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位置: 健康 > 医声医事 > 文章详情
【解放访谈】吴凡:助力抗疫战,应急科研应讲究“排兵布阵”
分享至:
 (84)
 (2)
 收藏
来源:上观新闻 作者:顾泳 2020-02-12 19:02
摘要:应急科研的开展,在像防控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至关重要。

【人物简介】

吴凡,医学博士,主任医师,博士生导师,享受国务院特殊津贴专家。第十三届全国政协委员,现任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此次担纲上海市疫情防控公共卫生专家组成员。曾荣获上海市科技进步一等奖等,带领团队开展的人感染禽流感H7N9防控被世卫组织誉为“全球传染病防控典范”。

上海已正式复工,这也意味着疫情防控进入新阶段。当下企业与市民的防控重点在哪里?疫情为应急科研发展带来怎样的要求?科研联动如何在抗疫战中担纲更重角色?近日,解放日报·上观新闻记者就此专访复旦大学上海医学院副院长吴凡。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复工后上海的疫情防控重点在哪里?

吴凡:当下阶段,企业复工是“有条件”的。企业需要申请,通过核查才能复工。其次,针对劳动密集型、分散型等多种企业类型,政府给予分类指导,有利于精准解决企业复工前的准备。此外,科技的发展也为企业复工创造条件。比如,上海“智慧城市”的建设为企业员工“远程办公”提供保障。

据我了解,上海市政府推出多项举措和多个便民APP上线,也为减少群众跑动、提供一站式办事提供便利。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复工后市民个体防控举措该如何更新、跟进?

吴凡:现在是抗疫关键时刻,市民一定要做到三个“千万”:千万不能麻痹大意,千万不能心存侥幸,千万不能放松措施。

我们应该鼓励公众去了解新冠病毒是怎么回事,有什么应对手段,个人如何保护自己,怎么防护才能解决问题……这些知识丰富后,就会具备保护自己的技能。其实,战胜疫情的过程中,每个人都可以做贡献。普通市民在家做好防护保护自己,也是做贡献,自己不变成患者,不将病毒传播给其他人,就做到了普通市民应尽的责任。

另外,作为居民的自治组织,小区业委会这时也可以发挥作用。居民不仅依靠政府“被动等着”,更可以作为“主动个体”,结合自身条件,做得比市里规定更严,实现共同约定共同遵守,这也是上海作为国际大都市居民高素质的体现。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此次疫情对国家科研联动也提出更高要求。在您看来,科研储备如何在抗疫十万火急时刻,尽快应用到现场?

吴凡:应急科研的开展,在像防控疫情这类突发公共卫生事件中至关重要。事实上,我们平日有许多地方科研力量储备,这些都是“地方队”,遇到当下阶段,可以形成组合拳,成为“国家队”,统一调配这些科研储备,为下一步的疫情防控提出方向和目标要求。

所谓应急科研,必须紧紧围绕解决现场、围绕防控需求、围绕策略措施来选择科研的“落脚点”,而不是以科学家个人的兴趣为研究方向。应急科研应该冲着解决问题来实现成果转化,科研与现场充分相融合,确保将科研成果第一时间应用在现场,为群众带来健康福祉。形象地说,应急科研的成果应该实实在在落在应用上,而不仅仅是科研论文上。

解放日报·上观新闻:疫情也为我们带来更多借鉴和经验。您认为科研联动在未来公共卫生突发事件中,如何实现更多担纲?

吴凡:集中一切科研力量来解决疫情防控,我认为两点很重要。首先,是各种储备的“排兵布阵”,我们要做到上下游充分衔接,拿到病毒标本赶紧测序、发表文章公开基因序列、第一时间分享,科研企业此时就应立刻分析介入,疫苗研制、药物研发等同步启动。其次,是在应用上一定要捏紧拳头,形成分工合作,在学界发声之时,更应解决现场的实际问题。

所幸,上海已有尝试探索。疫情刚开始时,上海市科委启动应急预案,针对病毒开展检测试剂现场验证,同时对疫情实现预测,利用大数据预测,并为决策作支撑,进一步细化管控措施,在抗疫过程中发挥科研联动的作用。

文字编辑:龚洁芸
上一篇: 没有了
下一篇: 没有了
  相关文章
评论(2)
我也说两句
×
发表
最新评论
快来抢沙发吧~ 加载更多… 已显示全部内容
上海辟谣平台
上海2021年第46届世界技能大赛
上海市政府服务企业官方平台
上海对口援疆20年
举报中心
网上有害信息举报专区
关注我们
客户端下载