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文化 > 海上记忆 > 文章详情
【知沪者也】香樟树下的老闵行“1号路”
分享至:
 (8)
 (1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朱倩雯 2016-06-25 08:12
摘要:1959年,闵行1号路建成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以及众多著名人士先后到访闵行。1960年,刘少奇视察闵行卫星城,还特意称赞过这条路的气势宏大。在一号路上的“四大金刚”上班,曾意味着体面、身份,也是姑娘们的梦中情人。但时移世易,到了上世纪90年代,重型机器厂在国企改革大潮中迎来大波裁员,“四大金刚”工人去1号路的商店买东西时,原本笑脸相迎的营业员看到制服上的厂标就笑说:“重型厂的啊,穷厂啊,帮侬优惠点!”

闵行区的西南角,有一条气势非凡的香樟林带,浓绿苍翠,一眼望不到边,两边约385棵香樟树苍劲粗壮,与沿街六层楼房齐高,彼此早已合拱。

 

这条“中华香樟一条街”,曾是向国庆十周年献礼的礼物,是新中国成立后自主建设的第一条社会主义新型商业大街,这条路也因连接着工业时代举足轻重的四家万人大厂: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而曾备受瞩目。

被誉为“中华香樟一条街”的1号路。摄于上世纪90年代。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1959年建成之际,党和国家领导人毛泽东、周恩来、朱德等以及众多著名人士先后到访闵行。1960年,刘少奇视察闵行卫星城,还特意称赞过这条路的气势宏大。

 

这条路,就是今日的江川路主路段,仍被老闵行人唤作“1号路”,曾是上海解放后原闵行地区的核心地带,见证过上个世纪中叶上海社会主义建设新浪潮时最火红的激情。它的兴建、辉煌、沧桑、变迁,承载了闵行、上海乃至全中国的时代印记。

 


【78天建成闵行的“淮海路”】


 

上世纪50年代,我国第一个发电设备制造基地在闵行建成,新中国能源装备产业从这里起步。入驻此地的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四家重工业大厂被誉为“共和国长子”,试制成功我国首台1.2万吨自由锻造水压机,试制并安装第一台6千千瓦汽轮发电机组,结束了中国不能制造汽轮机的历史……当时,处于社会主义建设新高潮之中的闵行因有多家国家重工业龙头企业入驻,而被定位为卫星城镇。1958年底,闵行老镇人口猛增至8万有余,大型厂的工人新村陆续建造,而镇上简陋的基础设施难堪重负。

 

建设闵行1号路,一方面是为了城镇中的大中型企业职工解决住房和生活配套问题,另一方面,也是献礼新中国建国十周年庆最好的礼物。1959年9月3日的《解放日报》报道1号路建设进展时,为这条闵行的“淮海路”描绘出迷人前景——“在这条路上,将要开设十开间门面的服装鞋帽商店,大型的照相馆,有市区甲副级理发店水平的理发厅,同时可以容纳六百人一起吃饭的本帮老正兴菜馆,三十五开间门面的国营闵行第一百货商店,有六层楼一百五十五只房间的闵行饭店,以及水果、小吃、冷饮、银行、药店、书店、烟糖杂货、食品、钟表眼镜无线电商店等等。无论吃的,穿的,用的,看的,玩的,在这条路上一应俱全。”

《解放日报》1959年9月报道1号路建设进展。解放日报资料库

 

1959年4月,1号路一期工程正式破土动工。37幢四五层的楼房,7.29万平方米的总建筑面积,外加装饰装修,原计划于年底完工已属不易,但承建方铆足了劲,提出要赶在9月底提前竣工,迎接建国十周年。

 

没想到,十万建设大军和周边居民一起日以继夜,仅用78天铺出了1条550米、比当时的南京路还要宽两倍的柏油大道、建造出沿街10余栋主建筑和商业设施。

1号路1期工程建成后。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85岁的姜奶奶是“78天奇迹”的见证者之一,作为时任居委的协调人员,她负责动员和组织1号路周边居民一起支援道路建设。每到夜里,她拿起喇叭通知居民到工地。1号路上灯火通明,卡车一批批运来建材,姜奶奶带头唱起劳动歌谣,工人们、自发报名来义务劳动的居民们一起鼓足干劲,边唱歌边干活,回忆起这段火红岁月,姜奶奶忍不住拔高了嗓子,“你不晓得那个热闹的场面哦!我们就是奔着那个目标向前冲!”

 

10月1日,开工不满6个月,完成全部建设目标的1号路一期工程竣工,16家商店以及新中国自主建设的第一座花园饭店闵行饭店,在国庆当日率先营业。

1959年10月1日开业的闵行饭店为1号路地标建筑之一。饭店设计者、民用设计院的建筑师们带领建设队伍用78天建造出身后的建筑。

拥有十几间1楼店面的国营闵行百货商店,上层为工人新村住房。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姜奶奶回忆,那时国旗插满整条1号路、树上张灯结彩,白天锣鼓、晚上灯火,百货商店、光明食品公司、五金电器商店、妇女用品商店等等门庭若市,过去要辗转去市区购买的各种食品、电器,到1号路上都能解决了。姜奶奶还曾走上大街维持秩序,因为“来1号路的人实在是太多了!”1号路建成后的几年间,党和国家领导人、海内外著名人士纷纷到访。当年闵行饭店的六楼阳台是放眼闵行卫星城的最好瞭望台,可以把工业新城尽收眼底,凡是领导人、外宾、首长一般都要上去看看闵行全景,纷纷惊叹于1号路的建设奇迹。

肯尼亚友好代表团访问1号路,在闵行饭店6楼阳台俯瞰闵行卫星城全景。闵行饭店供图

 

1960年,刘少奇第三次视察闵行卫星城。走到1号路两边,看到当时种下的一种白杨树滋生了不少病虫,树叶又因秋天来临而纷纷掉落,与漂亮的大街不相称。“十年树木,百年树人,这条大街的行道树,还是种香樟树为好。”随即,刘少奇的建议很快得到落实,香樟树在道路两边一字排开,碧绿、带着隐隐的香气,每到仲春,仅三五天时间就完成树叶的新老交替,由此四季常青,与新中国初创年代一样,充满着生机。

1号路的香樟树,摄于上世纪90年代。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大厂工人的神气时代】


 

“嫁人要嫁四大厂的。”土生土长的老闵行人郭阿姨是汽轮机厂的退休技师,“老底子人家帮我介绍五金交电商店的营业员,虽然那时候买东西要看他们脸色的,但是家里人还是劝我找个我们四大厂的技术工人,到底还是不一样的。”

1961年5月1日,中共中央主席毛泽东在“四大金刚”之一的上海电机厂与市劳动模范和工人代表欢度国际劳动节。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老闵行人记得,每逢上下班时,1号路上曾万人涌动,密密麻麻骑着自行车的,都是去上海电机厂、上海汽轮机厂、上海锅炉厂和上海重型机器厂上班的大厂工人,“工人们各个很神气”。“四大金刚”各自的占地面积都在1平方公里以上,四家工厂的总占地面积甚至超过了当时的黄浦区的面积。郭阿姨说,那时各厂都有上万员工,为了避免上下班高峰1号路上拥堵,四大厂互相协调,错峰定好上下班时间,就连厂里吃饭都是要错峰的,“7个食堂,我们分4个时间段轮流吃饭。”在当时,能穿着这些厂里的工人制服,是一件无比自豪的事,收入高、地位高、厂里生活配套齐全,结婚后还能分配到崭新的、建设标准一流的工人新村,家人中如果有人在这四大厂上班,全家都被人高看一眼。

1号路上,工人自豪地骑着自行车去上班。

 

今年72岁的王师傅是上海重型机器厂退休的高级技师,上世纪60年代初,刚从原南市区被分配到闵行工作时,他曾感叹,“真是太偏远了!感觉来到了西伯利亚!”不过,这种埋怨很快就被在大厂工作的自豪感所消解。1962年,我国首台万吨水压机在上重厂完成组装并正式投入生产,成为新中国机械工业腾飞的起点,消息传开后,举国震动。前来厂里访问、参观的中央、地方领导和国外友人络绎不绝。

 

王师傅曾在接待部门工作过,目睹过门口42辆车的来访阵势,锣鼓队、鲜花队热烈欢迎国内外嘉宾。来访队伍来到水压机前,工人们便操作演示重达100吨的钢锭在水压机上被锻造的壮观场面,王师傅记得,那时现场总是惊叹声连连,“如果没有这台水压机,我们得依靠进口。”

 

除了傲人的生产力,四大厂的生活配套之完备也是1号路周边其他企业所不可比拟的,食堂、医务室、理发室、图书馆,甚至有工厂自己的幼儿园、小学等等。每天早上7时不到,王师傅就已穿好制服,到食堂吃过早饭,来到车间,打扫好师傅和自己的“领地”,摊开图纸,思索一下今天的生产目标,7:30铃声一打,便斗志昂扬地投入到一天的工作中去。

 

王师傅的妻子也是四大厂的工人,谈恋爱时,两人下班后常常穿着制服骑车到1号路,“轧朋友么,就带她去1号路,吃额买额样样有。”工资发了,小两口会去老正兴点两个本帮小炒,到闵行饭店买一块时兴的麦淇淋蛋糕,再到闵行剧院看个电影,或是到闵行百货商店试试时髦的衣服、鞋子,营业员一见大厂员工来,“态度伐要忒好哦”。两人婚后被分配到一套16平方米的工人新村房,羡煞一众亲朋好友。

如今待拆迁的1号路工人新村,建于上世纪50年代末。朱倩雯摄

 


【名人走过1号路】


1959年,唐云、江寒汀等画家到闵行“体验生活”,住在闵行饭店,共同创作国画《春江水暖鸭先知》,以苏轼名句“春江水暖鸭先知”作背景,象征着新中国社会主义建设高潮已经到来。闵行饭店供图

 

1961年10月,时任中国科学院院长的郭沫若来参观落成不久的闵行卫星城和1号路。下榻当时作为政府指定招待所的闵行饭店后,郭老一行登上饭店屋顶鸟瞰闵行全景,放眼望去,工人新村星罗棋布的新房屋、繁华的1号路商业街、鳞次栉比的厂房,饶有气势地屹立在黄浦江边,让他深有感触,这和他24年前来过的黄浦江上游的农村小镇,“起了翻天覆地的变化!”1937年,郭沫若从日本潜回上海投身抗日救亡运动,途径闵行段的黄浦江渡口,在当时的闵行老镇兜过一圈。

郭沫若《游闵行》诗。闵行饭店供图。

 

午餐时分,郭沫若品尝着黄浦江闵行段捞起的鱼鲜和大闸蟹,诗兴勃发,即兴吟咏:“不到闵行廿四年,重来开辟出新天。万家居舍联霄汉,四野工厂冒远烟。蟹饱鱼肥红米熟,日高风定白云绵,谁能不信工程速,跃进红旗在眼前……”饭后,他挥毫留下墨宝,赠予闵行饭店。夫人于立群取出笔记本,记下了这首诗,以后发表在《郭沫若诗集》上。

 

1962年4月,著名作家老舍前来参观,并作《春游小诗:参观闵行新城》:“闵行平地起新城,广厦千间一夜成。雨露三年花四面,双双紫燕闹春晴。十年未作沪江游,十里洋场一笔勾。劳动人民干净土,桃花今日识风流”。

 

同年,由上影厂摄制,著名导演桑弧执导、著名电影表演艺术家陈强主演的我国第一部彩色立体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在1号路取景,展现祖国新气象。当时的《解放日报》、《新民晚报》等大报连续报道了1号路建设成果,更是刊登了《“老上海”应该看看新上海》,呼吁市区的人们去闵行1号路看看:趁着星期天或假日,多走出市区去观光观光,看看新建设的工业区,看看新造的大厂房、大机器,看看新建的漂亮公路,看看新布局的社会主义式大街,看看到处都可见的新的社会风貌。

电影《魔术师的奇遇》在1号路上取的外景。

 


【沧桑变迁中褪去“1号”光环】


 

与往昔的辉煌相比,今日的1号路则显得有些落寞,昔日拥有十几间店面的闵行百货商店已转租给各个三线小牌店,只剩斑驳的老店招牌;五金交电商店早已被民营电器城替代;老正兴餐馆和光明食品商店在上世纪90年代也因经营亏损而陆续撤离1号路……多年从事闵行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老闵行记忆》的作者张乃清老人感叹,每每举办老闵行历史文化展览,总能勾起老一辈人的回忆,但现在很多年轻人不太了解1号路的历史,“也许他们也未必有兴趣了解?”毕竟,眼前的江川路,的确难让人与曾经万人空巷的辉煌相联系。

上世纪90年代末的1号路。老闵行历史文化陈列馆供图

 

上世纪70年代末,十年动乱结束,原先以落成时间为标记的1号、2号……12号路等被重新命名,1号路和几条延伸路段打通为江川路,绵延几公里。颇有意味的是,路名的转换,也预示了这条路褪去“1号”光环的开始。

 

1960-1970年代由于对外封闭,四大厂的装备和技术已落后于世界水平,同时,改革开放、市场经济对老国企的冲击也逐渐显露。其中,原本规模最大的上海重型机厂是最早感受时代变迁的,该厂的业务原为国家指定生产,产品种类多而杂,但需求量少、成本高。

 

王师傅的感慨最深。上世纪90年代,重型机器厂在国企改革大潮中迎来大波裁员,他去1号路的商店买东西时,原本笑脸相迎的营业员看到老王制服上的厂标就“画风突变”,“重型厂的啊,穷厂啊,帮侬优惠点!”这让王师傅又好气又好笑,又无奈。

 

四大厂转型、国家建设重心的转移、卫星城规划建设出现断层导致后续难以发展,原有计划经济体制背景下的一些弊端被放大,累积形成矛盾……老一辈闵行人知道,1号路的衰落有很多特定政治和经济背景下的原因,也有自身发展的局限性。“很难说清楚,但是也很容易明白,这是时代造就的。”张乃清说,“社会变化这么快,很多地方都讲转型,转得快的,就能马上适应,转不过来的,发展就慢一点。”王师傅觉得,几十年来,1号路虽历经辉煌和沧桑,但整个道路布局的确变化不大。

 

“只有香樟树越来越粗。” 但他们都认为,卫星城和1号路建设在当时的历史条件下有其必然性,对当时的新中国初创年代经济建设、对如今的城市规划都有着不可替代的重要意义, 是时代的缩影,也是特殊年代的集体记忆。

 


本文编辑:沈轶伦 图片编辑:曹立媛 邮箱:shenyl032@jfdaily.com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1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