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观点 > 思想汇 > 文章详情
从毛泽东到习近平,一以贯之强调的是怎样的人民观?
分享至:
 (10)
 (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胡伟 2020-03-30 06:31
摘要:我们绝不应该一面讲“初心”,一面却要人民“感恩”。在这上面犯糊涂,就突破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底线。

在当今世界政党当中,也许没有一个政党像中国共产党这样从理论上把人民置于无以复加的至高无上地位,不但党的宗旨是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初心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而且在宪法上规定了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并宣示人民立场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政治立场。毛泽东同志曾提出“人民就是上帝”,要感动“上帝”而不能惹怒“上帝”的观点。此后,中国共产党人相继提出一系列响亮口号:立党为公,执政为民;一切为了人民,一切依靠人民;权为民所用,情为民所系,利为民所谋;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等等。习近平总书记更是向广大党员干部强调,民心是最大的政治,要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由此可见,中国共产党人的人民观是一以贯之的。

历史唯物主义的必然逻辑

首先,人民是“上帝”,领导干部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是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必然逻辑。历史唯物主义确立了人民群众的历史主体地位,针对英雄决定历史的唯心史观,马克思、恩格斯在《神圣家族》中针锋相对地指出:“历史的活动和思想就是‘群众’的思想和活动。”毛泽东的一个著名论断就是:“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基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历史观,习近平同志一再肯定人民群众的历史作用,指出“人民是创造历史的动力,我们共产党人任何时候都不要忘记这个历史唯物主义最基本的道理。”在党的十九大报告中他又强调:“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是决定党和国家前途命运的根本力量。”

对于马克思主义的这一基本立场,毛泽东曾以“人民就是上帝”进行了形象概括。1945年6月11日,毛泽东发表了著名的中共七大闭幕词——《愚公移山》,其中说到我们会“感动上帝”的问题,“这个上帝不是别人,就是全中国的人民大众。”这篇脍炙人口的讲话,首次提出了人民就是“上帝”以及共产党要“感动上帝”的思想。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多次说过人民就是“上帝”,直到生前最后一年即1975年10月8日,他在会见南斯拉夫客人时又说:“人民就是上帝。”这一论断,是对“人民是历史的创造者,人民是真正的英雄”这一马克思主义唯物论的形象表述。

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年春季学期中央党校(国家行政学院)中青年干部培训班开班式上,提出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的重要命题,这与毛泽东上述“感动上帝”的思想既一脉相承,又与时俱进。因为我们感动了人民这个“上帝”,人民提供“水”滋养了共产党这个“鱼”,滴水之恩当涌泉相报,所以必须感恩人民。共产党的“小米加步枪”之所以能够打败国民党的飞机大炮,原因就在于共产党把人民当上帝,敬仰人民、敬畏人民,形成了党和人民群众的鱼水关系和血肉联系,赢得了广大人民的支持和帮助。因此,党必须感恩人民,回报人民,更加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倘若党的各级干部为人民群众做了一点事情,就要求人民群众感恩,那不是把次序搞颠倒了吗?我们绝不应该一面讲“初心”,一面却要人民“感恩”。在这上面犯糊涂,就突破了共产党人的政治底线。

人民当家作主的必然结果

其次,人民是“上帝”,领导干部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是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地位所决定的。现代政治的一个基本原理,就是人民主权,用党的政治话语表述即“人民当家作主”。人民是国家的主人,而党和国家的各级领导干部则是人民的公仆,这个主仆关系不能颠倒。

按照马克思主义观点,社会主义从政治层面上说就是把对人的统治变成对物的管理,使人民真正成为社会的主人。恩格斯指出:“以往国家的特征是什么呢?社会为了维护共同的利益,最初通过简单的分工建立了一些特殊的机关。但是,随着时间的推移,这些机关——为首的是国家政权——为了追求自己特殊的利益,从社会的公仆变成了社会的主人。”用马克思的话说,剥削阶级的“国家政权只不过是民族躯体上的寄生赘瘤”。因此,社会主义国家必须是人民共和国,国家一切权力属于人民。

由此可见,无论是马克思主义原理,还是现代政治理论,都肯定了人民作为国家主人的应有地位。不仅如此,毛泽东还进一步提出“拜人民为师”,邓小平则深情地说“我是中国人民的儿子”。对此,习近平同志反复指出,“党员干部与人民群众的关系就是公仆与主人的关系”,“老百姓是我们的衣食父母”,“必须从思想和感情深处把人民群众当主人、当先生”,“在人民面前,我们永远是小学生,必须自觉拜人民为师”。在党的理论中,人民不仅是主人,而且是父母、是老师。有鉴于此,作为公仆、儿子、学生,党的各级干部要对人民保持感恩心,这是合乎逻辑的必然结论。

虽然党的理论说得很清晰,但由于中国长期受封建主义和“家长制”观念的影响,在不少人心中,上述主仆关系往往是反过来的。在现实生活中,一些干部至今都搞不清楚谁才是“衣食父母”,他们不去拜人民为师,而是时刻不忘“教育人民”,不少领导干部甚至以“主人”自居。究竟谁是国家的主人,谁在当家作主,老百姓对这个问题的认知更多不是通过理论阐释和政治口号,而是通过活生生的现实和具体的事例体会到的。因此,只有广大干部学会感恩人民,真心把人民当作“上帝”,人民才会感受到自己是国家的主人,这正是共产党领导的社会主义国家的应有之义。

民心是最大政治的必然要求

最后,人民是“上帝”,领导干部保持对人民的感恩心,也是“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基本要求。古往今来,人心向背始终是国家治乱兴衰的决定性因素。“得民心国家必安、失民心国家必危”,古人的这一概括道出了一个颠扑不破的真理——民心是决定“谁主沉浮”的根本力量。正如习近平同志所说:“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正义是最强的力量。正所谓‘天下何以治?得民心而已!天下何以乱?失民心而已!’”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要坚持群众路线,把党和人民群众的关系比喻为鱼水关系,原因正在于此。

在新中国成立后,毛泽东同志继续在不同的时间和场合多次提到人民是“上帝”的问题,在“感动上帝”的基础上,又提出了“上帝”不能惹,谁惹怒了“上帝”就要垮台的论断。据在毛泽东身边做拍摄工作的舒世俊回忆,有一次到下面调查,毛泽东严肃地对干部说:“县太爷要为民办事,不能当官做老爷。”然后,他突然问地方官员:“你们信不信上帝?”大家只是鸦雀无声地呆坐着,毛泽东对大家说:“你们不信,我信!”干部们惊呆了,没人吱声。毛泽东望着大家深情地说:“这个上帝是谁?他就是人民!谁惹怒了上帝,上帝是不留情面的,他必定要垮台!”

水能载舟,亦能覆舟。要感动“上帝”,而不能惹怒“上帝”,这是毛泽东生动形象的概括。自古以来得人心者得天下,失人心者失天下。如果惹怒“上帝”,“上帝”一定会使执政者最终垮台。即使不谈“初心”“宗旨”这些理想信念,仅仅从维护党的领导和执政地位的角度看,也要善待人民群众。所以多年来我们党反复强调,人心向背是决定一个政党、一个政权盛衰的根本因素。这就是习近平同志关于“民心是最大的政治”的意蕴所在。而要赢得民心,就要把人民当上帝,敬仰人民、敬畏人民、感动人民、感恩人民。

在这个问题上,我们党已经提出了很多正确的口号,不仅提出“民心是最大的政治”,提出坚持人民主体地位,坚持以人民为中心,而且还开展“不忘初心、牢记使命”主题教育活动,建立“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制度。但上述口号和理念需要通过各级领导干部在实际工作中的一言一行、一举一动来体现和兑现。党的各级干部是否真的把人民当作“上帝”,对人民到底有没有感恩之心,人民群众眼睛是雪亮的,心里也是有一杆秤的。言行不一,表里不一,口是心非,口蜜腹剑,是不可能长久的。

时代是出卷人,我们是答卷人,人民是评卷人。必须坚持把人民拥护不拥护、赞成不赞成、高兴不高兴、答应不答应作为衡量一切工作得失的根本标准。这就要求各级干部怀有爱民、忧民、为民、惠民之心,不断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安全感,用踏踏实实的具体行动来感恩和感动广大人民群众。

作者为华东师范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特聘教授、博导,上海市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研究中心研究员


转载请注明来源“上观新闻”,违者将依法追究责任。

(本文仅代表作者个人观点。栏目邮箱:shhgcsxh@163.com)

栏目主编:王珍 文字编辑:王珍 题图来源:新华社 资料图 图片编辑:项建英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