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深度 > 访谈 > 文章详情
习近平屡赞的他,凭什么千古罕见
分享至:
 (190)
 (20)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郭泉真 2020-03-28 06:16
摘要:他的后裔陆定一墓碑上刻着12字临终遗言:“要让人民说话,要让孩子读书。”

这些天,不止一次想到他——陆贽。

不因为他是中唐摇摇欲坠之际的“救时内相”,也不因为他发现了韩愈、被苏轼推崇,政论奏议之杰出深得后世公认,而是因为习近平总书记不止一次引其言、赞其行的这位“大唐廉相”,晚年虽被贬边远之地,身处人生最低谷,却依然用生命最后十余年,为当地百姓做了最后一件事:战疫。

所以虽然其籍贯说法不一,还是决定为他“外一篇”。

【一】

考证他籍贯的过程,其实颇有诗意。

唐代诗人钱起是大书法家怀素长辈,写出“曲终人不见,江上数峰青”这样的千古佳句,让朱光潜在心里“往返起伏足有二十多年”,推为“诗美的极致”,也引起鲁迅注意与一场著名争论。有趣的是,钱起另一首诗中两句,也引起“从7世纪争论到如今21世纪还未能统一说法”的一场探讨,这便是《送陆贽擢第还苏州》:

乡路归何早,云间喜擅名。

思亲卢橘熟,带雨客帆轻。

夜火临津驿,晨钟隔浦城。

华亭养仙羽,计日再飞鸣。

首尾两句,“云间”“华亭”,都是指代松江的别称、地名。所以明正德、崇祯两部《松江府志》都把陆贽记为唐华亭县人。

不过另一种观点认为,“这是用典,不足以说明当时的乡贯”,并结合其他论据认为陆贽籍贯应从宋代所修两《唐书》说的嘉兴。

总之,都是他学生韩愈说的“吴郡人”,江南人。

引人关注千年的,是陆贽一生才做了两年宰相,很快被罢又贬,算不上权倾朝野或德高望重,也不被皇帝力挺,不像王安石大刀阔斧搞改革名垂青史,亦非唐宋八大家之类的文人名家,究竟凭什么,被历代异乎寻常高度重视,成为宰相楷模之一,不断“征服”着韩愈、欧阳修、苏轼、司马光、黄庭坚、雍正、乾隆、道光、曾国藩、章太炎……

【二】

他是独树一帜的政论家。

写奏章写诏书写“官样文章”,写得如此天下归心、后世景仰的,印象中,他千古独步。

打动人的关键之处,不在辞藻文采(虽也写得很好),不在具体政见(虽也力挽狂澜),而在其中深深透出的“仁”与“正”——仁心为民的立场、至正为公的风骨。

他的学生韩愈被苏轼赞为“文起八代之衰,而道济天下之溺”,凭的就是“道”,即文以载道。

苏轼也直接称赞过陆贽:“才本王佐,学为帝师。”他的才能,“本来”是可以辅佐帝王成就一番伟业的。

欧阳修等撰的《新唐书》也深深叹道:陆贽政论谏议“数十百篇,讥陈时病,皆本仁义,可为后世法,炳炳如丹”,而“帝所用才十一”(唐德宗才用了十分之一)。后人也叹:仅仅这十分之一,就已让中唐转危为安,扶大厦于将倾,又延续上百年国运。

苏轼说,假如唐德宗“尽用其言”,贞观之治“可得而复”。

当时陆贽还不是宰相,只是随唐德宗出逃,起草诏书、居中调度之人。

史称“救时内相”。

【三】

他18岁就中进士,那年和一位刺史聊天,对方“一见奇之”,临别“赠钱百万”,作为陆贽母亲一个月伙食费(一说为一天生活费)。陆贽坚辞不受,只领“茶一串”。

大他21岁、同时代生活的“茶圣”陆羽在《茶经》介绍,唐朝制茶工艺有捣茶、拍茶、焙茶、穿茶等。“茶一串”,应为几块焙干的茶饼用线穿过中孔“穿茶”封装。

36岁那年,母亲逝世,四方赠送治丧钱财“数百万”,陆贽依然“一无所取”。

只有一位布衣时结交的老友每月资助一些,帮他渡过难关,陆贽领受了,但上报“奏而后受之”。

他的严于律己,从18岁到36岁一以贯之。

四年后,唐德宗做了一件千古奇观的事——皇帝劝大臣腐败。

他对陆贽说:爱卿太过清廉了,别人送什么都不收也不好,像马鞭靴子之类的,收下也没什么关系。

陆贽于是说了一段很有名的话,原文是“利于小者必害于大,易于始者必悔于终,贿道一开,展转滋甚,鞭靴不已,必及衣裘,衣裘不已,必及币帛,币帛不已,必及车舆,车舆不已,必及金璧。目见可欲,何能自窒于心!已与交私,何能中绝其意!是以涓流不绝,溪壑成灾矣”!核心意思就是“不矜细行,终累大德”。他还补充说:如果有的收有的不收,被拒绝的人就会怀疑是否没送到位;一概不收,就会知道是对谁都一样的常理。

一年后,他被罢相。

【四】

唐德宗在东宫做太子就素闻陆贽之名,登基便招为翰林学士,时常问策。

四年后,爆发了唐朝自“安史之乱”后被认为最严重的一次兵变叛乱。长安被占,藩镇纷叛,一时竟出现“四王二帝”。唐德宗仓皇出逃,陆贽艰难护从,一路颠沛流离。唐德宗根据排行叫他“陆九”,足见亲密厚爱。而他“绝不自恃恩宠”,始终小心谨慎,又献策出谋,大展身手——危急时刻,作为指挥系统核心的诏书,一天要下几十道之多,全是陆贽“操纸立就”“无不曲中事情”(曲中:完全击中),同职者惟有“拱手叹服而已”。

真正倚马可待。

而且,韩愈说,见诏后“虽武人悍卒,无不挥涕感激”。动乱后,大臣李抱真对唐德宗说,见诏书所至“皆感泣思奋”,于是知“贼不足平”。

两月后一道诏书“兵民感泣”,反叛的各路藩镇、“四王二帝”,或被诛灭,或“自去伪号”。

这不仅仅是文采之功,更在于陆贽朝夕奏议的策略得当,如苏轼所言“智如子房(张良)、术过贾傅(贾谊)”。

所以史书写道:平贼当然有赖于诸将,“而居中调度,实惟公是赖”;感叹唐德宗能“克复天位,再续唐祚,公之力也”。

这一年,陆贽30岁。

【五】

第二年李怀光又叛,陆贽随唐德宗转往梁州,道路险峻,走失在后,“帝惊”且“泣”。

比陆贽大12岁的唐德宗号令全军,找到陆贽“赏千金”。

史书感慨:其一时见重如此。

确是“一时”见重。

平叛回京后长达六年,陆贽始终小心谨慎。尤其在四朝老臣李泌拜相后,“不复谏议”。

那年陆贽恰巧丧母,丁忧两年后,天子接见致哀,派他暂代兵部侍郎。此时李泌已逝,朝廷内外认为,陆贽旦夕之间就要做宰相了。旋即反转,被人“忌嫉”“解内职”。不久又反转,正式出任兵部侍郎,并负责礼部这一年的贡举。

他一生就主考了这一届,这一届就成了“龙虎榜”,选拔出韩愈等20多人,其中3人后为宰相。韩愈名言“千里马常有而伯乐不常有”,被认为很可能与这有关,“陆贽以他对人才选拔的独到见解,改变以往做法,积极察人,重在平常的文名积累”……

第二年,他39岁,终于拜相。

既已身处其位,他便提出一系列重大建议,几乎每月一道奏议,正道直行,屡屡直言,不讨唐德宗等人喜欢。

人劝,他说:“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遑恤其他?”

又在一份奏议吐露心声:“夫国家作事,以公共为心者,人必乐而从之;以私奉为心者,人必咈而叛之。”

正因一心为公,陆贽说出一系列深得后世推崇的名言:

——论人才,重在能用,“若录长补短,则天下无不用之人;责短舍长,则天下无不弃之士”;

——论为官,重在务实,“闻其才必试以事,能其事乃进以班”;

——论简政,重在精当,“去物之无用,罢事之非要”。

他的以公共为心,始终是立国要“以民为本”。

这种认知,及坚持,是他区别于大量政论奏议也很精彩者的独到之处。《陆贽评传》作者王素分析得好:陆贽奏议自北宋便列入皇帝进读之书,陆贽本人也在清代被诏准从祀文庙,这不仅因为才学很高,而且因为,陆贽奏议体现的仁义思想和民本立场。

人们称他:“仁义百篇唐孟子。”

陆九渊说:“贾谊是就事上说仁义,陆贽是就仁义上说事。”

日本学者石川安贞说:“自汉至唐,上下求之,或有行事而无立言,或有立言而无行事,事言两备者,唯陆宣公而已矣。”

曾国藩视“葛陆范马”(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为政务典范,要求儿子曾纪泽熟读。

……

虽然,陆贽为相仅两年。

曾国藩选出中华文化史32人入列《圣哲画像记》一书,有周文王、周公旦、孔丘、孟轲、班固、司马迁、庄周、诸葛亮、陆贽、范仲淹、司马光、朱熹、张载、韩愈、柳宗元、欧阳修、曾巩等。图为该书中的陆贽画像。

【六】

41岁,“只谋国不谋身”的陆贽被“好谀恶直”的唐德宗罢为太子宾客。

42岁,差点被杀。无人敢救,谏官阳城闻而起曰:“不可令天子信用奸臣,杀无罪人。”率众上书。金吾将军张万福赶来“道贺”:“朝廷有直臣,天下必太平矣。”史书说,张万福,武人,时年八十余,从此名重天下。

陆贽去的忠州,时任刺史李吉甫曾被他所贬,并不修怨,结好待以宰相之礼。

十年后唐德宗逝世。唐顺宗即位,立即起用陆贽。

诏未至,陆已卒。

【七】

在忠州,陆贽做了最后一件事:常闭门不出入,也“避谤不著书”,但专心“习医方”,收集大量古方名方,精心编录50卷《陆氏集验方》,供苦于瘴疠横行的当地百姓“战疫”。

不为良相,便为良医。

宋代,一位名叫王辟之的人,为先后被贬忠州的刘晏、陆贽、李吉甫、白居易建“四贤祠”,被黄庭坚高度赞赏。

去年,重庆作家秦勇长篇小说《大唐廉相》出版时,104岁的忠县(即忠州)籍作家马识途回忆说:“小时候,家乡忠县翠屏山上的陆宣公墓祠,我也去拜谒过。”

1909年,13岁的茅盾在《文不爱钱武不惜死论》一文写道:“宋之包孝肃,岳武穆,唐之陆贽、张巡,明之史可法、郑成功;诚不世之人也。”老师批:“慷慨而谈……正有王郎拔剑斫地之慨。”

上海大学教授董乃斌谈到:“唐宋文坛对擅长朝廷大文的人都特别尊崇,如唐之张说、陆贽、李德裕,宋之宋庠、夏竦、汪藻等,当时都是名声赫赫、影响深远的文章家,在我们的文学史却不大提起……就因他们所写许多是朝廷制诰敕命,或表奏书策之类的应用文章,尽管也有写得很精彩很有气势很有感染力的,却仍按西方纯文学标准将之划入非文学。这是一个不对。由此引出另一个不对,便是使中国文学史和某些文人失去了完整性,丢失了传统文学的很大一块。”

王素慨叹:从陆贽许多奏状中可以看出,他是个非常正直、善良、热情而又疾恶如仇的人,他一再为民请命,反复给被猜忌的人论解,为吐蕃自动回归而喜,为曲环孤军无援而悲,最后竟独当(挡)豺狼,自饵谗口,虽遭贬死而不惜。其情感之丰富岂寻常儒臣、儒生可比!

在《登春台赋》,陆贽写下这样一句:“望莫若兮望远;感何深兮感春。”

没有什么比远方更值得眺望,没有什么比春天更感人至深。

这是写景,也是喻心。

※  ※  ※

“宣公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对话故宫博物院研究馆员、《陆贽评传》作者王素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 郭泉真

王素:故宫博物院古文献研究所所长,北京师范大学“双一流”特聘教授,全国古籍保护工程专家委员会委员,甲骨文等古文字研究与应用专家委员会委员,中国魏晋南北朝史学会理事,中国敦煌吐鲁番学会常务理事等。曾主持整理《新中国出土墓志》《长沙走马楼三国吴简》《长沙东牌楼东汉简牍》,现主持整理《故宫博物院藏殷墟甲骨文》,获第一届中国出版政府奖提名奖、第二届中国出版政府奖图书奖。

1984年起,在陈仲安指导下,王素点校了中华书局出版的《陆贽集》。这是“一笔难得的财富”,也对他“影响很大”——后来卞孝萱约他撰写《陆贽评传》,汤一介约他整理宋本《唐陆宣公集》,徐俊请他参加“点校本‘二十四史’及《清史稿》修订工程”工作,都是因此缘故。主持整理出土文献时,他也用了不少传世文献整理方法,为此“一直非常感谢仲安先生”。师从历史学家唐长孺的这位1978级武汉大学硕士研究生,8岁起被父亲严训通读经史。他说,陆贽非常可贵的,是他的“民本”思想

记者:历代为何如此重视陆贽?

王素:主要是因为中国古代一直用儒家思想治国,陆贽是用儒家思想进行治国实践的标志性人物。

对陆贽的重视,早在他一死就开始了。唐顺宗刚即位,就急忙特诏征陆贽还京,有平反昭雪的味道。顺宗当太子时就对陆贽非常尊重。权德舆在《陆宣公全集序》叹息,孔子有才无位,陆贽有才有位,而无命。命不好,碰上德宗这么一个人。韩愈比陆贽只小14岁,他在唐代实录唯一流传下来的《顺宗实录》中,专门给陆贽列传,说他“不敢自爱,事之不可者,皆争之”,不可行的就要去争,进而批评德宗,失了君主的大体。唐代是非常开放的社会,韩愈在“实录”批评前朝皇帝,白居易《长恨歌》批评“汉皇重色思倾国”。韩愈作为当世人为陆贽鸣不平。当然我们可以说这都是个人的,但官方评价也很高。

第一,陆贽写的奏议都用六朝的骈文,所谓四六体。古文家对骈文都是深恶痛绝,看不上的。但纪晓岚在《四库全书总目提要》说,欧阳修《新唐书》“例不录排偶之作”,却“独取贽文十余篇,以为后世法”,司马光《资治通鉴》也“尤重贽议论,采奏疏三十九篇”。苏轼干脆专门把陆贽的著作整理给皇帝看,而且评价非常之高。欧阳修是古文运动领导者之一,司马光也是古文家,苏轼更是古文运动的完成者。这些人应该是对骈文不屑一顾的,但都是这样地推崇陆贽,这都是因为他的治国理念和思想感染人心。《新唐书》是官书,《资治通鉴》是皇帝定名的,苏轼整理陆贽著作给皇帝看,都代表了北宋的官方。

第二,历代封建王朝,从中央到地方,褒奖和供奉陆贽的很多。标志性的山东曲阜孔庙,大成殿东西两庑奉祀先贤先儒,各74位,都是前39位(1-39)为先贤,后35位(40-74)为先儒,陆贽在西庑,是先儒,排在总第47位,即先儒第8位。参照“左昭右穆”先左后右序列,即东西庑先儒第16位。北京孔庙大成殿东西庑奉祀先贤先儒大致也是如此。这都是属于官方的,可见对他的评价历来都非常高也非常肯定。谈到用儒家思想进行治国实践,陆贽是绕不过去的一个重要人物,尽管现代许多人并不知道他

记者:与陆贽深入“对话”有哪些触动?他是一个怎样的人?

王素:我感触最深的,第一是他的民本思想,这也是我研究陆贽给他的思想定位。民本最早出自《尚书》“民惟邦本,本固邦宁”,是儒家的“原教旨”思想。《尚书》原来就有,是“述而不作”的孔子整理出来的,本身就代表着孔子的思想。他虽然没说过“民本”这个话,但是孟子说了,“民为贵,社稷次之,君为轻”。秦朝建立大统一封建王朝之后,儒家思想经过了改造,与原始的儒家思想存在很多不同,但“民本”思想没有变。陆贽只活了52岁,现在说来算夭折了。他短短一生,政治思想无非“以民为本”,奏章文字无非“为民请命”

他做翰林学士写的《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就提出来“人(民)者,邦之本也”,要求抚恤民众,反对苛捐杂税。这是他上的第一篇“奏草”,就把他的思想都表露出来了,指出:民心摇动不宁,邦本就会不固。他当宰相后,最长的一篇“奏议”《均节赋税恤百姓六条》,认为“国家之制赋税也,必先导以厚生之业,而后取其什一也”,“均”和“节”都是针对赋税,“恤”则专门针对百姓,“均节”是征税原则,“恤”百姓是均节目的。他的民本思想是非常可贵的。

第二,从不结党。这是非常奇怪的。中国古代,各朝都有“朋党”和“党争”。古人五方面人际关系,君臣、父子、夫妇、兄弟、朋友,读了陆贽文集,唯一清楚的就是他的君臣关系,其他关系都搞不清楚。他最后被奸人所害之前写的《论裴延龄奸蠹书》,是他第二篇特长奏议,其中就说自己是“独当豺狼”,当就是挡,就是我一个人来挡豺狼。一直没有朋党,一直孤军奋战

第三,大公无私。唐德宗说他太清廉了,鞭子靴子也可以收点。结果他认为这是皇帝公然鼓励臣子行贿受贿,很生气,上奏指出来,贿赂的门是不能够开的,否则挡不住人性的欲望。德宗看了心里肯定很不是滋味。陆贽和学生也不来往。别人想送他什么东西,没门。综观整个中国古代,他这样的人太少了

记者:是否可说陆贽是苏轼偶像?

王素:这个问题说来难免话长。中国古代儒释道三家:释家主张“出世”,隐居名山,追求涅槃。道家主张“玩世”,“自然无为”,追求长生。这两家对封建王朝统治没有帮助。只有儒家主张“用世”,思想最为进取。中国从汉代开始,就用儒家经典考试选拔人才,为封建王朝服务。历代通过这种考试选拔的官员,包括苏轼在内,都是儒家思想的传人,都是想用儒家思想去治国理政的。所以陆贽不只是苏轼的偶像,其实是所有这类官员的偶像

苏轼推崇陆贽,还因为他们有相同的命运。苏轼自己也是“才本王佐,学为帝师”,但也是满腹经纶没有用。“乌台诗案”事发,若不是宋太祖立下重誓,子孙“不得杀士大夫及上书言事人”,同样差点被杀了头。他一生被谪贬多次,整个宋代,文人谪贬最远的大概就是他了,一直谪贬到现在的海南岛。他推崇陆贽,在《乞校正陆贽奏议进御札子》中对陆贽的诸多评价,都有点“借他人之长笛,吹自己之心声”的味道。

记者:贞元元年陆贽上《请罢兵状》后,长达六年“俱无一言”。查李泌似是贞元三年拜相,如果说此后是胡致堂说的避嫌,不与李泌争能,那么元年到三年,这两年“无一言”的原因,是否可一探?

王素:这需要分析。从贞元元年到贞元三年,德宗对陆贽还是很恩宠的。贞元元年专门派使者接他母亲到京师就养,沿途为之置驿。这三年,他也每年写诏书。当时他是中书舍人兼翰林学士。中书舍人本职工作是代皇帝草写诏书,说明他的本职工作仍照常进行。翰林学士是所谓差遣使职(即是职不是官,本身没工资,工资根据本官中书舍人发放),由翰林供奉、翰林待诏发展而来,皇帝不召唤,不询问,他是不能够随便说话或上言的。陆贽当翰林学士期间,每一篇奏状前面都有“状由”(皇帝口宣或笔谕应办的事由)。第一篇《论两河及淮西利害状》就是因“寇贼未平”,根据德宗问他良策的旨意写下的。而这三年,德宗回到京城之后,认为天下已经大定,自己可以开创贞观、开元盛世,改年号为“贞元”,没有什么事可以操心,就没有召唤或询问陆贽。这三年陆贽“无一言”,应该这样去理解。德宗并没有从这时就对陆贽不好。

贞元三年,李泌正式拜相,《资治通鉴》系在六月,而陆贽在这年冬天丁母忧,两人实际仅共事了几个月,时间非常短。陆贽去洛阳守制,德宗派人到苏州把陆贽父亲的棺柩运到洛阳,与贽母合葬,仍是很恩宠的。贞元六年正月,李泌去世八个月之后,陆贽从洛阳回到京城,二月,罢中书舍人,权知兵部侍郎,从此没有草诏的工作了。虽然他仍是翰林学士,德宗没有召唤或询问,他也就不用写奏状了。孔子说“不在其位,不谋其政”,陆贽作为儒家信徒,这个分寸,自然是谨守的。贞元八年四月,他正式拜相后,八个月连呈七封奏状。对于本职工作,他是不会懈怠的。

胡致堂的议论见于所著《读史管见》,他在宋高宗时得罪秦桧,被贬到新州(在今广东)安置。纪晓岚说,《读史管见》是他被贬时读司马光《资治通鉴》的笔记,常借古讽今讥议秦桧。纪晓岚对该书评价不高,只写了一个提要,《四库全书》没有收。说陆贽避嫌,从表面上看,李泌比陆贽年长32岁,似乎有道理。但从前面分析看,其实并不是这么回事。胡致堂接着说,陆贽当翰林学士,十个建议德宗采纳六七个,为相之后,十个建议德宗才采纳三四个,陆贽早就该离开德宗了,其实是借此说自己早就该离开秦桧了。陆贽常说“宁人负我,无我负人”。这个境界,比胡致堂要高很多

记者:陆贽到忠州后的记载似很少,是否可能补充一二?

王素:相关记载确实很少。陆贽大概已认识到德宗这人猜忌心强,又心狠手辣。他没朋党,只有格外谨慎,十年间“人不识其面”“避谤不著书”。但可发掘的材料还是有一些的。譬如说他“家居瘴乡,人多疠疫,乃抄撮方书为《陆氏集验方》五十卷行于代”。他不是著书,而是收集抄录医方,五十卷,这个工作量是很大的。有句名言“不为良相,便为良医”,一般认为是北宋范仲淹的故事,见于南宋吴曾《能改斋漫录》“文正公愿为良医”篇。其实这是儒家的传统观念。良相医国,良医医人,都是“民本”思想的体现。后来还有一条路:医世,也就是医社会。明末社会极其黑暗,嘉善人袁黄,号“了凡”,早年也学医,后来想去医国,考中进士,当过宝坻知县,参加过抗倭援朝战争,但仕途不顺,被罢官,之后撰写《了凡四训》,宣传行善积德,就是医世、医社会。鲁迅早年也学医,医人不成,医国仕途遥远,就转而批判社会。而陆贽,应该是“不为良相,便为良医”最早的践行者吧

记者:在您看来,陆贽的文学成就如何?

王素:他的诗賦是写得非常好的,但是传下来太少了。

记者:许多地方都纪念怀念陆贽,您觉得后人可以怎样识读他?

王素:我觉得,纪念最重要的还是学习他的“民本”思想。2001年《陆贽评传》出版不久,陆定一的公子从无锡来电,说他们家族是陆贽后裔,感谢我撰写本书,给予其先祖公正评价。我后来考证了解到陆定一家族确系陆贽后裔,是北宋时期从嘉兴北迁无锡定居的。无锡陆宣公祠至今保存完好。陆定一的墓碑上刻着他的临终遗言:“要让人民说话,要让孩子读书。”令我很感动。我在《陆贽评传》增订版《后记》中特别写道:“陆定一晚年经常思考‘民本’问题,宣公地下有知,也一定会感到欣慰!”

怎样识读陆贽,是一个值得深入探讨的问题,有很多工作可以做。譬如陆贽说:“吾上不负天子,下不负所学,遑恤其他?”前句讲忠君,是秦汉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后句讲恤民,是先秦原始儒家思想。二者其实是很矛盾的。最后只能是不恤自己,落得被免官贬逐下场。人们说他“仁义百篇唐孟子”,不是说他是唐代的孟子,而是说他是唐代孔孟思想的真正传人,也就是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传人。

孔子最早提出“君子不党”,是因为孔子想当周公那样的“帝王师”,自然用不着去结党。孟子也是想当“帝王师”的人,他告诉齐宣王:“君之视臣如手足,则臣视君如腹心;君之视臣如犬马,则臣视君如国人;君之视臣如土芥,则臣视君如寇雠。”这是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君臣观”,与秦汉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的“君臣观”,自然不是一回事。

中国经学在历史上有过几个大的争论,不少内容都是为了调和秦汉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与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矛盾。譬如两汉的今文经学与古文经学之争,清代的宋学与汉学之争,还有五四运动以来新儒家或新儒学的内部争论,等等。譬如秦汉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认为应称孔子为“素王”,这样便可与封建帝制接轨;而先秦原始儒家思想认为应称孔子为“先师”,孔子从来不是“王”,只是“师”,帝王之“师”。

在封建君主专制社会,当“帝王师”是很难的。历史上只有“山中宰相”相当于“帝王师”,这始于梁武帝时的陶弘景。陶弘景隐居茅山,不受朝廷聘用,不拿朝廷俸禄,梁武帝常向他请教国家大事。李泌也类似“山中宰相”。他曾想注《论语》,自然对儒家思想非常熟悉,又精通老庄神仙之术,深知进退。他与玄、肃、代、德四朝皇帝始终保持亦师亦友的关系。玄宗时遭宰相杨国忠忌恨,马上归隐名山。肃宗请他参谋军事,被权宦李辅国等诬陷,又马上隐居衡岳。代宗请他为翰林学士,受宰相元载、常衮排挤,就离开京城到地方任职。德宗时,大概感觉自己来日无多,希望最后为国家做点事,才答应正式拜相。他仅当了不到两年的宰相,就在内政、外交、军事、财政等方面做了很多工作,保证了贞元时期唐帝国的稳定。而陆贽与李泌不同,始终是受朝廷聘用、拿朝廷俸禄的“帝王臣”。他是具有先秦原始儒家思想的人,但是生活在秦汉以后经过改造的儒家思想统治的现实社会,他的悲剧实际是早已注定的。

栏目主编:陈抒怡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0)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