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被隔离的“95后”小护士:“出去后最想晒太阳……我从来没有离开我妈这么久”
分享至:
 (98)
 (5)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张驰 2020-02-27 18:26
摘要:对于结束隔离后的生活,杨慧婷充满了期望:“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晒太阳,我在病区上了六个夜班加两个中班,根本见不到太阳,现在住的房间朝北,也照不见阳光,所以出去最想晒会儿太阳……”

2月23日,记者结束了在上海市公共卫生临床中心A3病区内的采访,根据防疫要求,被送到几百米外的公卫中心医学观察楼,进行为期14天的医学观察。这个医学观察点是一栋6层楼,原本是公卫中心院外进修学员的宿舍楼。跟记者一起接受隔离医学观察的,还有120多名医务工作者。

记者住的房间朝南,有一张单人床、空调、电视机、一体式衣柜和写字台,还有独立的卫生间。除了房间里鲜黄色的医疗废物垃圾桶格外惹眼外,这里与一般的经济型酒店没有太大的区别。

进入隔离房时,记者收到了一个“生活包”,一个大塑料袋里装了脸盆、毛巾、牙刷、牙缸、卫生纸、润肤霜、洗发水、沐浴液还有消毒湿纸巾等,总之能想到的生活必需品基本都全了。

工作人员在做隔离观察人员的咽拭子取样。

一进入这里,记者就被要求加入了一个名为“防控西楼医学观察实时监测群”的钉钉群。在这里,每个人有一张表格,每天两次,把自己的体温数据和是否有咳嗽或者气促等症状记录在案。另外,如果有什么别的需求,比如衣架、零食或者方便面,也可以在这个群里的物品需求表里告知,隔天后勤人员就会装在塑料袋里,标好房号,放在这一层的电梯口,自己可以去取。

一日三餐都有人送到每一个楼层,工作人员把装在黄色大箱子里的盒饭推出电梯口,就会大叫一声:“开饭啦!”接受医学观察的医务人员就戴着口罩,陆续来取。

通过钉钉群的表格信息,记者打电话找到了几位在这里接受隔离观察的医务工作者,和他们聊了聊隔离观察的生活。

第一个联系上的,是公卫中心的护士杨慧婷,这个1996年出生的奉贤小姑娘在公卫中心收治危重症患者的A3病区工作了10天,19日从病区出来接受医学隔离观察。

杨慧婷告诉记者,自己带了Ipad和手机打发时间,每天要和妈妈通话半个小时。“已经快一个月了,我长这么大,从来没有离开过我妈那么久”,杨慧婷说:“不过还好有男朋友可以聊聊,差不多每天要说3个钟头”。

杨慧婷在病区的自拍照片。

对于结束隔离后的生活,杨慧婷充满了期望:“我最想做的第一件事就是晒太阳,我在病区上了六个夜班加两个中班,根本见不到太阳,现在住的房间朝北,也照不见阳光,所以出去最想晒会儿太阳”,电话那头,杨慧婷的声音都有些激动:“还想喝奶茶、吃火锅,听说海昌极地海洋公园疫情过后对医务人员有免费开放的活动,也特别想去,就是不知道会不会有时间。”

杨慧婷(左一)和同事们在病区的合影。

相较于年轻的杨慧婷,住在这里的医生相对资深得多,第六人民医院感染科的主任医生汤正好告诉记者,他在A1病区工作了两个礼拜,现在住在这里隔离观察也没闲着,带了电脑,有很多工作要做。平常会给爱人打个电话,孩子已经工作了,并不需要操心。

记者问他,隔离结束,从这里出去后最想做什么事情,汤医生说:“我希望疫情能够早点过去,恢复原有的生活和工作的节奏”。

后勤人员把饭送到电梯口。

住在记者隔壁的是公卫中心护士长黄丽萍,趁着拿饭时候,记者跟她聊了两句。黄丽萍的儿子今年刚上一年级,说到儿子,她显得有些激动,眼角很快就流下泪来:“平常这孩子的学习都是我管,我对他比较严厉,每天都要打电话回去……这次出来这么久,当然想孩子的。”

每天,黄丽萍都要花两个小时在房间里做运动操,“刚出来的时候,我只想好好睡几天,但是人的生物钟规律养成,想突然改变也很难,我每天早上6点多还是醒了……平常我也没有什么时间运动,现在隔离了,更要想办法保持好身体状态。毕竟隔离结束,也许又要进病区支援呢”,黄丽萍告诉记者。

(题图:工作人员正在打扫公共区域卫生。)

栏目主编:顾泳 文字编辑:秦东颖 题图来源:张驰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5)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