时在小区里由救护车送走的时候,不少小区居民围观了这一幕,这对她造成了极大的心理压力。“她很自责,觉得别人会责怪她,邻居和亲戚会把她当做病人看待。”

了解到她的焦虑点以后,陈震开始站在专业的角度开导阿姨:“您只是为了身边人的健康来这里观察几天,所以不需要有思想负担……”反复劝解之下,阿姨终于打开了心扉:“其实我原本身体可好了,还是骑行队队员,我们还计划今年5月骑行去旅行呢……”

在隔离点,“知心哥哥”陈震还有一个重要的职责,院感培训师。隔离点内的安保、保洁等人员每天巡逻、送餐、送物品、清理医疗废弃物,要穿隔离服进入半污染区,他们的防护培训工作都由陈震负责。“安保和保洁人员都不是专业的医护工作者,因此在上岗之前,要对他们进行反复培训。”

防护服穿戴的步骤,对医疗废弃物处理的方法,对不同物品消毒液的浓度不同,每一个环节,每一个流程,都要培训和关注。“培训一次是不行的,要反复训练,还要进行考核,确保万无一失。”

要进入污染区了,一批工作人员正在穿戴防护服。陈震站在一边,聚精会神地观察着每个人的每一步动作,不敢眨一下眼睛,因为哪怕是一个细微的纰漏,都可能攸关性命。

“零感染是底线。”副院长叶成林说,“我们在保证安全的同时做好服务,让这段隔离期成为每一位住客人生当中值得回味的记忆。”

栏目主编:徐敏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